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门外汉”到“局中人”,创业路有了新支点

从商业“门外汉”到“局中人”,创业路有了新支点
2024年06月07日 13:19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科创浪潮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科创者面对的,已远不止技术思维的转变。

玩转商业逻辑,紧跟市场脉搏,驾驭多重资源……在这个多元并充满变化的领域,科创者们想要大展拳脚,需要融合更加多样化的思维。

从工程师到创业者,再到复旦MBA学生,倪钡的每一步都见证了对科创深度理解的蜕变,不仅从商业“门外汉”成为“局中人”,更找到了他创业路上的新支点。

 倪钡 

复旦大学MBA项目2022级学生

定制化的科创课程直击创业痛点

大学毕业后,倪钡进入了央企设计院从事污染治理设备研发和环境工程设计工作,经过近十年的磨砺,2021年,他开启了创业之路,从一名工程师转型成为一名创业者。

公司成立后,申请了关于大气污染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相关的10余项专利,并在2023年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倪钡介绍,凭借国内领先的技术与经验,完成了国内第一例且唯一一例铸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并稳定运行超过一年,这也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

不过,作为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倪钡在创业的过程中逐渐遇到了很多管理、财务等问题,面对着不熟悉的商业世界,他意识到必须及时补足自己的短板。

谈及选择就读复旦管院MBA项目的原因,倪钡表示,他从小就有一个复旦梦,高考的时候离复旦的分数差了点,心里一直留有遗憾,加之复旦MBA项目的优秀声誉,所以在选择MBA项目的时候,复旦管院MBA自然是他的唯一选择。

科创是复旦管院的战略重心,也是整个MBA学习生涯中的主旋律之一,在加入科创青干营后,定制化的课程让倪钡的收获远超预期。

“这些包含从如何将科学技术商业化,制定科创企业战略,到估值融资、财务战略,再到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领导力建设,课程中讲授的知识和案例时常能击中我创业时的痛点,让我获益匪浅。”

“比如王雷老师的知识产权课程,让我全面了解了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并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意义,因此我及时认识到了公司在专利上重量轻质的问题并引导我初步建立了公司知识产权相关的规划。”倪钡说。

从商业“门外汉”成为“局中人”

在MBA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倪钡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与跨行业跨领域的同学一起学习和共事。

在iLab商业挑战赛中,他与班级几位行业、职业截然不同的同学组成了团队,共同挑战碳中和主题。

“面对一个团队不太熟悉的领域,大家各自发挥着自己所在领域的专长,如快速的资料搜集能力、专业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效的运营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快速深入的对主题进行了剖析,迅速收集到了核心的资料进行学习,很快就了解了碳中和的全貌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输出成结果。”

“我们各司其职,各扬所长又互补短板,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学习、总结、思考、输出、迭代的循环,在2个月不到的紧张赛程中交出了一张不悔的答卷。”

倪钡表示,在这场比赛中,他第一次体会到统一的目标、高效的分工、默契的合作以及全身心的投入会产生多大的能量。

对于没有商科背景的倪钡而言,常常是遇到工作中的问题和得到的经验在先,而学习系统的商科理论知识在后。这无疑能让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源自于工作中的体会和思考,但也存在着改变既有工作习性的惯性和困难。

“我觉得要想将MBA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对既有的工作经验和体系反思,尝试着进行改变。”

倪钡坦言,由于MBA学习的知识面非常广,而工作常常只涉及了其中几个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勇于面对并克服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和认为与自己无关的学科,多元的知识结构会对自己在职业道路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攻读MBA是挑战也是飞跃。“通过读MBA,我从商业的‘门外汉’转而成为了‘局中人’,我可以更自信的站在台中央表达观点了,结交了许多新的伙伴和朋友,相信毕业后这些新支点会帮助自己在创业道路上走得更稳。”倪钡说。

躬身入局前,先做科创“内行人”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地产基建与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配合的相得益彰,资本和劳动力让中国经济持续腾飞,但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失衡、逆全球化等一系列问题,继续做大蛋糕正变得越来越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经济理论,当资本增长、劳动增长的贡献已经很大时,有效带动国家和企业增长的因素应该是技术进步,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到了应该用技术进步去推动发展的时期,而真正推动时代进步的,从来都只有真正的技术创新。”倪钡深信,科创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对于想要投身科创领域的MBA同学,倪钡认为,科创企业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和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躬身入局之前,需要通过学习去了解什么是科创,理解科创企业的重大意义和高风险高回报的特质,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

很多MBA的同学并没有科学技术相关背景,但这在倪钡看来完全不影响同学们入局科创。

首先科创企业缺少管理人才,科创企业大都由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作为创始人,这些精英们在技术的战场上可能叱咤风云,但在管理上常常稍有欠缺,科创企业的良性发展,非常需要管理学的专业人才并肩同行;更为重要的是,科创企业缺少懂科创的管理人才。

传统的商业思维和管理学技巧应用于科创企业很容易水土不服,通过在学校有针对的学习和与科创企业深耕的企业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可以提早一步,全面且直观地了解科创企业,从而更好地融入科创。

复旦MBA科创青干营

为落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科创战略,助力科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学院针对复旦MBA学生展开全面的科创管理教育,培养复旦MBA学生的科创思维。自2022年起,学院从非全日制MBA项目中选拔有志于投身科创事业的在读学生,开办“复旦MBA科创青干营”(简称“科创青干营”),通过原创、系统和注重实战的课程体系设计,培养一批掌握前沿管理知识、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科创企业创业者和加入科创团队的合伙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