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北生活区18栋学生宿舍旁,有两栋青色的房屋。它们始建于清朝,挂牌名为“贝岗村民居”。没有人知道这对街坊的来历和去处,也许未来某一天,某个前来参观的学生会在执经叩问中将故事填满。
两栋镬耳屋巍然独立
位于番禺区小谷围岛上的贝岗村民居为两栋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式建筑。其建于清末民国时期,红砂岩作地基,青砖墙立面,内部是用木材按榫卯结构拼接而成的房顶及二层结构。
附近,早已没有昔日的踪迹。只这两栋相距不过两米的房屋紧紧相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专家认为,贝岗民居在当时已属大型建筑,房屋原主应该颇有身份。然而,房主是谁?因何而走?去往何处?直到今天仍是个谜。
2018年,年久失修的房屋逢暴雨侵袭,邻近宿舍楼的那栋部分坍塌。
急事急办,逐一克服修缮难题
“这是一个有多重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华师资产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先是参考资料缺失,仅有当初普查登记时保留的几张相片。此外,2015年,小谷围街道拟对其进行活化利用,后考虑到安全性问题暂停。
“最大的难处还是当初广州对小谷围岛征地时,并未留下相关的产权证明,在现行的政策法规下,审图、招标等工作推进阻力较大。”该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该客观因素,最终由广州市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小谷围街道、设计单位、广州大学专家及资产公司等修缮关联单位代表举行一场专门会议,急事急办,让修缮得以顺利推进。
修缮过程中,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同志曾到访施工现场并提出了多处重点保护及修缮意见。如,门檐上的造型雕塑(灰塑),要进行保护性修缮,无须过度修缮,保持结构安全稳定,展现历史原貌;屋檐上的灰塑,对模糊的部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重塑,对损坏部分采用拓印塑形的方式进行修缮;壁炉(神龛),保留当年造型,墙面桐油熏烤的污渍进行保留,对开裂处进行修补。
“我们每周一次例会,每两周一次大会。小谷围街道的城建中心、番禺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及番禺区住建局房安所每月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前来工地现场检查修缮进度并及时提出修缮意见。”该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整个修缮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为青砖。但目前广州市及周边已难以购买到青砖。项目组便对青砖进行详细分类,包括完整一类、风化一类及破损一类,分别承担承重、非承重、回填功能。还想办法去周边购买其他祠堂、古建筑拆卸下来的青砖,才得以顺利完成修缮。
2023年10月底,贝岗村民居终于通过联合竣工验收,获得新生!
活化利用有导则
近日,记者来到现场,一树绽放的美丽异木棉已爬上了青砖。门前看,两家屋檐上的灰塑上都雕着花鸟山木,风格各有千秋。走入其中一家,就能发现门口的神龛,抚摸着上面的油渍,记者放佛看到了古居民敬畏天地神明、期盼风调雨顺的模样。再往里走,还能发现墙上的“紫微拱照”四字。字对面,就是主人家的厅堂、卧室。那时还不流行大窗户,房间内的窗很小。木质的楼梯也很窄,脚会露在外面;走上全木铺就的二层,地板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我们计划在这里做文化相关类的项目,但采光、楼梯等都不太理想。广州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当场告诉我们,可以增设采光,并参考《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做好活化利用。”资产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相信不久,贝岗村民居的故事将为更多人所知。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穗建 王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