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摘 要
观察历史,11月国债利率下行较多,国开和信用表现欠佳。简单分析原因:国债利率下行较多,体现配置机构跨年配置;临近年末,非银负债状态稳定性欠佳,影响政策金融债和信用债表现。
11月债市关注重点在于政策落地执行、年末配置力量和非银负债,领先指标对增量政策初步效果的验证,结合当下债市主要关注如下
美国大选和外围影响怎么看?
大选结果最糟糕的情形是选票较为接近,重新计票,甚至付诸最高法院裁定。对于国内债市,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大选如果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避险情绪提升,或有利好;其次,外因和内因,还是内因为主,重点在于11月8日人大常委会公告。
如何看待人大常委会公告结果?
第一,是否有跨年度的财政安排,比如债务置换和特殊用途财政安排(比如收储、消费补贴等)
第二,债务置换目前估计是三年6万亿,年内至少1万亿
第三,收储和消费补贴等,不管是专项债还是特别国债,年内至少1万亿,明后年继续增加一万亿以上(2025年及以后超长期限特别国债另算)
第四,大行补充资本特别国债1万亿
如果超过上述政策力度,10年国债或许会挑战前高2.25%。如果政策安排结果小于上述表述,债券市场短期风险可能相对可控。
我们倾向于认为如果人大常委会后债市出现较明显调整,回调过后或将迎来配置机会。
央行是否有应对?
我们判断,为配合财政发力和应对外围或有波动,预计11月国债买卖将继续保持净买入,11月份降准概率较高,MLF保持小幅缩量续作,同时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量有所提升。
资金面和短端怎么看?
我们判断,资金利率中枢或继续保持在不显著低于OMO利率的水平,R001可能在1.5%-1.7%。
MLF利率仍可作为存单利率的上限,随着不确定性逐一落地,CD利率和短端利率或有下行。
曲线怎么看?策略有何建议?
宏观面,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出台,10月PMI超季节性回升,房地产市场也出现边际改善,不确定在于地产等改善的持续性。政策面,财政和货币或保持双宽松,不确定在于财政力度。资金面,预计保持稳定,市场可以继续交易宽松。机构行为角度,银行保险等配置力量或有所回归,国债表现预计强于国开和信用,但也要注意券商、理财等边际力量的变化,信用跟着利率走,信用利差关注非银负债情况,目前流动性补偿并不足以单方面支持信用转向积极,还需要外部催化剂。
策略建议,继续做陡曲线,5年国债子弹型,负债稳定的机构可以选择性关注信用票息机会。
1.历史上11月债市表现如何?
观察历史,11月国债利率下行较多,国开和信用表现欠佳。
2018 年以来,债市仅有两次出现较明显调整(2020年:永煤事件影响资金面和市场情绪;2022年:疫情、地产政策重大转向) 。
简单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国债利率下行较多,体现配置机构跨年配置;另一方面临近年末非银负债状态稳定性欠佳。
从数据公布角度观察,金融和PMI数据对市场影响较大,或因前期政策变化后,市场关注领先指标对增量政策初步效果的验证。
历史角度,11月债市关注重点在于政策落地执行、年末配置力量和非银负债,结合当下债市主要关注如下:
第一,美国大选与外围变化对我国后续影响如何?
第二,11月人大常委会与增量财政安排
第三,货币政策如何配合发力?
第四,配置行为与非银负债
2.美国大选与外围变化对我国后续影响如何?
从公布数据的四个摇摆州提前投票的初步结果来看,四年前的提前投票中,民主党比共和党占据较大优势,但这次情况或许有不同。
综合多家民调调查结果来看,双方在总统候选人结果上依旧难分伯仲 。
国会选举方面,今年国会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和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三分之一将面临改选 。
如果国会出现分裂,那么意味着总统支持的法案很可能会在国会遇到阻碍。
大选结果最糟糕的情形是选票较为接近,重新计票,甚至付诸最高法院裁定。
按照正常美国大选进程来看,2024年11月5日为选举日,11月6日大选结果基本揭晓。但考虑到选情胶着,重新计票以及清点邮寄选票的情形下,参照2020年,预计11月9日才能揭晓结果。而如果诉诸于最高法院裁定,则参照2000年,有可能需要等到12月16日(各州被推选出的“选举人”将前往各州首府进行投票,最终选举出总统)。当然,也有可能拒不认输的情形,那么,2025年1月20日当选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宣誓就职则为大选的最终程序 。
观察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前美元维持震荡,选举日后,随着选举结果逐步明确,美元逐步回落,直到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发生,美元指数才再度有所回升,而美债收益率这个过程中则持续上行。
观察大选前后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走势,2020年,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在选举日前夕迅速升高,而后随着大选结果确定,逐步回落;2000年,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同样在选举日前夕迅速升高,但由于选情异常胶着,输赢预期出现反复交替,波动率指数一直居高不下,直达2001年1月20日乔治·布什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54届总统 ,才最终回落。
对于国内债市,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大选如果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避险情绪提升,或有利好;其次,关注美国大选投票日后的人大常委会,是否会因为外围的变化,而调整刺激力度。外因和内因,还是内因为主。
3.人大常委会和增量财政政策怎么看?
10 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委员长会议决定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
市场普遍关注此次人大常委会对应的财政安排如何?
早在月初,财政部就已经公布了一系列增量政策 ,主要包括化债、稳增长、支持房地产、国有行补资本、财税改革等方面。此次发布会中的表述较为积极,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对财政发力的预期。
但是财政增量政策的细节,尤其是规模并未公布,由此市场针对增量财政反复调整预期。10月中旬以来,股债走势均保持震荡。国债方面,9月末,10年国债收益率从最低点2.04%快速回调21.5bp至高点2.25%,而10月中旬以来,收益率则基本保持在2.12-2.15%的区间内震荡。股市方面,在经历快速上涨后,快速回调并转为震荡。
后续关注11月初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增量结果:
第一,是否有跨年度的财政安排,比如债务置换和特殊用途的财政安排(比如收储、消费补贴等)
第二,债务置换目前我们估计是三年6万亿,年内至少1万亿
第三,收储和消费补贴等,不管是专项债还是特别国债,我们估计年内至少1万亿,明后年继续增加一万亿以上(2025年及以后超长期限特别国债另算)
第四,我们估计大行补充资本特别国债1万亿
如果超过上述政策力度,10年国债或许会挑战前高2.25%。
如果政策安排结果小于上述表述,债券市场短期风险可能相对可控。
我们倾向于认为如果人大常委会后债市出现较明显调整,回调过后或将迎来配置机会。
4.货币政策怎么看?
10 月18日,潘功胜行长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发表主题演讲表示 :
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执行机制方面,会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民银行已与财政部建立了联合工作组,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传导机制方面,要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我们预计货币宽松会在量价两个维度继续得到体现,量的表现是M2保持同比扩张,价是利率水平,LPR仍然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7 月份以来,央行不断丰富操作框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诉求:
第一,让利率调控目标信号更清晰,这体现在强化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属性。具体做法包括改变OMO招标方式、增加临时正逆回购工具、收窄利率走廊。
第二,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我们认为,这体现在加强“OMO/存款利率-LPR”的传导机制上。
第三,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通过临时正逆回购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等,加大对于市场流动性的调控能力;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加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政策协同。
今年下半年,7月央行净投放显著放量,相较去年净投放量大幅增加。9月份央行降准提供流动性,当月净投放环比显著提升,由于去年9月也有降准,故同比上略有减少。10月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方式提供7000亿元流动性,当月净投放略高于前四年平均水平。
观察存款利率与LPR、OMO变动发现,OMO下调领先于存款利率/LPR下调,但也存在存款利率和LPP单独下调的情况;目前,存款与LPR以一年期为例,下调幅度基本一致。
观察10年期国债利率走势发现,今年以来10年国债利率持续下行,存款利率与MLF利率下行明显滞后。
10 月18日,潘功胜行长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发表主题演讲再次表示 ,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我们判断,为配合财政发力,11月份降准概率较高,MLF保持缩量续作。预计11月国债买卖将继续保持净买入,同时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量有所提升,缓解政府债供给发行压力。
5.资金面怎么看?
在货币政策调控新框架下,10月资金利率先上后下,中枢水平整体下行,但资金分层有所加剧。后续要观察央行的态度、行为,是否会多投放流动性来配合支持,否则非银分层可能还会延续。
资金面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财政行为和央行操作。
8 月份以来,政府债融资已经显著提速,仅从年内剩余政府债额度(国债净融资剩余5958亿元;新增地方债剩余686亿元)来看,发行压力可能可控。后续需要关注人大常委会对年内政府债发行的安排。
与此同时,2024年信贷均衡投放和金融数据“挤水分”以来,社融信贷总量维持偏弱,预计短期内这一状态仍将持续,信贷投放对资金面的扰动有限。
10 月28日,央行公告即日起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10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 ,2024年10月,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同日,央行公告 ,10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
结合央行此前的强化OMO7D、收窄利率走廊、创设临时隔夜逆回购等创新,买断式逆回购对冲流动性数量扰动,让资金价格更加平稳、清晰。
我们认为宽货币是增量政策中最重要的前提,同时,年内仍有降准。这就意味着对比去年同期,当前资金面大幅收紧的可能性较小,MLF利率仍可作为存单利率的上限。
如果按照总体财政增量不超债券市场预期的角度考虑,随着政策逐一落地,CD利率或有下行的可能。
我们判断,资金利率中枢或继续保持在不显著低于OMO利率的水平,R001可能在1.5%-1.7%附近。
6.基本面怎么看?
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出台,10月PMI超季节性回升,房地产市场也出现边际改善。
PMI 方面,今年10月PMI超季节性回升0.3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绝对值达到季节性较高水平。
房地产方面,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作用下,10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大幅回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 ,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0.9%,比9月份同比扩大12.5个百分点,自去年6月份以来连续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全国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8.9%,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3.9%,自今年2月份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
观察高频数据,螺纹钢消费仍弱于季节性,钢厂高炉开工率显著回升。
消费方面来看,近期乘用车销量持续回升,体现政策引导取得一定效果。
宏观指标改善情况,进一步关注M1和PPI。
对于PPI,10月国内商品价格多数下行,但整体均价略高于9月,PPI降幅可能持平前月。10月出厂价格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均边际改善 ,我们预计PPI环比读数约为0.0%,去年同期环比读数也为0.0%,预计今年10月PPI同比读数持平在-2.8%。
对于M1,9月M1同比增速连续6个月负增,继续创历史新低,但下降幅度有所收敛,预计在股市、楼市回暖的助推下,10月M1同比可能小幅回升。
综合来看,在增量政策引导下,基本面存在阶段性改善的可能。
7.机构行为怎么看?
9 月末债市快速回调以来,农商行主力净买入,主要增持了利率债和CD;股份行、基金主力卖出,其中股份行主要减持了利率债,基金主要减持了信用债。
此外,保险、国有大行、理财、货基净买入较多,其中保险、国有大行增持了利率债;券商、城商行净卖出较多,主要减持了利率债。
以上可以看出,临近年末,银行、保险正常参与,券商明显减配,交易型机构(基金)大幅减持。
8.曲线形态和信用利差怎么看?
9 月24日以来,国债、国开债收益率曲线明显走陡。10年国债、国开收益率分别上行10.3bp、9.4bp,1年国债、国开收益率分别上行1.9bp、2.1bp。
国债利差方面,9月24日至今,10Y-2Y国债期限利差保持在65bp附近波动;30Y-10Y国债期限利差上行7bp左右;10Y-5Y国债期限利差先下后上,总体上行6bp左右;5Y-2Y国债期限保持在35bp附近波动;10Y国开-国债利差先波动加剧,后保持在7-8bp内窄幅震荡。
8 月份以来,信用利差从历史低点持续回升。9月末信用利差快速提升后快速回落,转为震荡。目前,3年、5年二级资本债-国开债信用利差基本保持在25%历史分位数水平(2019年开始计算,后同);3年、5年中票-国开债信用利差基本保持在历史中位数水平。
9.小结
观察历史, 11 月国债利率下行较多,国开和信用表现欠佳。简单分析原因:国债利率下行较多,体现配置机构跨年配置;临近年末,非银负债状态稳定性欠佳,影响政策金融债和信用债表现。
11 月债市关注重点在于政策落地执行、年末配置力量和非银负债,领先指标对增量政策初步效果的验证,结合当下债市主要关注如下
美国大选和外围影响怎么看?
大选结果最糟糕的情形是选票较为接近,重新计票,甚至付诸最高法院裁定。对于国内债市,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大选如果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避险情绪提升,或有利好;其次,外因和内因,还是内因为主,重点在于11月8日人大常委会公告。
如何看待人大常委会公告结果?
第一,是否有跨年度的财政安排,比如债务置换和特殊用途财政安排(比如收储、消费补贴等)
第二,债务置换目前估计是三年6万亿,年内至少1万亿
第三,收储和消费补贴等,不管是专项债还是特别国债,年内至少1万亿,明后年继续增加一万亿以上(2025年及以后超长期限特别国债另算)
第四,大行补充资本特别国债1万亿
如果超过上述政策力度,10年国债或许会挑战前高2.25%。如果政策安排结果小于上述表述,债券市场短期风险可能相对可控。
我们倾向于认为如果人大常委会后债市出现较明显调整,回调过后或将迎来配置机会。
央行是否有应对?
我们判断,为配合财政发力和应对外围或有波动,预计11月国债买卖将继续保持净买入,11月份降准概率较高,MLF保持小幅缩量续作,同时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量有所提升。
资金面和短端怎么看?
我们判断,资金利率中枢或继续保持在不显著低于OMO利率的水平,R001可能在1.5%-1.7%。
MLF 利率仍可作为存单利率的上限,随着不确定性逐一落地,CD利率和短端利率或有下行。
曲线怎么看?策略有何建议?
宏观面,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出台,10月PMI超季节性回升,房地产市场也出现边际改善,不确定在于地产等改善的持续性。政策面,财政和货币或保持双宽松,不确定在于财政力度。资金面,预计保持稳定,市场可以继续交易宽松。机构行为角度,银行保险等配置力量或有所回归,国债表现预计强于国开和信用,但也要注意券商、理财等边际力量的变化,信用跟着利率走,信用利差关注非银负债情况,目前流动性补偿并不足以单方面支持信用转向积极,还需要外部催化剂。
策略建议,继续做陡曲线,5年国债子弹型,负债稳定的机构可以选择性关注信用票息机会。
风 险 提 示
经济表现超预期、政策力度超预期、市场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