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防猝死神器’,我终于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正在常州二院心内科病区康复的胡先生笑谈到。8月31日,常州二院心内科主任纪元带领团队成功为频发晕厥的猝死生还者胡先生完成了常州首例独立植入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并应用最新“二切口”技术,解决了他的“心病”。
"心病"作祟 频发晕厥险猝死
40岁的胡先生家住湖北,10余年前到常州工作。平时身体壮实,到医院看病的次数是少之又少。可就在半个月前,胡先生开始间断性地出现心悸、头晕症状,起初以为是中暑,休息休息就好了,就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8月22日凌晨,他突然双眼上翻,浑身抽搐,不省人事,三四分钟才醒过来。胡先生家人急忙把他送常州二院抢救,在抢救室的胡先生又反复多次地发作晕厥,心电监护发现其为“心室颤动”,医护人员给予了紧急除颤抢救后,终于醒来稍有好转。
常州二院心内科主任纪元、心内科秘书王芳芳进一步接诊,为胡先生完善了各项检查,并和团队成员进行了细致的病情分析。团队一致认为,胡先生的QT间期延长(即心电图上Q波和T波之间的时间超过正常值范围,QT间期延长预示心率缓慢),容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心室颤动等高危的心律失常,猝死危险性极高。
S-ICD植入手术 解除室颤危机
可怕的晕厥经历,让胡先生一动也不敢动,夜里也不敢闭眼睡觉,生怕自己再次发生意外。
“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猝死的关键。胡先生属于心脏性猝死的高风险人群,只有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才能保障生命安全。”王芳芳解释,以往针对这类病情,会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传统的ICD植入手术需要穿刺血管,经静脉将除颤电极植入心脏中。然而考虑到胡先生比较年轻,日常活动多,无心动过缓,无起搏适应征,同时为了降低术后感染及并发症风险,团队决定选择新型的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并应用创伤更小的“二切口”技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8月31日,一切准备就绪,心内科团队为胡先生实施S-ICD植入手术。手术团队先在胡先生腋下胸侧壁切开皮肤约5cm,分离至胸壁肌层做囊袋,随后沿患者胸骨剑突处皮肤向左切开皮肤约3cm,逐层分离皮下组织,顺利建立起两条皮下“隧道”,将除颤电极摆放成“L”型置入其中,连接脉冲发生器,埋入预制囊袋内,逐层缝合。测试除颤器各项参数良好,诱颤、除颤一次成功,手术顺利完成。手术耗时2小时,全程局部麻醉,患者清醒状态。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恢复正常活动出院。
及时有效地除颤
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纪元主任介绍,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颤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它的整个系统只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做到了真正的“无触心脏,保驾护航”。最新的“二切口”植入技术,进一步减少创伤,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术后体验。常州二院是常州地区首家S-ICD植入单位,同时也是常州首例应用全新的“二切口”手术技术单位,标志着这项心脏性猝死预防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将更好地为常州地区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通讯员 王芳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斌
校对 李海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