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给孩子办“集体婚礼”,为何遭非议 | 新京报快评

幼儿园给孩子办“集体婚礼”,为何遭非议 | 新京报快评
2024年06月16日 13:36 新京报
▲烂漫无邪的孩子不该过早和婚姻、爱情扯上关系。图/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吉林长春新区北湖大象幼儿园,园方给孩子们举办了结婚仪式。视频中,幼儿园被装饰成婚礼现场,“婚礼”基本是按照成人的婚礼仪式走流程,极具成人化。

幼儿园办婚礼,不是新鲜话题,但每一次幼儿“集体婚礼”都会遭到很多非议。吉林长春新区北湖大象幼儿园的这场“婚礼”,也毫无悬念地上了热搜。

对此,该幼儿园的园长表示,“举办这场婚礼仪式是征得家长同意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度过婚姻敏感期,引导他们在择偶、社会交往等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样的解释,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幼儿园的娃娃只有3—6岁,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童真童趣时期,可能还不知道啥是结婚、为啥要结婚,就急匆匆地把他们推向成人世界,为他们举办极具成人化的“集体婚礼”,显然不合适。

视频显示,该幼儿园门口挂着“吾园有喜 一起吃大席”的红色横幅,现场还有“囍”字剪纸、红色礼桌、红毯等。男孩们穿着白衬衣,手拿捧花敲门“接亲”,女孩们穿着裙子,戴着头纱“拦门”讨红包,之后男孩女孩在“囍1314”的字样下拍照,最后一起吃席。

这样的情景出现在幼儿园,怎么看都更像是一场闹剧,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难言有多大益处。

虽然这场婚礼是征得家长同意后才举办的,虽然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但这其实不是幼儿园该办的事。

对此,有教育学者认为,如果幼儿园举办婚礼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那么这种方式是可取的。

但是,幼儿园孩子正处于烂漫无邪的童年时期,牙齿都还没换完,却和婚姻、爱情扯上了关系,让人总感觉不那么“对头”。启蒙幼儿的两性意识是幼儿园的职责之一,可采用的方法有很多,非得用如此“催熟”的方式吗?在如此“成人化”的仪式里,看不到孩子的天真与灵秀,也看不到生活启蒙教育的身影,看到的只是与幼儿年龄不相称的违和与尴尬。

幼儿园教育不是任性而为的“过家家”,所开展的活动都应遵循幼儿教育和成长规律,要以“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为原则,呵护好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不该以成人思维将孩子们过早推向成人的世界。

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幼儿园老师,把婚礼现场搬到幼儿园,幼儿园成了新娘的“娘家”,全体幼儿及老师成了新娘的“娘家人”,“娘家人”共同见证新娘人生中的幸福时光。这样的“幼儿园婚礼”经媒体报道后,让现场内外的人都感觉到了浓浓的温馨与爱意。

但是,在幼儿园披红挂绿地让幼儿成为婚礼的主角,让幼儿携着自己的“爱人”按照成人的婚礼仪式走流程,这样的闹剧不该发生在承担幼儿启蒙教育的幼儿园。这样的“幼儿园婚礼”不该再有了。

撰稿 / 吴维煊(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