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

《中秋帖》,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
2021年09月21日 11:15 扬子晚报

中秋帖

(请将手机横屏观赏)

东晋 王献之《中秋帖》卷(传)纸本草书

27×11.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传为王献之真迹。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无署款。

最早出现与中秋相关的书法,算是王献之的这幅作品。在王献之所处的东晋时期,中秋还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形成固定的节日。当然那时候也有中秋拜祭的风俗,所以《中秋帖》与中秋节没有关联,出现这两字不算奇怪。

     《中秋帖》运笔如火箸画灰,字势连绵不断,十分的潇洒飘逸,被当作是“一笔书”的代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些字如何断句?文字如何释读?

实际上,《中秋帖》书写的内容是《宝晋斋法帖》中《十二月割帖》的片段,也就是说,这个《中秋帖》是《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难怪文字不通。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选自《宝晋斋法帖》

《十二月割帖》出自米芾的《宝晋斋法帖》。据米芾《书史》记载,王献之《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为黄麻纸本,是米芾以书画宝玩向苏激换来的。清人拓本的《十二月割帖》的文辞与米芾《书史》所记一致,曰:“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凡三十二字。

         将此本与《中秋帖》相较,不难发现,《中秋帖》帖文全从《十二月帖》临出,只是略去《十二月帖》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后又分别缺漏“未复”、“恸理”四字,凡十字“反”因草书形近“为”,有时还被误临成“为”字。但《十二月帖》同样文字也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呢?据明代董其昌考证,《十二月帖》与宋太宗淳化年间的《淳化阁帖》中王献之的《庆至帖》原为一帖,后被割裂。《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因句子被割,无法标点,无法释读,自然语句不连贯,不知所写。

《中秋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宝晋斋法帖》本是米芾所藏而辑的刻帖,因而,大家认为《中秋帖》或为米芾临写的《十二月割帖》。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寶”两字。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鑑藏印。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宋内府《宣和书谱》、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河秘箧表》、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顾復《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著录。

        《中秋帖》虽说不是王献之的真迹,但这件剧作一直列在王献之的名下。大多数书画鉴定家认为应该是米芾所临,但书画典籍上仍然这么记载王献之《中秋帖》(传,这是“掩耳盗铃”,还是“讹传讹”?这段公案留待后世化解。

        就算是米芾临写的,也不会逊色到哪里啊,《中秋帖》酣畅淋漓,一笔连绵不断,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足以傲视千年,同样值得宝藏。

《中秋帖》高清单字

中秋

不复不得

还(還)

为即

甚省如,何

胜(勝)

人何

庆,等

大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