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14岁,家长如何讲故事才能更充分地启迪孩子智慧,滋养心灵?儿童教育专家小巫老师教你分龄选故事

从出生到14岁,家长如何讲故事才能更充分地启迪孩子智慧,滋养心灵?儿童教育专家小巫老师教你分龄选故事
2023年09月16日 20:15 妈咪Jane_黄静洁

编辑丨Tian  视觉丨Hanty

上周末是教师节,身边一位教师朋友喜添了宝宝,我特意挑选了几本故事的指导书作为新生礼。我希望这位年轻的妈妈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能用心地给她讲故事。

具体应该怎么做?先来看看我经常收到的家长问题,比如,我自认为声情并茂地讲完故事,孩子为何没有回应;我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并不喜欢听……

我能体会这种失落的心情,可我也告诉家长,孩子其实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只是不同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如果家长给孩子选错了故事,或用自己错误的理解和表述方式讲给孩子听,很可能收获孩子的无视甚至排斥。

我今天特别分享我的朋友、儿童教育专家小巫老师,分年龄段为孩子选故事、讲故事的要点,并且回答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血腥的故事怎么给孩子讲?要不要改成温和的结局?

小巫老师把亲口讲故事、编故事比作提供给孩子的“珍贵的心灵母乳”、“聪明又神奇的教育形式”,并为家长和孩子编著《孩子,故事时间到》(套书含2册),已于近日出版发行。本文节选自其中的一册《被故事滋养的童年:小巫教你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们读完文章,可以在文末查看到图书详情。▼

——静洁

小巫

本文作者

故事拥有巨大的魔力:它们可以救命,还可以让人变得聪明,甚至变成智者。当今电子媒体泛滥,人工材质、涂料与味道无孔不入,孩子们的12感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污染染,也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讲故事这个富含教育与疗愈力量的古老传统,亟待我们做家长的去恢复和弘扬。

1

很多家长给孩子

挑错了故事

一位作家在她写的一本书里,提到她给自己的两个孩子讲故事,这固然很好。遗憾地是,从两方面来讲,她给孩子挑错了故事。

一是故事内容,她给两岁的孩子讲《水浒传》、《西游记》,后来她自己也讲不下去了;的确,两岁的孩子不适合听这种内容。

二是她给孩子讲童话,但是没有理解童话的意义。比如“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快乐幸福地过一生”让她觉得别扭,因为她误以为“所谓的王子,就是一个漂亮的男生,有钱,有国王爸爸”。

作家是女权主义者,她把女权主义也用在这里了,对这种结局嗤之以鼻,横加批驳——“狗屁王子!”这是什么时代了,现在的女性那么独立,干吗还非要嫁给王子,灰姑娘不需要依靠“嫁给王子”的恩典来取得幸福,如果生了女儿一定要告诉她这是假的,等等。

实际上,这位作家并没有理解童话,尤其是民间故事。《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搜集的民间传说,少说都有上千甚至是几千年的历史。这些民间传说其实是人类意识发展的原型,里面所有的人物、情节、对话、甚至道具,都是有着深邃寓意的。

“血腥”的故事

该怎么给孩子讲

有些家长问,故事那么血腥,怎么给孩子讲啊?或者改成比较温和的结局吧!其实,所谓“暴力、血腥”的成分,都是不可或缺的隐喻,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我们擅自修改,则会大大削弱故事的教育功用。如果孩子不看根据这些故事改编拍摄的绘本或者动画片,没有看过血腥的画面,就不会感到恐怖,而是会理解其真实含义。

王子和公主代表的不是人的肉体,他们的婚姻不是现代世俗理解的白富美嫁给了高富帅(富二代),从此锦衣玉食高枕无忧,而是灵与魂的结合,人作为身、心、灵的融合,体现在王子和公主的婚配上。王子是要继承王位的,是未来的国王。国王是成熟的智慧和灵性,王后是成熟的情感和心魂。当国王和王后拥有幸福的婚姻时,王国是稳定统一的,我们的发展是稳定和谐的。王子不能单枪匹马,公主必须匹配王子,双方缺一不可,否则王国将失去平衡。

《小红帽》里,小红帽给外婆带的食物是隐喻,猎人把狼肚子切开、装上石头、缝合起来再丢到井里,皆是隐喻。《霍勒婆婆》里面的纺锤非常重要,那亦是一个隐喻。

今天的我们,思维已经变得很狭窄了,理解不了这些童话的真实内涵。我们顶多看到冰山上的一小角,整个冰山是怎么回事我们看不到,即便模模糊糊看到了也理解不了。那没关系,只要明白我们自己的理解有限,懂得的仅仅是九牛一毛(还不一定准确),就行了。

带着谦卑的心态,不要自以为是地把我们的僵化思维机械地推给孩子。孩子在大概9岁之前都能本能地理解故事的意义,而且理解得比我们深。

分年龄段

给孩子选故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发展、接受能力等等都不同,他们能听的故事当然也不同。 

01

0~3岁

0~3岁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尚未开发成熟,没有长期记忆,记不住整个故事,他们的形象思维尚未建立起来,更没有抽象思维,他们是活在当下的,所以要给他们讲简单易懂的故事。

又因为他们的呼吸和心跳是不规则的,需要规律的生活、韵律型故事和游戏来辅助他们建立呼吸与心跳之间的最佳比例,所以这个年龄段讲故事,最好是用歌谣的形式,有韵律和节奏感,琅琅上口。一首歌谣,既讲了好玩儿的故事,又培育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调整了孩子的呼吸和心跳,一举几得。

3岁左右,可以讲叠加故事,故事本身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只是重复性的情节,这就是一种韵律,反复地讲,让孩子可以预知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带给孩子愉悦的体验和安全感。

乌克兰童话《一只手套》是一个典型的叠加故事。森林里怎么可能有手套呢?手套里怎么能住进那么多动物呢?这时就别用科学或者逻辑来思考了,给小小孩讲的故事往往显得无厘头。该童话有好几个版本,其中一个是这样讲的:

有一天,一只小鼹鼠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只手套,它小心翼翼地爬了进去,并决心住在里面了;接着,一只兔子也跳跃着奔过来钻了进去;一只小刺猬钻进来取暖了;一只猫头鹰用力地挤了进去;一只獾也凑来热闹,爬了进来;一只狐狸一头钻了进来;然后,一只大熊大声吸着气,不管怎么样也要爬进来。大熊一进去,一屁股就把手套给坐塌了。大家都受不了了,于是鼹鼠搬出来了,兔子搬出来了,然后是小刺猬……最后大熊也灰溜溜地出来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叠加故事,相同的情节不断地重复,讲的时候可以根据动物的特性有所演绎。慢慢地讲,孩子的呼吸就会平稳下来,就会有睡意,渐渐地睡着了。四五岁之前都可以讲这样自编的、无意义的叠加故事。

02

3~6岁

3~6岁的孩子可以听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自然故事、气质类型故事和回忆性故事。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给孩子演手偶戏。因为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尚处于前图像思维时期,手偶戏能帮助他们建立图像思维。

给3~6岁的孩子讲格林童话,需要挑选那些甜蜜而简单的故事,不要讲《小红帽》、《白雪公主》之类的原型故事。比如可以讲《甜粥》,这个故事既简短又美好。讲的时候做两只小手偶,一只是小女孩,一只是她妈妈;可以再准备些另外的道具。

注意不要睡觉之给孩子演手偶戏,要在白天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演。因为睡觉之前演手偶戏令孩子过于兴奋,影响入睡。

自然故事,顾名思义,取材于大自然,将植物、动物以及自然现象拟人化,讲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故事。孩子天生对大自然有亲近感和好奇心,有些家长忍不住抓紧“教机”给孩子灌输所谓的“科学知识”,却不知道这样做伤害了孩子。

在童年期,孩子和世界是一体的,在儿童眼里,万物皆有灵,连一滴小小的露珠,都有感情、会说话。所谓的“科学知识”却是把孩子生硬地与世界割裂开,用冰冷、客观、固化的概念看待它,这会给孩子造成痛苦和分裂。

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史泰纳博士指出,当生命的秘密以自然法则的面孔出现之前,应该让孩子以隐喻和图景的方式接收它。自然界蕴含了大量生命的秘密和智慧,孩子需要的,不是枯燥冷硬的“科学原理”,而是充满活力、美好动听的故事。

编撰自然故事,一个原则是注意符合自然规律,因为自然故事是科学课程的基础;另外一个原则还是简单、重复、有韵律,可以根据情节编成歌谣吟唱。

回忆性故事,则是成年人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有趣的场景,由“我小时候啊”、“记得当年”等引出回忆,这些简单的描述,在孩子那里就是好玩的故事。

03

6~8岁

6~8岁的孩子基本上已经开始小学教育,至少是学前班教育,可以听一些更加复杂的故事,比如《格林童话》、寓言(7岁以上)、传奇和神话故事(8岁以上)

适龄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提前给孩子不恰当的养分,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带来危害。

这个时期,我们继续给孩子们讲自然故事,这也为今后高年级学习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地质、天文等科目,打下科学基础。自然故事是科学课程的基础,低幼年龄和低年级接触自然故事,高年级再接触科学道理,衔接得自然而巧妙。

寓言会牵涉到人性中比较卑劣的品质,怎么战胜这些邪恶?或者是遇到邪恶的时候,怎么运用小小的技巧和智慧战胜它?寓言中的动物代表我们灵魂中不那么光彩的方面:比如,狼的残忍、狐狸的狡猾、猪的贪婪,还有不属于动物特质的片面、高傲、霸道、自私、说谎、偷盗等等。

传奇的内容、作用和寓言正好相反。在西方学校会讲圣徒传奇,他们放弃人间奢侈繁华,不追名逐利,甚至过着清苦的日子,出于对人类的大爱,忠诚地服务于更加宏伟的目标。传奇中的人物努力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净化不够高尚的品质,做一个理想的人,一个圣贤的人。东方则有罗汉和菩萨的传奇,和西方的圣徒传奇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这些故事里,孩子可以看到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高尚的道路vs低劣的道路,相信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不要灌输概念和逻辑,不要将道德理念从故事中抽出来,单纯地让他们接受,更不能拷问他们或者用问卷测试。

04

9~11岁

9岁左右,孩子开始与世界真正分离。在此之前,孩子与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典型的表现包括不许你跟他有不同的观点。9岁来临,孩子突然意识到,他是他、你是你、世界是这个世界;妈妈不是永生的,人是会死亡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孩子作为个体进行思考的起始,第一步就是把自己和世界、和他人分开。

也就是说,孩子在9岁会经历一场危机,我们称之为“卢比肯河年”。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他们开始不相信童话和传奇,会感到孤独、恐慌、无助,甚至会由此而产生一些身体方面的微恙。

这个时期,须给孩子讲创世纪的故事和传说,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比如《圣经·旧约》的相关故事、希腊神话和英雄故事。

孩子开始客观地看世界,会思考世界是怎么来的?谁造的?我们人类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什么位置?等等。

讲《圣经·旧约》故事不必以宗教为基础,就像希腊神话或者任何民族的神话传说一样,这些故事也是人类历史积累的宝藏,不必拘泥于宗教的狭隘定义。就好比无论你是否相信王母娘娘的存在,都可以在七夕给孩子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无论你是不是佛教徒,都可以给孩子讲罗汉和菩萨的传奇。这个形象给孩子的教育意义,远远超出他是否真实存在的论证。

这个时期,孩子开始不再相信仙子、童话,会追问故事是不是真的,里面的角色是不是真的。以前他们的思想都是飞在天上的小精灵,现在开始降落人间了。

那么我们在编故事的时候,角色是可以编的,但是里面的内容,特别是空间地理位置、动物生活习性等,要尽量做到符合物理现实,而不能继续天马行空,比如桌子会飞、茶杯变成飞船之类的,需要做淡化处理了。

另外,9岁开始,孩子需要偶像,真正值得崇拜和效仿的人物。英雄故事、圣徒传奇、神话传说等,满足了儿童这个时期心灵发展的内在需求。

05

12~14岁

12~14岁的孩子开始系统学习本土历史和世界历史,可以听历史人物传记,像孔子或者恺撒大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呼吸和心跳的比例稳定下来,可以开始进行抽象思维,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从童话、神话传奇的灵性世界,逐渐过渡到现实现世的物质世界,在入世的旅程上,跨越又一个里程碑。

除了年龄以外,也可以按年级分类:一年级、二年级讲童话,二年级讲寓言和圣徒传奇,三年级讲创世纪,四年级讲希腊神话,五年级讲英雄故事,六年级讲历史传记。这个划分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本文节选自《被故事滋养的童年:小巫教你给孩子讲故事》,已获授权

图书介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