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演星海

笔者一直以为,用音乐在舞台上呈现一位作曲家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因为作曲家的成就摆在那,用作曲家的现成音乐,好像原创性不好发挥,而不顾作曲家的成就来一套全新的音乐,塑造先入为主的音乐人物形象,又不无可惜。如何平衡这些因素,对创作者来说应该蛮有挑战性的。由作曲家严冬、李方、秦键创作的本土原创歌剧《星海星海》就面临这样的挑战,这部让人期待已久的大制作由星海音乐学院与广州大剧院强强联手,于6月17日至19日在广州大剧院歌剧厅首演。现象级的文宣备受瞩目,三场门票竟是一票难求。最后一场(19日),我到场见证了首演的盛况。

全新音乐主题的序曲奏响,我上述的疑虑开始逐渐消散,尤其是剧情以星海音乐学院学生们的艺术实践开启戏剧故事之后。编剧设计了现代时空(学子如何演唱冼星海作品)与历史时空(冼星海音乐生涯)的并行与交错,淡化了幕、场、景的机械分割,追求现代感的戏剧效果,是个不错的创意。载歌载舞的青年学子朝气蓬勃的出场,清新扑面的青春气息,有点音乐剧的感觉。学生的探索和星海的求索,剧情人物的进出,近景与远景的转换很自如。在吸引了观剧者的目光的同时,时光的穿梭又使得剧情的叙事带有浪漫情怀。整部剧精神追求与艺术手法相得益彰,一眼到底,基本上没有让人感到枯燥、疲倦的机会,是一部好看的主旋律新歌剧。

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就该剧而言,主体当然是《星海星海》的音乐,而不是冼星海的音乐。冼星海的作品镶嵌在剧情中,是人物的音乐,而不是戏剧结构意义的音乐。《风》是冼星海在巴黎求学风餐露宿的写照,抗日救亡歌曲是上海时期的同仇敌忾,而《怒吼吧,黄河》《黄河颂》则是延安时期对民族苦难的激情呐喊。融入剧情的音乐使得冼星海的经典作品在戏剧的结构中合理化,而不是附会的生硬套用;同时又在另一条戏剧线索上回答了年轻学子对演绎经典的困惑。这是该剧作曲家严冬、李方、秦键大胆创新的地方。另外,音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是颇用心的。王传亮饰演的冼星海激情豪迈,任雯文饰演的钱韵玲温婉秀丽,冯国栋饰演的黄大力真诚敦厚,陈晓饰演的黄苏英深情达观……角色的音乐塑造,给歌剧故事的冲突与发展铺就情感基调。当然,这样的结果是,人物的符号化、平面化被无意中强调,特别是常海饰演的米尚人、符晋豪饰演的龙处长和陈博正饰演的特派员集中于一个场景出现,有令人莞尔的意外效果。

解决了戏剧与音乐的结构问题,细节便可以自由发挥。观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少,譬如上海时期与工人朋友一起歌唱的场景,接到延安聘书后与钱韵玲的二重唱,莫斯科病房里的歌唱等。特别是延安时期冼星海与学生体验生活时,迎春妈的一段咏叹调尤其出彩。此外,舞台设计助力建立起戏剧时空,远景近景无缝转换,视觉产生亦真亦幻的审美效果。最后部分的冼星海一家温馨的三重唱,以及学生的唱和,手法浪漫,虽稍显拖沓,但是曲调非常动听。主角们唱功不错,情感表现到位,博得掌声与喝彩。《星海星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剧场运用了“沉浸声系统”,对现场的声音作了细致考究的科学设计,使得每一段歌唱都能令观众听得真切。

星海演星海,指的是音乐学院的师生用特别的热情以歌剧的形式演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经典。说它特别,是因为星海音乐学院的名字取自冼星海,在这方面更多了一层深情厚谊。《星海星海》从创作到演出,不仅是在完成一部作品,更是在完成一种使命,即挖掘、继承和弘扬关怀民族危亡、为人民歌唱的“星海精神”。为此,星海音乐学院集聚了学院所有的优秀艺术力量,在广州大剧院这样的平台上展示了他们的努力,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交响乐队在刘明麾下的表现,为该剧增色不少,几位主演的倾情演出也显示了舞台功力。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排演,也带动了学院年轻学生的热情,这也正是学校歌剧创作最为可贵的价值。□麦 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