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梁峁起伏,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李家站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曾经因为常年干旱缺水,村民只能依靠种植玉米、谷子等传统农业挣收成。日前,新京报记者跟随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的“弘扬延安精神,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主题采访组来到李家站村,村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智慧牛场,有了龙头产业,为村民增收找到了路子。正如村里流传的那句话“农民富,留守农民有盼头。”
发展养牛产业让脱贫户赚到了第一桶金
二月末,坐落在黄土高原丘陵的李家站村气温依旧不高,风吹过,零星的小雪才散去。走进李家站村的米脂县和富顺养殖专业合作社,一面墙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阐释着李家站村从脱贫到振兴的故事。
走进合作社养殖区,一头头牛犊正甩着尾巴,吃草、喝水。国网榆林供电公司退休干部、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张雷威躬身给身边的牛犊添上一把草料。“农业强,现代农业有干头;农民富,留守农民有盼头;农村美,美丽乡村有恋头。”这是张雷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李家站村的发展思路。
2014年,张雷威来到李家站村,成了村里最早一批帮扶干部,“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村子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村委班子号召力也不强。”为了摸清村情民情,张雷威和扶贫工作队员一起走村入户摸家底儿。
“要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必须得有龙头产业。”张雷威称,2017年为了解决村里没有集体经济的问题,依托于国家的脱贫攻坚好政策,在市、县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张雷威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一起利用村里的一所闲置多年的小学,成立了米脂县和富顺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牛产业。“我们争取到45万元启动资金后,就把全村的贫困户都纳入合作社,鼓励村民参与合作社管理。”由全村42户脱贫户、25户普通农户和村集体控股的新型产业合作社正式带领村民从贫困走向振兴。
张雷威说,2021年初,合作社首次为村民分红25万元。脱贫户保底分红3000元,参与合作社日常劳动,投入工值多的能分到近8000元。
投入110万新建母牛繁育棚和饲料青贮库
合作社的养牛产业虽然取得了“开门红”,但想要长远发展,就得想办法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21年,合作社购买优质的西门塔尔种牛和母牛,与原有的秦川牛杂交改善种群质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张雷威介绍,2022年,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争取苏陕协作帮扶项目投入资金110万元,新建起一座占地1.8亩的母牛繁育棚和一座可储存1200吨饲料青贮库,解决了合作社原饲料储存空间不足、原有牛棚场地受限、原牛场设施不完善等制约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我们将新生的50余头小牛和原有存栏牛共计130余头分为培养肉牛和繁育母牛,进行分栏管理、科学喂养,目前合作社固定资产达400万元。”
合作社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将村民分门别类、重点培养为拖拉机、铲车驾驶员,牛场防疫、打针、灭菌、母牛接生、一般病治理,苹果剪枝、授粉、防冻,饲草饲料加工、配方、小牛、肉牛、育肥、销售等都有专人负责,为村里建立起一支懂经营、会管理、能赚钱的队伍。
今年67岁的村民冯有飞是合作社的厂长,过去他和妻子俩人都靠务农为生,到合作社工作后,不仅在家门口就赚到了钱,还掌握了全新的养牛技术。
发展智慧养殖 小牛有了电子健康档案
如今的张雷威已是满头银发,养牛场也换了另一番模样。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和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米脂县和富顺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在修缮牛棚、扩大养殖规模、改良优秀畜种的基础上,筹划推进智慧养牛产业,向智慧农业、现代化农业迈进。
张雷威介绍,为进一步提高牛场饲养水平和管理能力,2022年初,由工作队、乡镇干部、村干部、牛场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学习组赴内蒙古,在蒙元北斗畜牧科技公司设备生产厂、牧民饲养基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学习数字化、智能化养殖模式。
“人家能干成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干不成呢?”张雷威说,2022年底,合作社完成数字化牛场基础设施和电力配套设备改造。预计今年3月初完成所有机器安装和设备调试。
“未来的牛场饲料搅拌机在上草过程中,完成筛土去尘、二次揉丝细化。搅拌完成,用手机操作就可自动撒料喂养。增加牛场远程监控视频系统,建立每头牛专属电子识别码。从健康、防疫、生育档案,到设备监测牛生病报警,全程管理。做到可视化、智能化,提高牛场经营管理水平、减轻饲养员劳动力投入。”张雷威说,预计2023年10月份,村里将再次出售一批肉牛、小牛,届时,合作社将正式实现利润闭环,合作社股东的分红也将实现持续稳增长。
村子有了新愿景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李家站模式”
张雷威介绍,除了养殖产业,合作社还从“富硒种植”入手,推广种植富硒谷类、富硒饲草、富硒山地苹果等农特产品,把富硒饲草、玉米秸秆喂牛,生产富硒牛肉,提高养殖、种植附加值。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李家站村也在探索“李家站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成数字化、智慧化标杆示范养牛场,打造标杆合作社、争当模范村;试种富硒糯玉米等高端农产品,打造优质农副产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为村里进行农网改造、安装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助力产业发展;建设闯王生态微型公园,通过统一规划、整修路渠、种观赏植物等,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争取落实有机肥处理厂,合理利用养牛场产生的大量牛粪,形成无公害有机肥料,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记者了解到,李家站村其实只是陕西省榆林市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榆林市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举措。按照“家家有增收渠道、户户有致富门路”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产业就业等增收措施落地落实。全力推进羊子、马铃薯、苹果、蔬菜4个百亿级和小杂粮、中药材、肉牛、生猪4个十亿级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