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土特产,南苑旱稻话丰收

科技赋能土特产,南苑旱稻话丰收
2024年10月12日 09:18 新京报

新京报讯 据“丰台三农”微信公众号消息,金秋送爽,南苑稻谷“丰”景正好。10月10日,2024年丰台区优质粳稻测产验收工作在南苑街道小镇农场拉开序幕,本次测产邀请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丰台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小镇农场今年种植粳稻地块开展测产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处室、丰台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亲临现场指导,南苑街道主要领导一同参加,与基层干部和农民共赏金穗沸腾,品稻纯香,享丰收喜悦,话丰收心得。

历经近5个月的精耕细作,金秋十月,种植在小镇农场的“天隆优619号”优质粳稻,迎来了丰收“第一镰”,该地块于今年5月19日采用旱直播的方式种植粳稻面积50余亩,测产验收现场,金色的稻穗沉甸甸,收割机机声隆隆。测产专家严格按照测产工作要求,选地、测量、收割、称重、去杂质、测水分,最终测定亩产395.63公斤。

南苑历来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南苑稻是南苑的土特产,几十年来一直享有盛誉,在本地的种植约有近百年历史。清末民初,当地农民从京西玉泉山引进水稻品种,开始在该村一带种植,以后逐渐在附近村庄引种。南苑稻因全用清水浇灌,而具有粒大、粘性大、光泽好的特点,享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的美誉,很受人们欢迎。

南苑稻等一批因水资源和气候变化不再种植的北京稻米品牌,通过科技赋能,以轻简高效的栽培种植方式重启种植。同时,创新优质粳稻旱直播技术,旱稻生长期正值汛期进行补水,稻谷本身抗涝能力强,能有效抵抗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采用旱直播方式种植粳稻,加上精细化的种植管理方式,节水、节肥和节省管理成本,打破了传统稻米“水作”的生产方式,更有利于在北方地区推广。

此次粳稻旱直播种植在南苑地区取得成功,对丰台区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丰台将持续推广粳稻种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树立“南苑稻”品牌,构建“优质种源、标准化种植、收储加工、品牌营销”为一体的优质大米全产业链闭环模式,打造丰台区特色作物品牌,推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编辑 张树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