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
那些手上拿着“典型性刚需”地块的房企,可以共哭一把了!
网红珈誉时尚共有产权,万人看房、8069户积极认购,最终7812户通过审核,房源1729套,认购比高达4.5:1。
同样的热况,也出现在同一板块的悦章凤凰里。
悦章凤凰里只有664套,6254户认购,认购比更是到了9.4:1。
杭州、上海、北京,认购潮只出现在豪宅,还有豪宅触发积分、摇号。
在深圳,只有年轻的刚需数量多,几千上万户家庭去抢保障房。
深圳年轻刚需是真主力,基本上锁定在100-300万的预算,那同合同总价里,自然是共有产权、安居房、人才房的位置比商品房好。
反正横竖都不是想一生背负大几百万贷款的人,1、2百万的共有产权,自然很是合适。
在小红书上,讨论共有产权的人很多。
他们的对比范围,是包括了保租房、公租房的。
哪怕是寒窗苦读、学历在手,工作稳定、薪资还阔以,但是很多小家庭还是会觉得2房足够了,小三房足够了。
港真,连字节等大厂的都可能突发失业,稳健、轻负才是90后的关键词。
所以,我们话题说回来:
刚需,已义无反顾扑向共有产权,彻底抛弃中小户型商品房了。
商品房的开发商,必须警钟一百遍!
1、人才房、安居房,目前可能还剩3、4万套可供货量。
2、这几万套正对刚需商品房形成猛烈冲击,刚需商品房价格拼命往人才房价格靠拢,最后人才房、刚需商品房、安居房互相拼价厮杀。
3、2年后,人才房、安居房逐渐去化,对商品房的冲击才会缓解。
但是,这边马上就来了共有产权,继续夹击刚需商品房。而且配售房上来后,也会继续分流低预算家庭。
刚需商品房新房,已经走入胡同,房企很难完美脱身。
哪怕二手刚需房,一样成为了鸡肋(除非带top级学位)。
共有产权,户型段适中,大体会平均比公租房大一点,又比人才房小一点,跟安居房2-3房差不多、但是目前没有单房。
人才房普遍在60-110㎡之间,主流是80多平米的3房,部分可以做成3+1,尺度、舒适性都能跟品质较高的商品房比。
安居房2-3房为主,50-90平为主,但是可能有更小的,一般不会有更大的。
公租房,就是1-2房为主,公租房有部分小3房。租金比商品房低,更比房贷月供低。
保租房,有1-3房,2、3房尺度可能跟人才房、商品房差不多,但是租金比公租房贵,是市场租金的60%。
划掉预算250万以下、不追求一梯队学校的,剩下的才是商品房的客群。
当然,共有产权也不可能盘盘火的。
新品类上市,总有很多潜在客户急着尝鲜。当年,人才房一开始也是如此热况。
但是,但凡上新个8、9个盘以后,人们就开始熟悉这个品类,也懂得详细比较和分析,还会知道后续项目会分布在哪些区域,就慢慢进入挑货状态。
所以,第一批推共有产权的项目,会是笑得最早的。后面的共有产权,市场热度会慢慢正常化。
有魄力抓住窗口期、果断共有产权上新的,也都算是有点子战略眼光在身的。
这一次,这2个西部桥头堡位置的共有产权新盘,其实真的分流了一大把人才房的储备客户。
大概就是把人才房预备队里,预算更低的、单价更敏感的、对户型面积需求不大的,都划拉一把抱走。
同时,继续给深圳外围外环的刚需商品房,狠狠的刺一刀,分走了200-350万的目标客户。
其实深圳商品房,折后折以后,最低有1.7-1.9万单价,总价更是有一百来万的。
但是,往往就是外六环位置了!
所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有凡尘念念的普通人,自然愿意转投共有产权,以求地段跃升2级——哪怕通勤时间都可以缩短一半。
房地产两条腿走路啊,商品房的户型配比、阳台的进深、整体实用率,真的要放权给房企去筹谋,让商品房做足改善级舒适性,与共有产权各走各路。
大多数情况下,商品房应该走的是准4房-大5房的路:89平做3+1,110平大4房,125平4+1,140平以上搞大平面或空中叠墅。
商品房助攻改善,兼顾“寓公”(多套出租小户型公寓),刚需,就交给保障房去弄(人才房、安居房、共有产权、售保房、公租房、保租房)。
但是,走向两条腿模式的过程中,房企手上已经积压了一堆已建、在建、已规划的“刚需”产品。
真的...刚需商品房...以后很难跟人才房、安居房、共有产权争锋。
保障房类型太多了。
深圳保障房是一个总称,包括公租房、保租房、安居房、可售人才房、共产房和售保房:公租房、保租房这两种属于租的保障房,安居房、可售人才房、共产房和售保房这4种属于可以买的保障房。
人才房是政府指导价的6折,安居房是政府指导价的5折,补一定差价后,10年后转红本,就跟商品房一样了。
但是商品房都普遍85折了,人才房就相当于商品房75折,安居房相当于商品房6折,目前显得比较尴尬。
共有产权是不能转红本的,但是可以封闭流转。
公租房,真低收入家庭,可以稳定性租很久,但是收入高一点、就不一定能租一辈子了。
保租房租金是比市场价低,但是不一定低太多,可是也会随行就市上调、比公租房贵。
嗯,再说一下,保障房内部分蛋糕,什么类型房更合刚需下手的事儿。
首先,共有产权的封闭流转,完全可以比拟下小产权。
1、小产权无证,大把野生中介代理、撮合,促进流通。
以后共有产权的封闭流转,也会有中介加入撮合。
2、小产权稳定锁定为周边中低端商品房的5折左右,也是跟大势价格波动的。
其实共有产权的价格,就跟小产权比较接近了。
3、小产权多数拥挤、低廉租房综合体感觉,少数有社区、可比中低端商品房。
共有产权楼盘,多数对标中端商品房品质,品质平均比小产权好很多。
4、小产权只能全款,最多2、3年内分批付全楼款。
共有产权可以贷款,正常月供,有一定的金融属性。
5、小产权可以卖给任何感兴趣的人,共有产权只能转让给政府或符合政府要求资格的人。
从居住升级来说,有资格跳上共有产权和配售房的,自然不会选择小产权。
但是,因为买了共有产权就不能再买商品房,所以买共有产权的有可能拿余钱买小产权投资。
另外,共有产权、售保房,与商品房(及可转红本的人才房、安居房)最大的不同,就是商品房家庭可以买2-4套房(具体看当时限购政策)。
所以,确实更殷实的中产或富裕人家,是只能买商品房(或能转红本的),以便家里可以多买几套房。
问共有产权封闭流转,其实流通性也蛮好吗?
答:
1、共有产权,原则上可“封闭式流转”,但是更早搞共有产权的北京,还并没有封闭流转的参考范例。
就是满5年后,可把50%产权转让给共持方,目前也没先例,倒有想转产权的、并没转出去。
2、可是,买共有产权的,不就是负担能力和意愿,都不愿意搞商品房的么?
人总要片瓦遮身,大人也要给小孩一个稳定的窝,从门槛和性价比来说,共有产权买了,就可以持续持有,正常不需要想着“转让”出去。
问共有产权转让时,双方协商价格,就有机会赚钱吗?
答:
1、取决供求关系。
供,看有多少新保障房在路上、有多少二手共有产权;
求,未来保障房资格都还可能变化,松紧度会影响队列人数。
2、毕竟封闭流转,同区域、同品质,还是商品房会贵。
人才房能转红本,转了以后,跟商品房一个价,比共有产权贵。
3、毕竟是50%份额、又是低单价,利润总额也是有限。
牟利,不是共有产权主诉求。
问共有产权负担轻、不补差价,住着又比公租房有归属感得多
答:
1、正解!与低负担偏好的人来说,共有产权完美满足了“低负担+自有感”。
2、共有产权本身定价更低,不能转红本也就不补差价,自然是“最低门槛”。
在商品房普遍85折以后,人才房相当市价7.5折,安居房相当市价6折,共有产权房相当市价5折。
补差价以后,人才房相当市价8.5折,安居房相当市价6.9折,共有产权还是相当市价5折。
问预算够商品房、保障房,买没更好?
答:
1、综合测算,买安居房更实惠。
安居房比人才房便宜,仅比共有产权贵一点,还能转红本,红本以后就是跟商品房一个市场价。
2、安居房要补差价,但是差价并不大。
可以想卖以后,再去转红本,甚至让买家垫付差价。
3、唯一问题:安居房比较少一些。
安居房是深圳本土政策,可能迟早要退出,让位给共有产权。
总之,人才房估计还有约2万多套,是倒计时去货中。
目前深圳可统计到的待上新人才房是21个盘、约1万套左右。
意识到市场卷得很厉害,很多人才房项目在对标中高端商品房的品质和户型舒适度。
安居房是深圳特有的,约2.4万套、29个盘,也是倒计时去货中,以后不会再有,也是个窗口期。
未来,将有售保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价格比共有产权再低10%,但是永远只能封闭管理,只能政府回收,不能出售、调换、出租、抵押、赠予。
也就是说售保房,完全没金融属性。
这样,对比起来,共有产权就是能卖回给政府部门和符合条件的家庭,能抵押、能出租,就有一定的金融属性。
总之,
1、售保房,商品房市场价4折。
永远封闭,不能流转,只能政府回收。
不可以出售、调换、抵押,也不能出租和赠予。
2、共有产权,商品房市场价5折。
封闭流转,政府回收,或者50%产权转让给符合资格的买家、能议价。
自有50%产权部分可贷款(抵押),能出租,有一定金融属性。
不能转红本,所以没有补差价一说。
3、安居房,商品房市场价5折,23年8月1号以后已停建新项目。
10年后可补红本,补20%差价,可自行按市场价、商品房模式销售。
转红本以后有完全的金融属性。
4、人才房,商品房市场价6折,6万套已定项目以后,不再新增。
10年后可补红本,补20%差价,可自行按市场价、商品房模式销售。
转红本以后有完全的金融属性。
5、然鹅,2024年深圳商品房已普遍85折,所有保障房与商品房价差缩小1-2成。
商品房选择多,地段丰富,户型丰富,一般2-5年能办下红本,即可自由流转、转售。
而且,有共有产权、售保房、公租房的,就不能买商品房,不适合想买多套房的家庭。
非常时期,有非常之保障房类型。
大概2、3年后,人才房、安居房不会太多,共有产权、售保房当为主流。
共有产权封闭流转,售保房封闭、不能流转,将逐渐实现“与商品房”的两条腿走路。
但是,现在和未来,刚需都被各种保障房抢走,商品房必须助攻500万以上,3-5房为主,改善为主,才有出路。
偏远的刚需商品房,将尤为尴尬,建议政府大量收购充实共有产权、售保房、公租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