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4年12月2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4年12月27日 10:34 新华社

  【一组混剪】

  七天,我能学会英歌舞吗?他们都说不可能,但我想试试看。

  一周,然后就要跟我们一起表演?

  基本功就是转。

  转,收。

  你练到它可以这样子转了。

  不对!

  要看着它吗?

  转完掌心向下。

  一,二,一,二。

  我们都是靠自己实力入选的,没有后门可以走。

  哎哟,敲完马上蹲。

  不是一般地丢人,把我教的都还给我了吗?

  绿队,收,一纵队,跑。

  你还会其他招数吗?

  不会。

  【解说】在潮汕文化中,英歌恰似一笔浓墨重彩的勾勒,一招一式间积蓄直击人心的力量。英歌舞为什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火出圈”?作为新华社第一个学会英歌舞的记者,在这场探寻之旅中,我逐渐找到了答案。英歌舞起,锣鼓声响,待我上场。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七天,我能学会英歌舞吗?他们都说不可能,但我想试试看。

  【字幕】广东汕头 西门女子英歌队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英歌舞为什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火出圈”?我想也许亲身感受了,才更能找到答案,于是我决定西门寻英。

  采访报道过英歌舞的记者不下百人,但真正学跳英歌的记者,我会是第一个吗?

  【同期】汕头西门女子英歌队教练 吴燕花

  一周,然后就要跟我们一起表演?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不太可能?

  【字幕】第1天

  【同期】汕头西门女子英歌队教练 吴燕花

  刚开始你先学基本功,基本功就是转,转槌。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想学艺得先拜师,眼前这位可亲可爱的教练,就是我的师傅,人称“花姐”。

  【同期】汕头西门女子英歌队教练 吴燕花

  哎哟,敲完马上蹲,不要再半蹲。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哦不,应该说是声色俱厉。

  队伍里有八年队龄的老队员,还有这两年慕名而来的新队员,她们循着节奏与口令舞动起来,豪迈之气破阵而出,英歌槌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有力的弧线,每一次敲打都发出清脆的响声,置身其中,无比震撼。

  可想到自己一周内要学会这些,我犯难了。因为其他参训学员的进度已经遥遥领先于我,紧迫感促使我见缝插针找花姐请教动作,真的没这么努力过。

  在英歌舞表演中,敲“平槌”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以此配合各种步伐和队形变化。在花姐讲解基本要领后,我开始一遍一遍驯服自己的四肢,英歌槌在我手上要么转不动,要么飞出去,手脚也难以协调统一,学了半天,我只有眼睛会了。

  女子英歌舞不同于男子的豪迈粗犷,多取材于花木兰、穆桂英的故事,体现“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感表达,灵活运用横槌、直槌等槌法,以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和力量。

  锣鼓声、哨声、呐喊声太有感染力,简直是情绪催化剂,动作做得十分僵硬的我,迫不及待要混到队伍与大家合练,请看我与旁边动作娴熟的妹妹们形成的鲜明对比。

  【同期】汕头西门女子英歌队队员 黄可昕

  你还会其他招数吗?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不会。

  【字幕】第2天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晚上练不够,我选择白天加练。满脑子想着要赶快跟上队伍的训练节奏,不能在一周后的表演中给队伍丢人。有很多瞬间都觉得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达到一种忘我的备考状态。

  从花姐口中我才慢慢了解,西门女子英歌队的历史,这支队伍成立于1952年,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陷入停滞,直到2011年又重新组建。

  花姐就在当时入队,她以前是幼儿园老师,但因为带英歌舞训练、演出,常常需要请假不太方便,她干脆辞职开了美甲店,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花姐说自己从不把英歌舞当事业,而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字幕】第3天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西门女子英歌队,以动作整齐划一、轻盈隽秀、打法多变、气势恢宏而闻名,对打“双凤贺春”“百凤齐舞”和单打“回环太极”等动作阵型,都是由花姐和陈坍鹏教练结合舞蹈、太极等元素创新而来。

  【同期】汕头西门女子英歌队教练 吴燕花

  收,收,收。不是一般地丢人,把我教的都还给我了吗?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晚上训练花姐看到大家懈怠有些生气,她说1952年那批老奶奶,现在来敲都比我们敲得响,这些动作看起来是一直在重复,但敲打、跑动、呐喊很费体力。

  【同期】汕头西门女子英歌队教练 吴燕花

  绿队,收,一纵队,跑。

  【字幕】第4天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真的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的手,实在是举不起来了,腿也迈不开了,汗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流进眼睛里还带着些许刺痛,有一百次我都想停下来不练了,但我在内心还是,鼓励了自己一百零一遍。锣鼓声没停,我不能停,旁边比我小十岁左右的妹妹们没停,我也不能停。

  【字幕】第5天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我发现大家每晚的训练,都有一台手机进行直播,队员们轮番客串主播,直播间的粉丝对老队员们如数家珍。“郑梓欣驼背了”“肉丝(队员网名)在摸鱼”“鱼丸(队员网名)今晚怎么没来呢”,在众多留言中有一句,让我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最好的年纪遇上最美的文化”。

  【字幕】第6天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这批队员普遍还在上中学,要在繁重的学习中,挤出时间训练,还有的白天要工作,要带娃,但每晚都会空出两个小时。她们带着纯粹的心来,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传承什么,这一切,只是因为热爱。

  训练散场后,疲惫不堪的我坐在石墩上望着圆月,皎皎月光清澈如人心。再辛苦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凭借我笨鸟先飞、刻苦勤奋的精神,终于学完了目前这套打法的所有动作,但在细节上还有很多瑕疵,比如我的槌有时候转不足圈,跳着跳着槌就掉了,对打时容易卡不上节奏,总之就是动作不能细看。

  【字幕】第7天

  【同期】新华社记者 赵紫羽

  过了一周做梦都在跳英歌舞的生活后,终于迎来了正式表演,演出这天,我们装扮上红绿两色的刀马旦装束,红色队服为“花木兰”,绿色队服为“穆桂英”。

  花姐非常有仪式感地在我们每个人的额头画上“火焰”的纹饰,这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标志。

  全副武装后,我真的有种圆梦的感觉。

  我们在当地地标建筑文光塔下,在男女老少举起拍摄的手机中,跳着这曲“中华战舞”,一槌一鼓,一舞一吼,眼神中透射出的光芒,炽热而坚定,当结束的鼓点敲响,一声呐喊包含了太多,也许自己的动作还不够标准,但为了一件事情全力以赴,心无旁骛,是如此珍贵而美好。

  让人欣慰的是在时代的浪潮中英歌舞并未被遗忘,它依旧保留着那份古朴的韵味,和直击人心的力量,成为各类传统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

  英歌梦不灭,曲终人不散。

  我会永远是这里的一员,随时接受英歌的召唤,这大概是我可以吹一辈子的事,作为新华社第一个学会英歌舞的记者,我下一个人生目标是,回社里组建一个英歌队。

  统筹:李杰、王健

  编导:吴昊

  记者:赵紫羽、李嘉乐、詹奕嘉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