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班味初见超标苗头,就去看宋朝人生活。
宋朝人真是人均生活博主,日常与琴棋书画诗酒花为伴,把生活方式赛道,拿捏得死死的。
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有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
熏香发气养心,奉茶质朴内敛,书画提醒内省沉淀,花艺带来视觉盛宴。
香烧着烧着,发展为斗香。
一群人聚在一起,展示合香作品,互相品鉴,比试优劣。
茶喝着喝着,发展为斗茶。
一群人又聚在一起,斗完汤色斗水痕,还玩茶百戏。
挂画,平日收藏的诗词画,沙龙展示,鉴赏品评。
插花,摘一把花,剪花枝,做造型,既展示花瓶的典雅,又不抢了花的风头。
一边看书,一边代入,我的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好像渐渐与宋朝人联通。
眼明了,脑清了,心静了,班味也淡了。
"班味",这个词,见词如面。
让人预览到打工人素面朝天、衣着宽松、眼神疲惫、精神涣散的模样。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说,"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变了"。
不管之前多清澈,多阳光,多静好,上班一段时间,班味就会接管你原先的气质。
那是给不了任何人情绪价值的自顾不暇。
我从09年工作至今15年,体重比毕业瘦了八九斤,工作好像没给我新增疾病。
贫血从学生时代就有,近视加重是因写作。头发、皮肤、眼睛有点不舒服的感觉,我就赶紧想办法狙击。
但我确实看到有些人,上班上得发福、长膘、水肿,眼白发红,眼圈发黑。
职业病刻进骨子里,颈椎和腰椎间盘总有一个在突出,肠胃或扁桃体至少一个在发炎。
为什么有人没班味、没班病,据我分析,有2种:
第1种,不用上班,吃穿用度皆不愁,且没被工作伦理洗脑过的有机人类;
第2种,虽在上班,上班期间没有过度富集,下班后及时清除的智慧人类。
第1种,我不是也不评,第2种,我心神往之。
本着“今日班味今日散,本周班味本周毕”的原则,努力成为一名上完班却没班味的中年女。
如何在下班之后,横扫班味?
01
沙龙活动:到支流中洗班味
我是社恐兼宅人,要不是现在带娃有出门的KPI,我还挺愿意在家待着。
但看了宋代人丰富、高频、雅致的沙龙,闻个香、赏个画、插个花,动不动就聚在一起搞事情。
第一次让我产生好奇,沙龙真的这么好玩吗?
于是,我主动去寻找当地的沙龙活动。
爵士乐摇摆舞沙龙、绘画欣赏沙龙、学术交流沙龙…还有我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沙龙:
潜水爱好者,来聊海洋世界和海底秘密;自由撰稿人,来聊打工人日常想辞职,自由职业日常想上班的一天;国家一级导演文化学者,来聊怎样给自己造一处阿勒泰。
上周末,我就去听了一个国外名校人类学博士,分享她的论文选题和田野调查。
她是社科专业,参加沙龙的人,也多为社科专业。
我虽是门外汉,但听得兴致盎然,基本没碰手机,3个小时,转瞬即逝。
这是我平时接触不到的话题,对我来说,不太有实用性。
但我忘掉工作糟心事、家庭琐碎事,与一群素未谋面又背景迥异的人,天马行空地谈天说地,获得一种“现在的我大于刚才的我”的饱满感。
这些沙龙主题,与我的人生主线任务不相关,但我却在支线中,获取电量,得到放松。
02
时令生活:去自然里洗班味
宋朝人活在四季里。
春天来了,要喝茶,选好茶叶,自制茶饼,从山中取来清泉,让茶更香。
要踏春,换上最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尤其是绣鞋,是踏春出游的点睛之笔。
要簪花,男子有簪花的习俗,少年和老翁,会在头顶簪上一朵喜欢的鲜花。
夏天来了,要泡澡,每年5月,毒虫易泛滥,细菌易滋生,瘟疫易蔓延,在泡澡水里加入艾草、菖蒲、白玉兰,这样的兰汤能驱虫避害,预防疾病。
要泛舟,夏季白天充斥着令人烦躁的蝉鸣,即使太阳下山,也热气不散。宋朝人泛舟湖上,动则脱鞋戏水,静则水上听风。
兴致来了,月下泛舟,和朋友一同出游,于湖上赏月,浪漫到正无穷。
秋天来了,节日扎堆。
七夕,又叫乞巧节,长辈准备活蜘蛛交给女儿,睡前姑娘们把蜘蛛装在精致小盒里,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谁的蛛网呈圆形或端正的形状,就表示得巧了。
重阳节,禅寺举行斋会,寺庙人潮涌动,很多人要登高,爬到山顶,拿出绢布,铺在石上,摆好菊花酒和吃食,边喝酒边畅聊。
宋朝人将重阳登高称为辞青,要跟漫长的生机告别了。
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在家看看书、练练字,为除夕忙活完,新的一年开启了。
看完宋朝人的一年四季,我感到遗憾,现代生活确实便利,但也基本告别了气候和季节。
夏有冷气,冬有供暖,冷链物流可跨区域,蔬菜水果可反季节。
近期,我有意识地效仿宋朝人度过夏季的方式。
泡澡,我用浴盐代替了药材,泛舟,全家到星海广场坐电动船。
有时候,重拾传统,过应季生活,吃时令蔬果,活在自然的节律中,能淡化自我工具属性。
03
休闲爱好:在心流中洗班味
琴是很多文人的心头好,耳熟能详的学问家,如苏轼、范仲淹、欧阳修,都是琴艺达人。
前几天,我朋友跟我说,他送媳妇一把小提琴。
他媳妇小时候,父母给她报了小提琴的兴趣班,那时候,她不愿练琴,每天糊弄。
长大后,他媳妇在银行上班,每天下班回来,要么丧到不跟他说话,要么烦到专找他吵架。
后来有次搬家,翻出尘封已久的小提琴,他媳妇就拿起来拉,越拉越来劲,虽然琴很旧,但不耽误释放苦闷。
后来,每天不拉提琴,这班味就去不掉。
我想起有个段子,小时候没上兴趣班,长大后没兴趣上班。
而他媳妇说明,有兴趣,能去班味。
我的爱好是写作,也能帮我淡班味。
我是早起写,感觉一天中,把最初的美好时光用于写作,进入心流,得到高阶愉悦,直接把班味的初始值拉到负数。
上班期间,如何防止班味过快增长?
心态层面:有个班上,多想好,少想坏。
看纪录片《向上》时,美食博主杨树梢聊到一个社会实验。
艺术家列了2块黑板,一块写上Thanks,一块写上No thanks。
有人在Thanks处写了空气,在No thanks写了核污染。
杨树梢对于自己的行业,Thanks写上:被看见,No thanks写上:网络喷子。
我也把工作的各要素,分解到Thanks和No thanks中。
Thanks:现金流、职场技能、上班搭子。
No thanks:通勤辛苦,重复工作,困在系统里,精气被吸干。
很多事情,一体两面。
有时候,当一个事你不得不做时,多想想thanks,少想no thanks。
大幅省下排斥感和对抗感,用来娱乐或休息。
《秘密》一书说,“吸引力法则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接受了你的思想,然后以生命体验的形式,把这些思想回应给你”。
所以多想thanks,就有越来越多让你thanks的人事物出现,而多想no thanks,就有越来越多让你no thanks的人事物出现。
行动层面,密集做事,偶尔皮一下。
我喜欢“早起+密集做事”的做事策略。
当妈后,经常听人说孩子“猫一天狗一天”。
为了把自己天天相似度高的日子,过出辨识度,我也分为文一天、武一天。
夜间睡眠不佳的日子除外,早起是我的默认设置,5点半左右起床。
文一天,就是在家写作,武一天,就是到小区慢跑23分钟,一早上就给自己一个幸运数字。
6点半,洗漱完毕,出门上班。
通勤路上,看纪录片以及提振精神气的电影、电视剧。
到公司后,把手机藏在抽屉里,做好工作计划,分好优先级别,开始密集做事,然后像车轮战一样,消灭待办事项。
两项工作间隙,皮一下,才开心。
我去丢垃圾,就当是投壶。
宋朝文人重视礼、乐、射、御、书、数六技,投壶源于射,第一箭中的,叫有初,投入壶耳的,叫贯耳。
我一般选择走廊上的垃圾桶,站在两三米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瞄准、再出手,像投篮、似投壶,扔中开心,扔不中重扔。
午休承担着我班味消消乐的重任。
一般和同事聊会天,回座位进行冥想,困了就眯个10分钟,起来找个没人的楼道,选做或全做以下项目。
做一套八段锦,用五齿梳梳头100下,干眼症视频跟练(按头骨顺、逆时针36次、按睛明穴36次、抡眼眶36次、揉太阳穴36次、鸣天鼓36次)。
前几天,上班搭子亲戚家小孩过周岁生日,中午迅速吃完,我陪她去商场买黄金配饰,店员用彩绳穿成手链。
我俩看店员灵巧地编织着,编织一截,把配饰、线圈、菠萝扣串在其中,然后打上可伸缩的活扣。
看着她编织,莫名觉得神奇又减压。
下午上班,效率不及上午高,但还是尽量少分神,多专注。
下午通勤路上,听愉悦的播客,看轻松的节目。
《熊谷守一的地方》《我们由奇迹构成》《日日是好日》,这些日式小确幸,这半年来,帮我降低班味。
回家接孩子,和女儿玩下游戏,基本能让一天的班味收官。
我在去班味的方法中,偏爱少花钱或不花钱的招,不然暂时去除班味,却需要上更多的班。
上班时,密集做事,减少内耗。
午休时,高效休息,穿插养生。
下班或周末,到沙龙中、时令中、爱好中横扫班味。
请做一个具备有机感的打工人。
作者:梁爽,理性天蝎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点燃你自律的心。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ID:zheliangshuang),微博:@梁爽笑抽筋了,新书《把自己重养一遍》《当钻牛角尖,遇上四象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