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市场可谓波动起伏,9月下旬以前行情以红利+外需为主,随着政策预期转向,市场大幅反转,呈现出“成长好于红利”的特征,而到了10月下旬开始,各种主题层出不穷,小盘股开始轮番上涨。那么,明年又将会如何演绎?
相信在这临近岁末年初的时点,大家对此充满期待。所以,我们又邀请了基金经理陈金伟和大家一起聊聊他对未来的投资展望。这位广受大家喜爱的基金经理一如既往的真诚而犀利,谈了很多,从回顾、分析到展望,也谈得很深,讲得有理有据,一针见血。
希望这篇干货满满的内容能够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
回顾今年全年
A股市场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年初到9月中旬,涨幅靠前的行业集中在高股息和出海。涨幅前十行业可以概括为红利+外需(也包括海外科技映射),而内需相关的成长行业普遍表现不佳。割裂的市场反应出当时的主流叙事:企业再投资或已经无法实现有效增长,市场长期信心不足,认为增长不可持续,尤其是内需相关行业。少数大盘股上涨支撑指数,而大量小盘股在几次调整中损失惨重。“红利好于成长,出海好于内需,大盘好于小盘”是这一阶段的特征。
第二阶段从9月下旬开始,随着政策预期转向,市场大幅反转,大盘成长类公司大幅上涨,而前期强势的红利类公司开始出现滞涨,呈现出“成长好于红利”的特征。
第三阶段从10月下旬开始,机构重仓的大盘股开始出现滞涨,小盘股开始上涨,各种主题层出不穷,“小盘强于大盘,机构跑输散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而展望未来
我们强烈看好内需相关的消费和医药:
过去几年和出口相关的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处于被补贴和政策倾斜的状态,由于供给的大量增加,这种倾斜并没体现在制造业公司的盈利上,但是体现在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总资产、员工数、员工总薪酬等上面。对应企业经营角度,如果一家公司三年前有一间厂房,1000名员工,1亿净利润,现在有三间厂房,3000名员工,收入和现金流也增长了数倍,但是净利润亏损2个亿,对于企业股东来说,企业情况是变好还是变差?其实站在不同立场结论也会不同。这些指标在过去几年成倍扩张,对应制造业资本开支拉动的若干领域景气度持续维持在高位,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有结束的风险。我们提到这一点,并不是认为制造业情况会更差,恰恰相反,生产要素成本提升,包括出口退税等补贴因素下降,从长期看利好行业出清,全行业利润率回升,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好未来的财政资源能够更多的倾向内需。
我们看好内需消费中的
银发经济、功能性消费、线下服务类消费等
新型消费领域:
A股上市的品牌消费品公司大部分依托于过去20年中产群体数量的增加,及这一群体收入预期的提升。因此机构重仓的品牌消费股没有因内需预期改善而上涨,是因为大部分品牌消费品公司的核心消费群体(中产阶级)没有产生显著的收入改善预期,因此这些消费品公司没有产生实质基本面变化。这一情况的扭转需要时间,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培育传统中产的几大重点行业(金融、地产、医疗、互联网等)发展先后从高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我们难以期待这一情况有非常大的改善,这一现象可能并不因“刺激力度能有多大”而改变。在应对策略上,我们对于传统的消费龙头保持学习和关注,跟踪可能的拐点。除此之外,我们对设备以旧换新带来的机会保持一定的关注,但是考虑到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存在挤出效应,我们更倾向于把它们当作周期股来看待。
我们更看好的是新型消费。除了中产对应的品牌消费,过去消费倾向较低,或者不被传统公司视为重点客户的老年人以及更年轻人群存在很大的消费潜力,包括银发经济、功能性消费、线下服务类消费等。
一方面,从消费群体角度,新兴消费能够激活新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以近期热词“首发经济”为例,我们的理解首发经济就是增加新的供给,希望通过供给形式的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通过我们调研发现,很多非传统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其实是未被充分满足的。同样“银发经济”,对应的是老年人的消费,60-7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口会在未来十年陆续进入老年,而这批即将进入老年的群体,是深度受益于时代发展红利(改革开放红利、地产红利、WTO红利等)的群体,且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退休金是相对刚性的,他们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都是很强的。传统消费景气度一般的另一面是谷子经济、首发经济、健康消费、老年游、中医养生、宠物消费等等非传统消费领域的火爆。
另一方面,从消费场景角度,线下服务类消费可以使得居民活动范围增加,从而衍生出新的消费,比如我们去看一场球赛,除了买门票之外,我们在去球赛的路上会产生交通费用,在比赛的时候可能会买饮料,出来以后还会买球队的周边纪念品或者队服,回来路上可能还会买第二天的早餐,从刺激消费角度,去现场看球赛和在网上看球赛,差的可能不只是一张门票。我们认为线下服务类消费的机会整体上大于实物类消费。
我们坚持强烈看好医药的观点
其中消费医疗和创新链条的空间最大:
我们今年以来一直强烈看好医药,从结果看医药行业今年表现倒数。但是我们认为从我们偏逆向的框架角度,我们看好医药的原因没有发生改变,并且之前我们看好医药更多的是从左侧赔率视角,而随着商保政策的推进,我们认为医药的投资机会即将来到右侧。
从供给端看:我们认为医药是委托代理模型,使用和支付分离,存在信息差,即使是最标准的药品,我们认为也不应该理解成标准化的消费品,更不用说器械和服务,这种信息不对称意味无论何种政策,行业整体都存在天然的超额盈利。其次,药品企业和器械企业都承担了创新风险,理应有相应的超额利润,从商业模式角度,医药相比其他行业仍然优势突出。
从需求端看:市场普遍担心政策压力。首先,大部分院外消费本来就是政策免疫的,在此不赘述。对于院内需求,不同于大部分医药投资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医保的问题并非医药自身的问题,而是社会长期创造财富能力下降的问题,而医药是唯一矛盾可以后置的行业。医保的压力来自于收支预期的不平衡,医保分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职工医保隐含的是未来全社会的收入预期,而居民医保很大比例来自于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穿透是土地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医药问题盾其实是社会长期创造财富能力下降的问题,因此如果一个投资者因为不看好社会长期创造财富能力,而不看好医药,我们认为这是自洽的,但是如果一个投资者因为医保政策压力大而看空医药,但是他同时看好其他本质上由收入预期和土地财政驱动的行业(其实大部分公司包括科技类公司都是),我们认为长期看是矛盾的。我们认为不应该将医药的问题单独拿出来看,而应该把他的长期需求建立在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而在诸多行业中,医药可能是唯一矛盾可以后置的行业,在矛盾全面爆发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商保等诸多方式来开源。而医药的底层需求是最真实的刚需,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持续扩大。最关键的是,医药的估值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处在性价比极高的位置。
在医药的子行业中,我们觉得消费和创新的空间最大。消费医疗是我们特别看好的方向,我们认为消费医疗的机会不一定是上一轮的明星股,因为上一轮的明星股增长的驱动还是中产阶级的消费消费升级,这一群体的收入预期在过去几年受到冲击较大,展望未来,我们看好这一群体的收入预期能有一定修复,但是并不看好这一群体会有很大的弹性。我们更看好刚需属性,且终端使用者是老年人,受益于老龄化的家用医疗器械和药店。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好创新链条,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生命科学上游等。
宣传推介材料风险揭示书如下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本基金相关销售机构做出如下风险揭示: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的风险也越大。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1.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2.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货币市场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请您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定风险。3.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基金中基金,产品主要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与标的基金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如果产品采用绝对收益策略且采用绝对收益的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投资力争实现的收益目标,并不代表基金一定实现该业绩比较基准收益。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4.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管理人中管理基金,基金管理人将基金资产划分为两个及以上资产单元,委托两个及以上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担任投资顾问,为特定资产单元提供投资建议,则投资该产品需承担委托投资顾问方式带来的特定风险,例如投资顾问不按照约定提供投资建议的风险,投资顾问不再符合聘请条件需要变更的风险等。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5.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指数型基金,产品被动跟踪标的指数,则需承担指数化投资的特定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等。如果您购买的指数基金为指数增强型基金,基金可实施指数增强投资策略,即在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获得超越指数的投资回报,但指数增强策略的实施结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投资收益率可能高于指数收益率但也有可能低于指数收益率。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除需承担上述指数型基金的特定风险以外,还可能面临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基金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第三方服务机构风险等。请您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指数化投资的特定风险。6.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如果您购买的产品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互联互通机制(“港股通机制”)投资于香港市场股票,还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可能加剧股价波动)、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内地开市香港休市时,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请您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投资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的特定风险。7.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封闭运作一段期间后转为开放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且在封闭期或最短持有期内不上市交易,则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转换转出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及“风险揭示”等章节,确认了解基金运作方式引起的流动性约束。8.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约定了基金合同自动终止条款,如连续若干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时,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基金合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您购买该基金后,可能面临基金合同自动终止风险。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基金合同自动终止的特定风险。9.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约定了基金暂停运作条款,即出现基金合同约定情形时,基金管理人可以决定暂停基金运作,基金暂停运作期间,经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可以决定终止基金合同,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公告,无须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则您购买该基金后,可能面临基金暂停运作直至基金合同终止的风险。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的生效”与“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基金暂停运作的特定风险。10.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是发起式基金,则在基金合同生效日的三年对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两亿元,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因此,您购买该基金后,可能面临基金合同自动终止风险。发起式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一千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的生效”、“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基金合同自动终止的特定风险。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本基金相关销售机构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六、本基金由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ph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