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每天,68岁的潘广成会像儿时一样,走过并不算宽敞的潘家祠道去买菜。这条路,他的先人已经走了两百多年。那时,祖公还是清朝的首富,在珠江水边攒下了家业。如今,祖宅堂前的燕子已然飞走。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初潘家祠6、8、10号房屋完成修缮,与记忆中并无二样。
十八世纪“世界首富”的家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的十三行行商潘振承在广州河南龙岗下建祠开基。
潘家祠,为一层砖木结构房屋,规模曾十分宏大。后来,主体建筑在破“四旧”及“文革”期间被毁,原貌受到较大破坏,大部分已拆除或改建,剩下不到原来1/8的面积。潘家祠现存建筑只是当年三路五进建筑的一小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家祠6、8、10号房屋为直管公房,在很长一段时期,作为公房租户住宅使用。2016年6月,潘家祠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
潘家后人:“和我记忆中的样子基本差不多”
海珠区住房和建设局通过多方努力,把原在该址居住的租户陆续调整到其他公房居住,于2022年启动了潘家祠6、8、10号房屋的修缮工作。
经历百年风雨的侵蚀,祠厅屋架已塌,除了麻石拱门、两层楼高瓦顶和青砖墙体外,看不见一块木雕、一根木柱。
市、区住建部门联合规自部门、历史建筑专家、修缮设计单位,对潘家祠6、8、10号房屋开展了历史资料考证、现场勘察、修缮设计方案编制、方案专家评审等前期工作,以确保修缮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该历史建筑的价值要素和历史风貌。
“我们介入的时候,室内有很多后建的间隔墙体、后加的吊顶、阁楼、后改的室内地面等,都对室内原布局的确认存在一定的难度。”来自设计单位广州市亚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人朱艺志说道,“后来是一位华南理工大学的老师,在纽约图书馆找到了关键的历史图片,我们再对余存的其他建筑进行勘察、比对、分析等方式,最终对室内原布局进行了确认。”
沿街立面、屋架、墀头、挑梁、木隔断等,都是潘家祠直管公房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由于建筑构件损坏严重,建筑工艺也大不相同,修缮难度大。区住建局的项目负责人表示,修缮过程中,他们坚持“修旧如旧”原则,通过选择有文物建筑、保护性古建筑修缮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和技术工匠,按照《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图则》等修缮要求,采用传统工艺,并且邀请广州市住建局专家现场检查指导,最大化地恢复潘家祠6、8、10号的“原汁原味”。
记者走入室内,脚下,是拆了瓷砖后复现的大阶砖;墙壁,由极具时代感的青砖砌就;头顶,拱形的屋架极具线条感,阳光从高高的地方照进来;不含一个钉子的榫卯木梯据说费了师傅好大精力;走出屋子,象征着如意的山墙悬鱼也仿佛游动了起来……
“施工的时候就天天在看,样子基本差不多。”68岁的潘广成自称是潘家第十四代子孙。他告诉记者,族人大部分都已经搬离,他不愿意,还住在原地不动。“我现在住的位置就是小时候的房屋,但很早就塌了,没能力复建,就自己盖了现代这种混凝土房,唯一留下来的就是当时的门。”潘广成回忆,潘家祠6、8、10号房过去是给客人住的。开家宴时,大家就在前面的房屋吃饭,还好,这座房子又变成了记忆里的样子。
潘家祠6、8、10号房现管业单位海珠区房管一所表示,由于该房屋使用性质为住宅,目前空置。若维修后继续作住宅使用可能会对历史建筑有影响。若要活化利用,则需下一步做可行性调研再研究决定。住在对面的小姑娘无比期待:“我希望它作图书馆、博物馆也行。”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穗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