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熊完这个人,和秦国缠斗一生

楚考烈王熊完这个人,和秦国缠斗一生
2022年08月23日 09:46 扬子晚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安徽省境内最大的一座古代墓葬武王墩古墓即将揭开面纱,进入主墓挖掘阶段的。近年来,这座古墓多次被盗墓分子所扰,当地媒体称这座古墓墓主人最可能为战国时代的楚考烈王熊完。

武王墩墓保护发掘工程现场 微信公众号@淮南日报 图

因为是2200年前的历史,楚考烈王熊完这个名字很少进入大众视野。其实,熊完这个人的故事说出来大家都很熟悉。他早年入秦为质子。楚顷襄王病重,希望让熊完回楚国继承王位,但秦国不答应,陪熊完入秦的黄歇便使出偷梁换柱之计,让熊完假冒楚国车夫,从自家宅院偷偷溜走。而他则留在宅邸,称熊完病重不见客。等到熊完金蝉脱壳,安全了,黄歇才到秦昭王面前,坦承其过。

因为黄歇立了大功,熊完即位后,就将他封为春申君。

据说,熊完在秦国留下一首抒发胸中烦闷的歌谣《王子思归歌》:

洞庭兮木秋,涔阳兮草衰。去千乘之家国,作咸阳之布衣。

清人倪璠于《哀江南赋》此语下注文,引《史记・春申君传》语:

楚使(黄)歇与太子(熊)完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范雎)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

此后,便有不少学者认为这首《王子思归歌》的作者乃是楚颂襄王之太子熊完,亦即后来的楚考烈王。

诗中的涔阳,指湖南澧县附近的涔阳浦,在洞庭湖西北岸和长江之间。咸阳,即秦国都城。堂堂一国太子,离家入秦为质,成了一介布衣。

熊完还有一件事更为有名。公元前258年,也就是熊完即位5年时,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于楚,选门下食客文武俱佳者二十人偕往,得十九人,毛遂自荐请从。到楚国后,平原君与熊完大谈合纵,从早晨说到中午,未能说服。毛遂按剑而上,遭楚王怒斥:我在和你家的主人将会,你在干什么?!毛遂按剑而前曰:你之所以能这么斥责我,不过是“以楚国之众也”。但现在你我在十步之内,楚国之众也不能成为你的凭恃,你的命悬于我手。

接着,毛遂又以“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戴百万,此霸王之资也”劝说熊完要雄起,又说“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这话说得让楚考烈王感到羞愧,于是“歃血而定纵”。熊完派兵救赵。

这时,魏国信陵君窃取兵符,领兵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秦将郑安平投降,王龁败退,邯郸之围遂解。

秦罢邯郸后,立即对魏国进行报复,攻取了安邑。第二年又攻韩、赵。楚将景阳继续率军援赵,到巨鹿新市这个地方,秦兵去。

熊完将都城迁到寿春是在公元前241年。这是因为秦国当时太强大了。春申君当时的一个门客朱英进言说,以前,秦国不敢攻打楚国,是因为有韩、魏牵扯着,现在,魏国亡在旦夕,已经答应将两座重要城邑割让给秦国,这样一来,秦军离楚国国都陈城只有160里远,战祸不可避免,还是离开陈城比较好。春申君和熊完觉得有道理,于是迁徙到寿春。

熊完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先后称王,最终为秦所灭。《战国策》说熊完一生无子,又说赵国人李园将妹妹李嫣献给春申君,有孕后,春申君将她献给熊完,生下一子立为太子,这应是不实之言。若果真李园将妹妹送给春申君,当时,黄歇已有80多岁了。而据考证,楚考烈王起码有四个儿子,熊悍、熊犹是李园妹妹李嫣所生,昌平君母亲为秦国公主,负刍的母亲不可考。即便熊完为春申君所欺,也不过仅有一子不是亲生,其他三个儿子又是怎么来的呢?相同的戏码又岂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据史料记载,楚国自考烈王(熊完)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后,经历了楚幽王(熊悍)、哀王(熊犹)和负刍四世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那么此次发掘的古墓只能是这四人之一,而其中,哀王即位仅两个月被杀,负刍被秦国俘虏,故此两王依制下葬的可能性较小,符合武王墩墓规制的只有考烈王和幽王。而幽王之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得到确认,所以武王墩墓的墓主最有可能的是楚考烈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