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暴雨预警短信“半夜鸡叫”谈起:短信预警有存在的必要吗?

由北京暴雨预警短信“半夜鸡叫”谈起:短信预警有存在的必要吗?
2023年07月31日 18:23 丁道师

2023年7月30日凌晨,“嘟嘟”“嗡嗡”家里几部手机陆续响起信息通知声音。揉捏惺忪睡眼,打开手机,内容都是关于“北京启动防汛一级预警响应,全市原则上减少外出”之类的预警短信。

半夜三更,预警你个锤子!预警短信,关键在于及时迅速,如果真出事,黄花菜都凉了。

后来通过朋友圈和微博的吐槽,同时了解了其他朋友的情况,才知道除了我,还有很多居民在半夜两三点收到电信运营商迟来的预警短信。

对于这种“半夜鸡叫”式的短信群发,在暗骂三大运营商扰乱睡眠后,不禁又开始思考那个问题:短信预警这种服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今时今日,咱们普通人获取北京暴雨预警之类的重大信息和避险通知,早就不靠短信了。各种App弹窗、微信公号推送早在7月29日白天就“气氛已经烘托到顶点,就等雨来了”。短信这玩意,除了收验证码和快递通知,似乎已经失去了固有的存在价值,更何谈短信预警这种细分服务?

按照知名通信专家付亮的分析,本需要极强时效性的预警短信,之所以半夜才发到居民手机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1、信息传递不够通畅。像这样的预警信息,应该是发布时,第一时间同步到各主要媒体、自媒体平台及四大电信运营商等信息通道。预警部门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信息传递并不通畅,这应该流程复查,查一下:①究竟哪里出现了“信息堵塞”,或者②虽然没有“堵塞”,但信息传递、审批环节多,耽搁了时间,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尽快大力缩短流程时间。

2、短信群发模式造成的延迟。短信信道本身能力有限,百万、千万级别的信息群发需要时间,这是该模式的弊端。电信运营商应尽快推进“短信广播”模式,这样可以在系统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将短信推送到所有用户的手机上。“短信广播”与“群发短信”不同,采用的是推送模式,可在短时间内直达区域内全部手机。

因此,付亮建议,应尽快推进“5G消息广播” ,因为这个服务包含了“短信广播”模式,可以按照区域覆盖通信用户群体,而不是按照号段覆盖。

PS:简单理解,现在的短信预警弊端在于,假如我是外地人从北京来出差,因为我是外地号码就收不到预警短信。反之,我是北京号码,出差去外地了,我不需要预警短信反而收到了,这是不是很搞笑?而“短信广播”模式,则解决了这个弊端,只发给区域内的用户,而不论你的归属地是哪里。

看来,存在多年的短信预警服务,我们与其讨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不如讨论如何跟随时代步伐而升级了!

况且,就我这些年走访历程来看,还有很多山区农民用功能机,收不到各种App弹窗、微信公号推送。他们这个群体,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使用短信。我在想,在重大灾患来临之前,如果他们因为获取信息延迟甚至完全获取不到信息,影响出门决策(比如依然去地里干活),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对于生活在山区的人民,信息的畅达下发真的很重要!这两年,各地频频发生上游放水,把下游人畜淹死的灾难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传递不畅达。如果能利用“短信广播”或者其他有效手段,很多灾难就可以避免。

当然,不管科技发展到哪一步,一定要尽可能顾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物。尤其是面临重大灾难隐患这种事情,多种方式一起预报,并且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案,才是上上之策。比如这次北京房山区就出现了多年一遇的山洪,当地通过多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预报,并且组织人力排患抢险,涉灾群众提前转移避险,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写在最后:20年前,我还说短信这种新事物可以替代村里的大喇叭呢。现在看来,多一种信息手段预报灾患总没错,以这次“突破历史极限值”的特大暴雨为例,除了短信、App、微信,还有传统的村庄大喇叭,人力通知等,都得用起来。

另外,付亮文章建议的“尽快推进5G 消息广播”也可以研究论证,如果可行,就加速推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