泉州,是宋元时期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当时,大批阿拉伯、波斯人、欧洲人频繁往来,每年来往这里商船达万余艘,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运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香料、珍珠、象牙也运到中国。这期间,有一批阿拉伯人来此定居,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数蒲氏家族。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阿拉伯与唐朝正式通使,从此双方贸易不绝。
为了管理海上贸易,唐朝在广州设立了“市舶使 ”,宋朝因袭了唐朝的外贸管理政策,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
宋廷失去半壁江山后,财政上更加依赖海外贸易。广州、泉州市舶司净收入约占当时南宋小朝廷年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因此,南宋的统治者,推行了招诱蕃商的政策——不但给予优厚的经济待遇,还允许他们用钱买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蒲寿庚祖上来到了中国,他们先是定居在广州,是广东最大的香料商人。
岳飞的孙子岳珂(公元1183年—1243年)早年曾去过广州蒲家,里面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让其在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大约在公元1208年—1224年间,蒲开宗一支从广州迁居泉州,多年经营下来,蒲开宗不但生意上越来越红火,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南宋政府赏赐了他“承节郎”的官衔,虽然是个低级职位,毕竟算入了官场。
蒲开宗有两个儿子,长子蒲寿宬喜欢读书,爱吟诗作赋;次子蒲寿庚性格外向,交友广泛,是个社会活动家,所以蒲开宗选择把家业传给了蒲寿庚。
蒲寿庚接手家族生意后,很快体现出经营方面的才能。没过几年,蒲家就成了泉州最富有的家族。
在蒲寿庚手中,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商船队,为遥望船队出入,他特意出资在晋江出口处建起“天风海云楼”和“一碧万顷亭”。
南宋末年,泉州一带海盗猖獗,不但在海上劫夺商船财富,还上岸抢掠烧杀居民。政府军无力清剿,只得听之任之。
公元1274年,海盗又来了,官府只好借用民间力量抵御。蒲寿宬、蒲寿庚兄弟挺身而出,助官府击退了海盗。
事后,蒲寿宬被授予泉州知州一职,蒲寿庚则出任泉州提举市舶使,不但掌管泉州对外贸易,还负责征收关税,接送外国使节。当上朝廷官员的蒲寿庚,充分利用其这一合法身份,为家族“合法”搜刮了大量财富。
公元1276年2月,元军攻占临安,文天祥、张世杰等护送益王赵昰出逃至福建,他们拥戴赵昰称帝,并改元景炎,蒲寿庚则被封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主市舶。
在宋代,招抚使一职非同小可,出任的通常是高级将领。显然,南宋小朝廷此举是要借助他的力量抵抗元军。
元军也知道蒲家是泉州的地头蛇,也想积极争取。当丞相伯颜遣使者不伯、周青招抚蒲家兄弟,蒲寿宬坚决反对,蒲寿庚未置可否。不久,小皇帝达抵泉州,此时的蒲寿庚,对是否投降依然举棋不定。
后来,张世杰向蒲寿庚索要几十万士兵的军资,蒲寿庚不给,张世杰大怒,抢了他400多艘船的财富。
蒲寿庚对小朝廷彻底失望了,遂与泉州知州田真子一同降元。可见蒲寿庚的降元,并非仅仅是个人行为,更代表了阿拉伯海商与泉州地方政府的利益。在他们看来,国家的兴衰存亡,远不及自家的利益身家。
蒲寿庚等人弃宋降元,泉州城内有一批人并不甘心,准备与回师的张世杰里应外合,这些人便是泉州赵氏宗室。
南宋初,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百多年下来,泉州聚集了上千名赵氏子孙。平日里,这些赵氏子弟仗着身份,欺压百姓勒索商贾,泉州地方精英早就对他们不满了。于是,上千名赵氏后裔被蒲寿庚斩杀殆尽,只有少数在外地做官和探亲访友的人幸免于难。
这,就是蒲寿庚递上的投名状。
值得一提的还有,蒲寿宬对叛宋降元是什么态度。从明代开始,就流传着蒲寿宬是蒲寿庚降元的背后策划者。
实际上,这一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早在蒲寿庚降元前七年,他眼见宋朝国势倾颓,失望地遁入山林隐居了。宋朝灭亡后,他依然不出仕,与一批隐居的宋朝遗民诗词唱和,互相勉励。他在《心泉学诗稿》有《岭后山庄》一诗,可以看出他的心迹:
感慨重来岁月深,手栽松柏已成林。
万山自此无南北,一水长流不古今。
先训丁宁犹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君恩已遂祈闲请,莘野归耕是本心。
尽管泉州易主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汉族地方精英,但由于蒙古人的民族政策,身为色目人的蒲寿庚降,反而获得了重用。他得到的官职先后有——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泉州市舶使、福建行省中书左丞、泉州行省平章政事,足可见元廷对他的重视。
鉴于泉州主动归降,忽必烈在政策上大力扶持泉州发展,他继承了宋朝的市舶司制度,宣布恢复海外贸易。蒲寿庚在海外贸易方面经验丰富,他全力以赴地招徕海商,长子蒲师文也一度担任海外诸藩宣慰使,从泉州出发,访问南海周边国家。
当然,为国效力的同时,他也没忘记自家生意。蒲氏家族垄断了南海香料贸易,“一时显贵冠天下”。 蒲家在泉州城南的府邸,占地300多亩,内有花园、棋盘园、驿馆、私塾、练兵场等。
日常生活中,蒲寿庚喜欢下象棋,不过他的棋子是32美女。他让姑娘们着红黑二色衣裙,头顶着“将”“士”“象”“马”字样,在与客人对阵时,由工作人员传令,美女依号令移动。泉州至今仍有“三十二间巷”,相传是姑娘们住过的地方。
不得不感叹,有钱人真是会玩。
史书中关于蒲寿庚的记载到公元1285以后就没有了,因此有学者推测他死于公元1284年。蒲寿庚死后,蒲师文继续管理市舶司,每年为元廷上交的黄金,占岁入黄金总数的六分之一。
除了蒲师文,蒲氏后人中身居高位的不在少数:
蒲师斯,翰林太史院官;
蒲师孔,承务郎监福州水口镇;
蒲均文,右谕德兼中书省知制。
如果这样下去,蒲家将始终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局面。然而公元1357年爆发的亦思巴奚之乱打破了这一局面。
所谓亦思巴奚,是波斯语港务长之意。对这次灾难,史书着墨不多,但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得出,这次动乱与穆斯林海商之间争夺对泉州港的控制权有关。
公元1366年,元朝政府军终于镇压下此次叛乱,重新把泉州掌控在手。但长期动乱,导致大批商人外逃,泉州元气大伤,昔日繁华不再。
朱元璋称帝后,对蒲寿庚忘恩负义的行为十分不齿,宣布蒲氏家族全部打入贱籍,不得读书识字做官。这还不解气,他又命人挖出蒲寿庚尸骨,鞭尸三百。
明朝的这种种举动,让蒲家人人自危,为了避祸,他们或离开了泉州,避居永春、德化、诏安,或改名换姓,如吴、卜、黄、苗等姓,所以现在的泉州,蒲姓非常少。
真可谓: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申之理。
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参考资料:《宋史》《闽书》《晋江县志》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