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做到对孩子“不含诱惑的深情”吗?而更难的还有“不带敌意的坚决”

你能做到对孩子“不含诱惑的深情”吗?而更难的还有“不带敌意的坚决”
2023年09月12日 20:14 妈咪Jane_黄静洁

上周我和大家讲了关于“焦虑的传导路径”话题:↓

我们身边亲子关系有一个很典型的现象:焦虑传导的倒挂——孩子成为了父母情绪的容器,接住了父母的负面情绪。当孩子无法排解自己的情绪,自身的焦虑也不被看见不被化解,同时又承接了父母的焦虑的时,孩子的发展就容易出现状况。

正常且健康的焦虑传导路径应该是这样的——父母成为孩子焦虑或者问题的“承接者”,而不是给孩子施加焦虑的“制造者”。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讲另一种“倒挂”——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的概念“亲子角色颠倒”,指的是父母向孩子撒娇的行为,正常情况下,父母理应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向孩子撒娇,要求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

1

颠倒的亲子角色中

还是“孩子”的大人

我们先通过一个案例来理解什么是“亲子角色颠倒”。近日,我看到有一位母亲在网上向大家求助,她的疑惑是:“为什么我的孩子对于我将碗打碎,漠不关心?”

事情是这样的,母亲端着一盘菜不小心摔倒了,盘子也打碎了。但在家十来岁的儿子却没有及时过来关注母亲,继续忙着自己手上的东西。母亲觉得儿子冷眼相视漠不关心:“他甚至知道我摔了,盘子也打翻了,却没有来关心我受伤了吗?”

对此男孩的想法是,自己以前打碎盘子,母亲关心更多的是盘子里的菜和盘子的钱,同时也会责备把他说得一文不值,在他想哭的时候母亲也没有关心和安慰。

这位母亲最后发出疑问:

“可是我已经四十多万一摔出问题了,他还小摔一下又怎么了?这难道不是我儿子的问题吗?又或者真是我的问题还不成!

首先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多时候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行动都可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当你不共情孩子痛苦的时候,孩子也很难学会共情你的痛苦,同理心有时候是需要磨炼和培养的,他只是把自己曾经从父母这里学到或经历过的东西,再反回来用一遍而已。

案例中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今天想讲的重点——在这个案例中,就出现了“亲子角色颠倒”。

“亲子角色颠倒”简单地来说,父母原本是承担着“照顾”孩子的角色的,然而在现实中,一部分父母因为自己心理上的一些“固结”,总是向孩子提着各种“需求”,存在一些强势操纵孩子的行为,孩子反而成了“照顾”父母需求的那个角色,于是就出现了“亲子角色倒挂”。

这位母亲在儿子摔倒时不会关注他,自己摔了盘子却“埋怨孩子没有来关心自己”,像不像摔倒了就爱哭的小孩子,还处于想要获得关注的心理状态中,需要妈妈或者爸爸及时地发现关注并表达关爱。但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父母或丈夫,或者索求不得,只能转而从感觉能够控制的孩子身上来获得

正如一位网友给这位母亲的留言:儿子是儿子,是无法提供和伴侣一样的情绪价值的

这位母亲在这件事上,期望的是老公式的关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很难越过一个打碎了的盘子,来看到母亲所说的“充满危机的四十岁”。

在孩子眼里,妈妈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超人。在母亲没事,还能够指责自己为什么不去关心他的情况下,孩子继续手上的事是很正常的。

2

颠倒的亲子角色中

焦虑和过度懂事的孩子

同样是家里人摔碎盘子,@穆晨王小时候在外公家摔碎一个碗,当时慌得要哭出来了,没想到外公就是淡淡看了一眼,然后微笑着说:“没事儿,人没受伤就好,岁岁(碎碎)平安。”

就这么一句话,就让她这辈子都不会因为摔了什么东西而情绪崩溃。尽管那时候,外公家非常讲究,碗筷碟子都必须配套,少一个就是一套配不起来了,他也只是温和淡定安抚孩子。

正常的家庭节奏一般是这样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摔了盘子,先关注“人有没有事”,稳定情绪后,再一起处理“烂摊子”。

而在亲子角色颠倒的关系中,可能就需要孩子超乎正常范围的付出,就像上文案例中,需要孩子各种关心,各种嘘寒问暖,各种哄妈妈,妈妈才能从自己摔了盘子的事情中走出来。

父母自己对情感(例如爱、安全感、认可)的基本需求持续匮乏,需要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把孩子当作父母,颠倒了亲子关系。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加藤谛三在《长不大的父母》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当一家人要一起去看足球赛的时候,母亲会积极主动地给孩子请假,因为她会说:“因为孩子高兴,才带他去的。” 但平时如果孩子说:“我肚子疼,今天能请假不去上课吗?” 这位母亲立马就脸色大变。

事实上,是这位母亲自己想“一家人一起”去看足球赛,她觉得这是团圆的亲子时光。追求亲子时光的是渴望爱的母亲,而不是孩子,孩子可能并不喜欢看足球赛,也不想跟学校请假。

再看一下这位母亲的成长背景就能明白她这么做的原因了,她成长自一个单亲家庭,在她的童年里,很少有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游玩的经历。

所以,“一家人一同出游”是她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当她成为母亲以后,她借口“我想让孩子高兴带TA出去”,其实满足的是她自己。这样的家庭就是典型的“亲子角色颠倒”。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种家庭模式,实际上是很多家庭创伤和童年阴影的原因。这种“亲子关系颠倒”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是隐形的,如果没有人意识到它的存在,并且去改变它,那么这种创伤就会一代代遗传下去。

如果“亲子角色颠倒”常态化,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形成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关系。

正常来讲,父母是孩子的“情绪垃圾桶”,帮助孩子梳理他们内心的冲突,引导孩子释放他们不好的情绪。但是在“亲子角色颠倒”的家庭中,孩子成为了那个“情感垃圾处理场”。

孩子必须一边承受父母对他们需求的无视,一边相信“我是被父母爱着的”。这对于孩子自我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他们害怕父母对自己的否定,所以没有办法提出自己的需要、认同自己真正的感受,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形成了代际间的传递和循环。

表面上看,“亲子角色颠倒”环境下的孩子,既懂事又听话,且事事为他人着想。然而,事实上,长期以来压抑自己本能需求的成长会对孩子的自由成长造成伤害和阻碍。具体表现如下:

① 抑制自己的感受,以别人感受为重:惯性地在别人与自己感受相冲突时,以他人的感受为主,而忽视了自己内心同样的感受。

② 缺乏身份认同:由于只有在满足父母的心理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孩子才可能获得赞扬和关注等积极回应。在青少年时期进行自我身份建构时,他们会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认可和关注来塑造自我价值感,以至于他们失去了独特的个性和兴趣,难以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

③ 亲密关系上的疏离: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很难承认自己也需要依赖他人、并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人际交往中的恶性循环,让他们无法建立起积极的亲密关系。

3

学习成为一个

“恰到好处”的父母

做过孩子,也做过父母。我的心得是,健康关爱的需求一般是这样传递的——爱从父母传给孩子的,就是父母关爱孩子,孩子也学会了关爱他人。而不是反向索取,孩子充当了长辈的角色,父母充当了孩子的角色,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想从孩子那得到。

孩子当然也是需要共情父母的,但也得先从父母这里感受到了才会。比如,我两个儿子小时候牵他们走路,我常对儿子说你走里面,里面安全一点。孩子就知道妈妈是关爱他的,有时候孩子们也会拉着我,跟我说,妈妈你往里面走一点。

为人父母,我们总是在学习成为一个“恰到好处”的父母的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扭转孩子对你的态度。

亲子关系比其他人际关系更需要平等和尊重。孩子的理性脑尚在发育中,理性思考能力弱,他会把家长的行为,不管好的坏的,都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在面对孩子时,更需要谨言慎行,既要平等对待他,还要承担起带领的责任,做好榜样。

记住亲子关系中这两个重要的原则: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

“不含诱惑的深情”可以理解为“没有任何(前提/附加)条件地爱孩子”——我对你好,是发自内心的意愿,不求任何回报,任何情况下我都是爱你的。

每个家庭一定有遇到这样的时刻:当孩子做了些什么要打破父母的界限或者原则时,父母就会黑脸,威胁,指责,愤怒,打骂……传递出的,就是“有敌意的坚决”,在这样的回应之下,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控制和被打压,敌意就会唤起敌意,因此也就容易陷入对抗。

此时用“不带敌意的坚决”来化解关系中的敌意是最好的方式——温和地坚持作为父母的原则和界限,用接受的状态来体会孩子的感受,用不伤害孩子的方式表达父母的立场。

当父母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物质/情感/教育等)的时候,父母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人格,而这种人格特质会帮助孩子形成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

希望我们都能够在做父母的路上一路成长,胜任父母一职,望共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