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 门头沟清水镇一次特殊的丰收节

洪水过后 门头沟清水镇一次特殊的丰收节
2023年09月23日 17:00 新京报

红色的藜麦、黄色的谷子,金色的向日葵,伴随着砂石和坍塌的农田……9月22日,丰收节前夕,门头沟清水镇下清水村后的山谷,再一次走进这座社会实践基地的清水学校学生们觉得,这座以花谷为名的山沟农田,仿佛和往年一样熟悉,又仿佛一切都是陌生的。

9月22日,门头沟清水学校的学生们,在下清水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丰收。受访者供图

洪灾过后重归农田

今年7月31日,京津冀强降水中,清水镇成为受灾最严重的村镇之一,道路冲毁、农田淹没,山洪倾泻而下,带走了一层层梯田中的庄稼和泥土,留下坍塌农田里堆积的砂石。那场持续时间并不长的山洪,最终冲毁了三分之一的花谷农田。

几十名村民无家可归,村庄残破、农田被毁,一个多月前的场景,一直留在下清水村村支书王进生的记忆中。

一场艰难的重建之旅开启,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时间来不及冲走洪水留下的痕迹,但生活总要继续,新的生命还会顽强地生长。

孩子们在村民的指导下,收获土豆。受访者供图

9月22日,丰收节的前一天,农田间的禾苗和小草,重新冒出了新芽。下清水村的村民们,迎来了新一年进村体验的孩子们。

下清水村曾经是一个以煤矿为主要产业的村庄,随着生态治理的推进,村里关停了煤矿,改造青山,在原本黑水横流的山谷里种满鲜花,打造成了一座花谷。这里也成为了清水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丰收节,清水学校的学生们,总要来到这里,体验农耕生活,操着农具,下田和村民们一起收获秋日的希望。

在灾害现场认识自然

只是,今年有些不一样。

“为什么被洪水泡过的植物变黄了?过多的水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曹学慧是清水学校的一名老师,她带着孩子们一起,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浅议光、温度、水及土壤对生物生长的作用》《森林植被变化对洪水的影响》……

看似枯燥而艰涩的专业文章,在现实的灾害现场,似乎变得通俗而直观了,“植被茂盛的地方,洪水的破坏会变小,而植被薄弱的地方,洪水会变得肆无忌惮。”这是学生们的答案,一句老套的理论,在现实的灾害中,却显得格外鲜活和生动。大自然会告诉人们,所有看似陈词滥调的道理,背后都曾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好在,大自然也会留给人们希望,一处冲毁的农田中,一小片谷子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它们躲过洪水和泥沙,在秋日的阳光中长大、成熟。

谷子地里,孩子们收割成熟的庄稼。受访者供图

谷子是营养丰富的健康食物,也是千万年的农耕史中,人类和大自然共同选择的作物,它最善于在逆境中生存,干旱、洪水、贫瘠……总是难不倒它,就像难不倒绵延传承的山里人一样。

“这是我们的希望。”带着孩子们收割谷子的下清水村村委马之冬说,似乎是说给孩子们,也似乎是说给自己。

重新握起收获的镰刀

“黄的似金、白的如雪,用这菊花泡花茶,香气中带着隐隐的甘甜。”花谷里的一片菊花地,有一个花园一样的名字——“茶菊园”,有点像南方的气质,却出现在这个北方的山谷里。

灾难过后的下清水村,孩子们和村民一起,走进农田,收获希望。受访者供图

这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在层层叠叠的花朵前,有孩子惊叹,“花瓣真多啊”。在蜜蜂、蝴蝶、蜻蜓起舞中,孩子们采摘一朵新鲜的花朵,在老师的讲解中,期待它成为一杯清茶后的香味……

收割谷子的孩子们握起了镰刀,“拿镰刀没有特殊的要求,让自己最舒服就是最好的姿势,当然,要小心割伤自己。”农民的教育朴素但真诚,没有反反复复的说教,只有数十年积累的经验。

不远处的农田中,一株红薯慢慢离开泥土,茂密的根系上,挂着一串饱满红润的块茎,“快拿筐来。”有人大声喊。

泥土中的生机散发在空气中,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就连见惯了这样场景的村民们,也觉得欣喜和惊奇。

这是一场灾难之后特殊的丰收,不论是对孩子们,还是对村民们,都是如此。或许,这个秋季的收获不像往年那样堆成山,但丰收的喜悦,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饱满和强烈。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