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北京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稳居全国首位。北京市引领着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在今年的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多位委员就加快大模型发展和落地应用进行建言。
全球大模型将进入产业化应用落地新阶段
“百模大战”退潮后,人工智能企业不再盲目追求数量,更注重质量和应用效果。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曹先彬说,相关投融资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资源更加集中于少数头部企业,并购活动加剧。国家层面的支持力度和频率也持续提升,不仅促进了技术创新,也加速了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和普及。
市政协委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大模型性能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任务,另外,通过模型压缩、算法优化等技术,降低了大模型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推理速度,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可行。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基础模型性能提升变缓,全球大模型将进入产业化应用落地的新阶段。
在面向个人应用(ToC)方面,根据SensorTower发布的《2024年AI应用市场洞察》报告,由于ChatGPT等头部AI应用的持续增长,全球AI应用下载量在2024年1月至8月期间同比增长了26%,达到22亿次,预计全年下载量将突破33亿次。中国AI原生应用对用户吸引力也逐渐提升,2024年中国AI原生应用用户数增长了2.5倍。
在面向行业应用(ToB)方面,大模型不仅提升了各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机会。
“北京应用场景丰富,具有率先实现大模型应用繁荣发展的基础条件。”王仲远说,未来几年将是大模型应用爆发的关键时期,必须在数据、算力、人才、治理多方面协同推进,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的规模化落地。
建议开放非敏感数据集,为大模型研发提供高质量数据
“尽管大模型在多个行业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但其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限制了其大规模落地,比如行业数据缺乏,影响了行业大模型开发效率和性能。”王仲远建议,鼓励行业机构和企业开放非敏感数据集,为行业大模型研发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数据资源。加强对数据标注、合成数据等数据技术研究的支持,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同时,行业大模型训练和部署需要大量计算资源,运行成本高昂,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参与。他建议,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政府应加大对公共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超大规模公共智算平台,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支持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等开展算力优化技术研究,提升现有硬件设施的效能。
他还建议,制定和完善针对大模型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部门协作的包容审慎监管体制,加强对AI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监测,确保其安全可控。
建议探索更节能的算法架构
能源消耗一直是训练大模型的瓶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和运行,需要处理的数据越多,其所需计算量也就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相关芯片制造环节高度复杂,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增加了能源负担。”曹先彬说。
他建议,积极探索更节能的算法架构、硬件设施、运营方法以及新能源使用,弥补耗能相关报告制度和透明度标准真空。“要平衡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他说,一方面,开发和应用更为高效的人工智能算法,减少人工智能训练和运行的能耗;另一方面,结合双碳目标,转向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的使用。通过行业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协作努力,建立明确的能源消耗规定,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能源足迹透明度。
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
曹先彬说,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博弈重点正从“科学研究”转向“产业应用”。例如法国聚焦医疗健康等领域,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部分应用在各领域各行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大模型应用效果与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融合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垂直领域应用的深度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数据价值难以释放。行业用户对将有价值的数据开放给技术厂商顾虑较多,导致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深度适配业务逻辑的行业大模型产品。”
他建议,多措并举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在产业应用中实现创新突破。北京应发挥标杆作用,重点支持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科技金融、自动驾驶、数字政府等领域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推动大模型赋能产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将符合条件的大模型应用纳入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和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同时,支持北京国有企事业单位开放大模型应用场景,优先采用经测试评估的大模型产品和服务。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明确AI人才培养路径
“目前,既懂大模型技术又了解行业应用场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阻碍了AI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王仲远建议,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持续吸引海外高层次AI专家回国工作,同时鼓励国内AI人才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行业创新应用项目。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一批既熟悉AI技术又了解具体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曹先彬说,北京出台了《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很多高校也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60%。他建议,北京应当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聚集效应,加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鼓励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许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