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会出现新一轮金融危机吗?| 视界

东南亚会出现新一轮金融危机吗?| 视界
2024年06月05日 11:16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自2024开年以来,美联储何时降息似乎成为了全世界的期待。

然而,尽管有报道称美联储年内会多次降息,但截止2024年5月,美联储的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依然维持在5.25%-5.5%不变。

美联储还重申,不会在“有更大信心认为价格上涨正在放缓”之前降息。

同时,日韩、东南亚等国货币纷纷贬值,引发了对新一轮金融危机的担忧。

美联储是否降息对全球货币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机遇制定投资策略?东南亚近期有没有金融危机风险?

小管邀请到金融与财务学系李隽业教授分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影响,探讨不确定环境下怎样找到更稳健的投资策略。

李隽业

金融与财务学系李达三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实证资产定价,衍生产品定价,金融计量,金融数据分析

01

美联储何时调整利率政策?

美联储加息的主要原因是疫情以后美国持续通货膨胀,通胀率最高点几乎接近10%,此时使用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调整去抑制通货膨胀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全球遭遇能源危机,美国经济进入滞涨,其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到70年代末一度达到14%左右。

当时为了抑制高通胀,美联储在80年代初将基准利率加至19%,通货膨胀快速地降低到较低的水平。那个时候,加息属于一种别无他法的“简单粗暴”手段,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这轮随疫情而来的通货膨胀,尽管美联储也采取了相应的货币政策手段,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经过多轮加息后,市场曾一度认为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因此预期利率将下调。但2024年4月的美国通胀率依然在3.4%,距离美联储希望的2%通胀率的理想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当前,美联储的利率在5.25%-5.50%,最直观的压力就是每天产生的海量利息。

由于美国目前背负的国债数额巨大,将近达到35万亿美元,此时很难像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期由于国债压力不高可以一举将利率提到很高的水平来快速抑制通胀。

通货膨胀回落缓慢和未来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在调整利率政策时显得犹豫不决。目前来看,美联储今年的利率调整空间不大,即使调整也是小幅度的微调。

02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稳定回报

对外汇市场投资者而言,做出投资行为前需谨慎考虑各国货币的利率差异和宏观经济状况。

利差交易策略(Carry)是一种外汇交易中最常见的投资策略,它是利用不同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进行盈利的策略。

在这种策略中,投资者会买入利率较高的货币并卖出利率较低的货币,从而获得利差收益。这种策略可以应用于外汇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

当然,投资策略没有“万全之策”,在全球经济动荡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Carry策略也同样有其风险。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主要由结构性的次贷危机引发,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当时,众多货币投资策略在危机前表现良好,但是在危机后表现欠佳,这反映了市场结构性的变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它策略相比(比如货币动量策略),Carry策略展现出了相对稳健的长期表现。

其所以能在金融动荡中维持相对稳定的表现,是因为Carry策略有效利用了不同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并把握了这些货币所代表的系统性风险。

尽管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但Carry代表的系统性风险的本质并未改变,这使得Carry策略能够产生长期收益。

由于Carry策略在理论和实证中得到了明确的支持,如果运用得当,不失为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策略思路。

普通投资者如果要投资外汇市场,那么可以将利率较高的货币和利率较低的货币形成“多空”投资组合,去持有多种类型的货币资产。

例如,根据货币利率排序,做空1/3利率最低的货币,做多1/3利率最高的货币,形成多空组合。无论做多还是做空都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货币。即使你持有的某一种货币短期出现波动,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普通投资者并不需要每天或每时每刻关注汇率波动,更重要的是保有长期持有的基本原则,基于市场变化定期调仓,从而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一个概念叫“Mr. Market”,就是“市场先生”,他说“市场先生”是一个情绪极度不稳定的人。如果将市场拟人化,那么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对市场先生的情绪变化不必太过敏感。

更重要的,是“Mr. Value”,也就是“价值先生”。所谓价值,就是真正的底层价值。比如一个资产在市场上值100块钱,那这100块钱背后的支撑是它真正的价值。

“价值先生”的情绪非常稳定,正如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是由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在支撑一样。

03

中国经济是亚洲金融市场“稳定器”

近日,日元、韩元,包括东南亚国家的印尼盾、泰铢、菲律宾比索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贬值,甚至引发了是否会出现新一轮亚洲金融危机的担忧。

今年4月末5月初,日本汇率跌至新低,日本官方自2022年来首次干预汇市,两次干预规模共计约为9万亿日元。但涨势并未保持,日本央行的努力基本落空。

▲ 4月25日,行人走过日本东京一处显示实时汇率的电子屏幕。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为什么日元贬值趋势难以改变?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利率持续在较高的水平,而日本利率长期维持在负值,最近也只是微调至0-0.1%。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最终是由其宏观基本面来决定,但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也决定了日元难以有较为明显的升值。

韩元方面,2024年以来对美元的汇率已经出现了超过5%的贬值。特别是在4月中旬,韩元汇率一度跌破1400点大关,这是自2022年末以来首次发生。

印尼央行则在4月将基准利率上调至6.25%,加息25个基点以稳定汇率,展现出防止卢比过度贬值的积极行动。

如果探讨是否会很快出现新一轮金融危机,我认为,至少在东南亚不会发生像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情况,因为当时形成危机的基础已经不存在。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虽然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相对的稳定的增长。这不仅得益于国内的有效政策调控,新型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作为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对这一地区的经济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的汇率政策不仅仅是金融市场的反应,更多的是宏观经济和政治考量的结果。只要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步增长,东南亚就不太可能出现类似的金融危机问题。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