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最年轻最潮市民群体,深圳唤醒人口红利!

拥有最年轻最潮市民群体,深圳唤醒人口红利!
2024年06月19日 13:41 21财闻汇

作者:张晓慧

编辑:孙超逸

图源:图虫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而深圳有着最年轻最潮流的市民群体,人口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年轻群体在消费上也表现出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深圳撬动新型消费的主要目标客群。

今年3月,深圳正式推出“2024深圳新型消费季”活动,围绕数字消费、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八个方向开展新型消费系列活动,以各类消费创新场景唤醒年轻城市的消费欲望。

6月17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智慧零售协会联合编写的《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简称《焕新经济报告》)正式发布。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随着深圳在电竞、体育、宠物等新消费领域的需求侧不断深耕,“多巴胺消费”、“情绪价值消费”等新消费类型正在创造新需求并带动深圳整体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1

“多巴胺”消费激活年轻消费群体

电竞一直被打上“年轻”的标签,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电竞用户约4.88亿人,年龄在25-45岁的占比超六成,42.5%的用户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焕新经济报告》分析,这一人口特征与深圳人口结构完全吻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有近2.9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因此,深圳发展电竞产业和电竞消费拥有先发的“人口红利”。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电竞对新消费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根据相关调研数据,粤港澳大湾区电竞观众平均每月观看电竞赛事9.5次,其中有67.8%的电竞观众每周至少观看一次电竞比赛(包括线上和线下)。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电竞观众消费热情高涨,在电竞赛事、周边产品、电竞直播打赏、现场观赛差旅等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电竞观众过去一年的花费达每人570.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8.2元/年。

报告还发现,深圳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的消费习惯彰显出个性需求,带动了个性化体育消费升级。瑜伽、登山、攀岩、马术、跳伞、漂流、潜水、街舞等相对小众的运动项目热度持续上涨。

体育消费热也表现出年轻消费者对“多巴胺”消费的追求,深圳抓住这一特点,发力体育赛事经济。

《焕新经济报告》分析了深圳400+文旅体融合活动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发现在“赛事+旅游”方面,深圳选择发展人均体育消费较高、参与热情高的体育项目,为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图源:《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

深圳以重大赛事吸引消费人群,促进消费。2023年,依托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大型专业体育场馆,深圳举办了631场体育赛事,包括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中国高尔夫公开赛、国际团结杯篮球赛、国际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中国乒超联赛总决赛等顶级体育赛事。

其中,中国乒超联赛总决赛有3万人次入场观赛,上座率达到9成以上;中韩男足比赛门票全部售空,现场近4万名观众观赛。2024年,深圳还将举办包括全国游泳冠军赛、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在内的200多项重大赛事。

2

以满足“情绪价值”带动新型消费增长

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追求情感价值的当下,深圳关注并努力满足消费者在消费中追求情感满足的需求,多方位布局。

有研究表明,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正不断增加公园数量、扩大公园规模。全域覆盖的公园网络,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吸引市民走出家门,促进休闲消费,是深圳“绿色消费”的重要构成。

图源:《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

不仅数量多,深圳公园建设也体现出与消费密切结合的特点。

2023年,深圳出台《关于促进公园消费体验的实施方案》,从举办花展花事升级到公园文化季,再到设置城市露营地,试点公园消费市集、打造网红书吧,打造“公园+”消费新场景,留住公众停留时间,同时带动相关消费增长。

依托公园+消费模式,深圳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花展,花展依托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五园连通”,兼容了三种商业模式,为公园附近的购物中心深业上城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公园的零售业态,带来了销售增加。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对深业上城场内大众消费提升明显,销售额环比花展前10天上升50%,同比去年销售额上升45%;深业上城总客流105万人次,环比花展前10天,上升16%,同比去年客流量上升60%;周边鲜花秀场、湾区生活荟、营地及餐车销售额超299万元。

在时下大火的宠物经济方面,深圳也在积极推出更多宠物友好举措,刺激宠物消费。

深圳在“宠物友好”上大胆创新,推出多项便利举措方便消费者带宠物一起出门、购物。《焕新经济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深圳的宠物友好商圈/商场数量和宠物友好公园数量在一线城市中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图源:《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

另据《焕新经济报告》披露,深圳在今年开通了首条常规宠物巴士线路,方便宠物主带宠物出行,观澜湖新城MHMALL还提供了宠物推车等各类设施租借服务,罗湖的喜荟城购物中心的喜茶设立了全国首家“宠物友好”主题店,店门口设立了“爱宠休息站”。

此外,深圳各区立足区域特点,不断满足爱宠人士的消费新需求。

《焕新经济报告》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福田区出台了13条相关举措,其中提出要招引宠物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宠物友好城市形象以及推动宠物主题展会落地;罗湖区已经有超过50个“宠物友好”型购物中心和11座宠物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并且正在计划打造大型宠物诊疗中心和集宠物展示体验、培训学校和食品用品销售为主的一站式宠物经济综合体,进一步完善宠物服务链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3

深港双向奔赴带热商圈

自2023年2月疫情后深港通关恢复以来,深港双向奔赴成为深圳新型消费离不开的关键词。去年3月,深圳陆路口岸出入境人数即破千万,至今一直维持在每月千万级的规模。

《焕新经济报告》调研发现,2024年港人赴深消费进入“常态化”阶段且显现出强劲的消费能力。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调研数据,35.9%的受访者表示每周前往深圳;28.21%的受访者来过深圳5—10次;另外,港人赴深消费金额中位数在1000港元左右,20.51%受访者单次消费金额为1000元—2000港元之间,12.82%受访者的单次消费金额为2000—5000港元之间。

图源:《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

《焕新经济报告》显示,深圳在吸引港客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深圳世界之窗、深圳野生动物园、深圳欢乐谷、中信金沙湾水世界、卡鲁冰雪世界这五大香港游客最喜欢的热门景点都推出针对香港游客的优惠门票。在深圳罗湖、福田、南山等港人聚集地区,还开设以口岸为起始站的公交线路,方便港人到达各个商圈进行消费。

此外,为了承接和增加“深港融合消费”,深圳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加速健全深港、深澳合作机制,新签署了教育、科技、法律、青年、医疗等合作协议,并新推出涵盖便利港澳居民来深旅游、消费、商务活动等28项服务措施,引进香港特区政府“智方便”服务平台等。

2023年,深圳正式跻身“消费万亿俱乐部”成为广东第二个、全国第五个万亿元消费城市。站在“万亿消费城市”新的起点上,深圳在不断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挖掘新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增长后劲。在发力新型消费的进程中,《焕新经济——深圳新型消费研究报告》也提出进一步建议,即立足深圳的产业优势,打造“融合化”“科技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新消费标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