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茨倒戈,极右翼逼宫,以战时内阁垮台,内塔尼亚胡要糊?

甘茨倒戈,极右翼逼宫,以战时内阁垮台,内塔尼亚胡要糊?
2024年06月19日 21:01 邱震海

当地时间6月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正式解散。这个维持还不到一年的战时内阁解散,似乎预示着巴以冲突迎来新的转折点。

去年10月7日,哈马斯的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对内塔尼亚胡的执政造成重大危机。

一是许多民众,尤其是人质家属质疑内塔尼亚胡的能力,认为政府情报工作不到位,才没能阻止这起悲剧,内塔尼亚胡需要负责任;

二是当时内塔尼亚胡正推进一项饱受争议的司法改革,哈马斯突如其来的袭击,加剧了以色列国内本已存在的政治裂痕。

在这一背景之下,内塔尼亚胡宣布组建战时内阁。这是一个特殊时期凌驾于一切的最高决策机构,它不会作出任何与战争无关的法案或命令,其他政治日程也都被暂时搁置。

战时内阁有三名拥有表决权的正式成员,分别为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加兰特以及以色列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此外还有三名观察员,其中两人是内塔尼亚胡的亲信,另一人则是甘茨的亲信。

甘茨作为内塔尼亚胡的最大政治对手,内塔尼亚胡选择与他组建战时内阁,显然是想对外展示以色列的团结,协调国内各方势力,开展对哈马斯的反击,同时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平息内政分歧。

战时内阁组建初期,基本运营良好,但随着以军久攻不胜,战争越打越焦灼,战时内阁的矛盾逐渐显现。尤其当内塔尼亚胡下令以军进攻加沙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开始摆上台面。

今年一月,甘茨的亲信、战时内阁其中一位观察员艾森科特,公开反对内塔尼亚胡的加沙政策,原因在于他的儿子在加沙战斗中牺牲,这让他对内塔尼亚胡的加沙政策产生质疑,认为内塔尼亚胡没有把拯救人质放在优先位置,而是优先考虑消灭哈马斯,但完全消灭哈马斯并不现实。

因此,他要求解散战时内阁,并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大选。

艾森科特作为甘茨的亲信,他的这些要求无疑是甘茨的意思,但艾森科特的分量并不足以撼动内塔尼亚胡,所以甘茨也早早做好准备。

今年3月,甘茨私自访美,与美国一众高管达成共识,给内塔尼亚胡上了一剂眼药。

5月18日,甘茨公开对内塔尼亚胡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在6月8日前制定对加沙的作战计划,并且甘茨还提出了关于加沙战后治理的6点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内塔尼亚胡放弃对加沙地带的任何军事占领,该主张与美国的想法一致。

可以看到,甘茨这番威胁并非虚言,眼看内塔尼亚胡没有在最后期限内给出方案,于是6月9日,他正式宣布退出战时内阁,与他一起退出的还有艾森科特。

值得一提的是,与内塔尼亚胡属于同一阵营的加兰特,也反对内塔尼亚胡的加沙政策,两人的关系也濒临破裂。

前几天,美国国防部表示,加兰特已接受美国方面邀请,将前往美国进行访问,讨论加沙停火方案等问题,届时他是否会在一些议题上背刺内塔尼亚胡呢?这值得关注。

随着甘茨和艾森科特退出后,战时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了。最终内塔尼亚胡也作出了解散战时内阁的决定。

战时内阁解散后,未来以军有关加沙的决策,将交由以色列的安全内阁来审议。

安全内阁的规模要比战时内阁大,人越多,意见也越难统一,内塔尼亚胡的决策也会遭受更多掣制。

事实上,战时内阁并非不能保持,甘茨退出后,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便试图争取填补这个空缺。如果内塔尼亚胡批准他加入,那么战时内阁能够继续维持。

但内塔尼亚胡却没有这么做,原因在于本-格维尔是极右翼势力,他主张顶住国际社会的压力,继续轰炸并占领加沙,彻底消灭哈马斯。甚至还曾对内塔尼亚胡发出威胁,如果达成停火协议,那就要推翻当前政府。

目前,内塔尼亚胡手中的64个国会席位中有近一半来自这些极右翼势力,他们的确有能力对内塔尼亚胡的执政构成威胁。

对于极右翼势力的主张,内塔尼亚胡也感到担忧,因此他才毫不犹豫地宣布解散战时内阁,防止他们加入。

可以看到,目前内塔尼亚胡的处境非常尴尬,在国内,无论是以甘茨为首的中间派还是极右翼势力,都不待见他;而在国际上,内塔尼亚胡早早被孤立,不仅成为战争犯,美国方面对他也很有成见。

另外,6月15日,以军还在内塔尼亚胡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在加沙实施“战术性军事活动暂停”,简而言之,就是暂时停火。

同日,以色列全国各地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要求内塔尼亚胡辞职,提前举行选举,一些示威甚至图闯入内塔尼亚胡的住所。

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政治势力与内塔尼亚胡渐行渐远,其执政的前景愈加渺茫。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