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短刀突刺,神盾要成功突围?

吉利短刀突刺,神盾要成功突围?
2024年06月28日 18:07 汽车很听话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2024年绝对是非常糟糕的一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电池降价首当其冲。以前是电池企业拿捏主机厂,今年的主色调已经变成了产能过剩、产业链分化,小一点的企业甚至已经顶不住了。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吉利出手了。627日,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的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考虑到吉利2014年就收购了山东衡远新能源,之后又与LG化学、欣旺达、孚能科技等电池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走上这一步倒是并不令人意外。

至于吉利的野心,实际上神盾短刀电池这个名字就已经彰显无遗,它想做动力电池市场上的第三极。

神盾守护,自虐上瘾

最近,吉利其实是有点“虐车”上瘾了。比如领克07 EM-P最新的安全测试,先是以50km/h高车速让电池硬托底,然后爬上一米八的单边桥,腾飞、翻滚、坠落一气呵成,看得人胆战心惊。这一套丝滑的小连招下来,确实令人对吉利的安全设计刮目相看。

而利品牌也没闲着。从2016年就开始构建的神盾电池系统,就是吉利在电池安全领域给出的答案。为了做出自己的安全特色,吉利通过中汽中心组织了6大严苛的“魔鬼”串行试验。

先是动态海水腐蚀浸泡,吉利采用的是远超IPX8试验标准,浸泡时间是国标时长的24倍,最后绝缘电阻检测值只有标准值的九分之一;然后是高原极寒试验,在最极端的高海拔极寒环境下(比国标严苛25%以上),依然是零热失控,并且绝缘电阻检测值在安全范围内;再接下来就是高频次刮底试验,26吨超重往复式碾压试验,单包侧柱碰试验,以及70 s的火烧烈焰炙烤试验。

别的企业单独做一项都战战兢兢,吉利倒好,不仅测试标准远超国标,而且是而且是用同一个电池包“魔鬼”串行“,这种玩法在行业内还属首次,就是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有人跟上。实际上继20235月以来,吉利神盾电池系统已经连续做了五次安全试验,每次试验都远超国标,每次也都是超额完成任务。

最出彩的就是去年9月份的银河L6三车高速连环“魔鬼碰”,这个也是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模拟的是下雨湿滑的高速连环追尾,结果乘员舱完整,门把手弹出,车门自动解锁。最离谱的是电池静置后,将动力电池拆下装到正常的吉利银河L6车辆上,居然还可以正常上电行驶。

还有行业首次20吨失控重卡夹击魔鬼碰,银河E8被大货车从侧面以垂直角度以30km/h的速度撞击质心,依然是乘员舱结构完整,ABC柱结构未失效,电池包各项数据全数顺利通过。

当然了,个人也觉得吉利这些试验确实有点过了,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太多。直到看到神盾短刀电池横出来才恍然大悟,如果不是想搞一把大的,不会这么折腾。

短刀突刺,挑战电池“二圣”?

对于动力电池来说,安全是骨架和基础,性能则是消费者感知最深的部分。电池能量密度怎么样,寿命有多长,低温环境下的放电能力“折扣”有多少,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点,也是吉利本次更新的重中之重。

我们来看一下神盾短刀电池与当前最炙手可热的神行电池的对比,神行电池的特点不用多说,就是在“神行”二字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超快充,理论上可以实现4C超充,也就是15分钟充满电。

这一点刀片式电池其实是比不上的,不过神盾短刀电池能够17分钟补能至80%,在目前行业上已经非常优秀。

而在最重要的能量密度上,神盾短刀电池做到了192Wh/kg,这一点属于行业领先。要知道在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中,神盾短刀电池是体积是最小的,也就是说它需要在采用更多封装的情况下,还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电池配方有了大的改进。

一方面更加灵活,占用空间更小。另一方面还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可以用更低的重量装入更多的电量,同时还有不错的补能速度,这意味着神盾短刀电池的应用前景将非常不错。

还有大家比较关注的循环寿命,神盾短刀电池实现了3500圈循环寿命,可安全行驶超过100万公里。更离谱的还是容量保持率,循环1500圈(约等同于40万公里)后还有92.12%的容量保持,循环2500圈后还有87.73%的容量保持,这算是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再就是低温性能,由于神盾短刀电池厚度更厚,低温放电时的热量散失更慢。同时吉利还在电解液中的低阻抗成膜添加剂,也降低了低温放电时的内阻,所以神盾短刀电池的0℃容量保持率做到了96%以上,-30℃容量保持率也有90%以上,这样一来北方的低温似乎也不在话下了。

这几年,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遥遥领先外,国内第三的电池厂家频频“换人”,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等都坐过这个位置。核心一点其实就在于,产品同质化太严重了,厂家用哪个都是用。相较之下吉利做电池倒是自己的优势,它可以与比亚迪一样自研、自产、自用,这也意味着设计上可以更加“对症下药”。比如神盾短刀电池的设计,就是结合行业趋势进一步“精研”,实现了弯道超车。

如今有了“神盾+短刀”两张王牌在手,吉利隐隐已经有了决战的资本。科技总是在不停地进步中,面对吉利的短刀,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比亚迪,估计也早有备案在手里。

大战一触即发,他们越卷,我们消费者越是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更有科技含量的车。

乐观其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