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救风尘》的当代意义

昆剧《救风尘》的当代意义
2021年09月28日 21:07 扬子晚报

2021年9月26日晚,北方昆曲剧院新创剧目《救风尘》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圆满落下帷幕,此次亮相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昆剧《救风尘》喜获满堂喝彩!该剧以其浓郁的北昆特色、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精彩绝伦的唱腔唱段和诙谐幽默的情节设置,博得现场观众及专家的热烈好评。

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展演剧目里,根据传统题材改编的大型昆曲折子戏《救风尘》,无疑是高雅的昆剧传统艺术生命力沉郁勃发的亮点。如此一出大型剧目能够生机盎然地呈现给观众,应该说机缘是多方面的,有昆剧戏曲自身盛衰消长衍生的客观艺术规律之因、有长期致力于戏曲创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之功、更有新时代社会大背景的文化需要。

这样一个发端于古代俩青楼女子以不同人生态度介入社会悲喜交加的爱恨情仇故事,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翻版成今天的社会化随机发生的情感纠葛,就是许多自媒体里“宁可呆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展示、反转和升华。有理由相信,编剧及主创人员将这部农耕时代“从前慢”的戏曲故事搬上现代声、光、电交汇的“快闪”剧场,给观众带来的感观、思维和潜意识心理层面的启示是多维度的,其社会学意义更是涵盖昆剧艺术自身发展、时代价值需求和人本主义等诸多范畴。

传统经典文化复兴的大语境催生昆剧艺术复苏,激活了《救风尘》的艺术青春。

勿庸置疑,伴随近半个世纪改革开放浪潮奔流,国门洞开之际,各个领域内涌进来的有菁华也不乏糟粕,“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乱象极为突出,艺术界也不例外,更是受到莫大冲击。昆曲、越剧等作为本土农耕文明涵养的小众艺术雅剧,一度在与外来工业文明衍生的歌舞、大片等世俗化娱乐的抗衡中走入低谷,甚至沦为陪衬。“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全社会需要我们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财富之后要及时着力补齐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块短板,在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国家硬实力得到迅速提升之后要着力补齐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块短板。故,在广袤的传统文化大地上就必须开启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寻根之旅”。也就是基于此,一大批长期蒙尘的优秀传统戏曲剧种得以复苏萌发,昆曲这一剧种就是这百花苑中再度逢春的艺术奇葩,并结出了《救风尘》这枚硕果。

现当代舞台时尚元素强化丰满了戏曲《救风尘》的美学张力。

古语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当下刷、快、闪的碎片化语境中,如何用潮、拉风的“瓶子”和方式将营养丰富的文化“古酒”包装好推给受众、推给更多的年轻人,并为这个新时代的文化“补钙强筋”,可以说是当下许多传统艺术需要破解的课题。在舞台新元素应用一项,《救风尘》剧组经营得甚为给力。这源自于对现代道具尤其是光及色谱的成功驾驭。就连续七折戏的剧情衔接而言,其前后折之间尾首剧情延伸及唱词意象与意境的勾连井序平缓,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通过“黑幕”间隙心理“视觉暂留”的缝合,并无违合感。应该说第五折《趱行遇雪》,是《救风尘》一剧中传统昆戏在当代舞美渲染下臻于完美的华章。舞台上,赵盼儿与素香雪夜疾行,两马或并驾齐驱或前追后赶,光束也在二人唱、念、做、打的闪展腾挪之际,将原汁原味的昆曲至美呈现出来。如此坚定地忠于传统,一方面,是空阔的舞台在光的撕扯弥漫下,能给“角儿”提供足够的创作空间展示各自的艺术才华;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现了编剧导演对经典传统昆曲和传统美所抱有无比的自信。

立足人本,弘扬美善、鞭挞丑恶的价值指向与《救风尘》文化内涵的社会追加。

自古至今,泛延中外,一切艺术都是人的艺术。《救风尘》更是集爱情、友情以及异化亲情交织纠缠的人的故事。

剧中,主线明面呈现的是赵盼儿仗义、机智、勇敢地设计义无反顾解救因年轻幼稚虚荣落入“虎口”的宋引章,诠释的是对友情及姐妹之情的珍惜和捍卫。但从心理学深层分析,有理由推定,在这条主线随剧情跌宕推进的同时,编剧一定也给观众埋设了一条与之平行前进的“暗线”,那就是:虚荣拜金的宋引章和坚贞自爱的赵盼儿,是共存于同一女性心理深层次的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活动,分别是两种价值观的“代言人”。若归于人性道德层面,宋引章无疑是感性的“道德本能”一隅;而赵盼儿则是理性的“道德判断”一方,它们在心里“暗箱”里纠缠斗争的过程,也就是两个人的剧情在舞台上外显推进的过程。至于最后一折戏中,从众人怒目齐指周舍,对其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的声讨,到最后登场的魏扬,在审断结案后走下堂来认情承情,都是编剧力图通过剧情与人物,对现实社会中年轻人的自强自爱、对重塑公共道德、对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加。通讯员 臧书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