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述
看懂App评论作家(ta已经入驻看懂App小程序,关注他可来看看懂App小程序)
摘要:经济自人的生产发端,由人的消费实现,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非典和新冠两次疫情的冲击在深层次上并不完全一致。
哪怕是最有预见的人,都不曾想过,2020年竟然是以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为开端的。
在对2020年的展望中,在提及2020可能遇到的风险时,我们想到了贸易摩擦、债务违约、财政压力、地缘政治,甚至局部战争,但最先飞来的“黑天鹅”却来自于大自然。这印证了那句话,凡是能被预测的,都不是“黑天鹅”。
黑天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未显现时的不可知性。
截至目前(2月3日),治愈人数不断增加,并超过了死亡人数,同时新增疑似案例也出现拐点。抗击疫情棋局过半,漏出一丝胜利曙光。
是时候评估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了,我们的主要观点:
1.从人口结构看,非典与新冠两次疫情,完成了中国主要生产者的生命和健康教育。目前中国人口中位数年龄较非典期间提高了7岁,两次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逻辑有较大差异,在最不利状况下,疫情影响全年GDP将会超过2个百分点。
2. 最新的权威会议定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也是对个人生活方式和企业发展方式的一次大考。新冠肺炎犹如一场急刹车,可能有助于加快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而推进中国经济结构升级。
◆ ◆ ◆
一、非典与新冠,完成了对主要劳动人口的生命教育
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评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综合目前主要的评估,各方对疫情影响有如下共识:疫情属于一次性冲击,短期内可能造成较大影响,但中长期看,中国仍将保持较好的运行态势,疫情对2020年GDP的影响在0.2-3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笔者汇总
从分析框架看,2003年非典疫情是难得的对照案例,各方对非典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疫情对经济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照当前新冠肺炎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开展评估。从行业看,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批发与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等服务行业,同时在线游戏、医疗器械等可能迎来窗口机遇。
但各方在评估时,似乎有意无意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人口结构。
经济自人的生产发端,由人的消费实现,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非典和新冠两次疫情的冲击在深层次上并不完全一致。
正如自然人一般,年轻人患病后易治愈,后遗症较少,中老年人患病后治愈时间长,后遗症也相对较多。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0.8岁,有测算显示2020 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8岁(刘晓艳,2017)。
20年间中国人“老”了7岁。
下图显示2003年和2018年中国五岁间隔年龄段人口占比分布。
图:2003年与2018年五岁年龄间隔人口占比分布(资料来源:WIND)
2003年至2018年的15年间,中国完成了主要劳动力人口的迁移,2003年25岁至39岁的劳动者如今已经40-59岁,而曾经年轻的10-19岁的青年也成为了25-34岁的社会生产者。非典与新冠两次疫情,完成了中国主要生产者的生命教育。年龄结构变化下,两次疫情影响的传递是否一致?
◆ ◆ ◆
二、消费信心能否即使恢复?
泽平宏观的测算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期间)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
衡量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直接的“损失”是一方面,但这些“损失”中,有一些属于“软损失”,如电影票房、商品零售等,这些在疫情过后,可能会以弥补性消费的形式重新注入市场;有一些属于“硬损失”,如餐饮消费、农产品滞销,在“硬损失”中,餐饮消费等未形成当期收入,不生成GDP,但农产品,如应季水果、活禽、活畜,由于滞销和物流冻结导致的腐烂、死亡以至主动销毁,会形成GDP的直接扣除。三者对经济影响并不相同。
表:新冠肺炎疫情损失的三种情形
结合人口结构变化,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便是:社会消费能否较快恢复,并推动经济增长重回正轨?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社会消费呈现了深“V”走势,2003年4月、5月社会消费同比增速分别环比下降1.6和3.4个百分点,6月份迅速回升至8.3的平均水平,最终2003年社会消费全年名义增长9.1%,较2002年下降2.7个百分点,但2004年以后社会消费增速逐年不断上行,直至达到2008年22.7%的高点。
图:2003年至2019年社会消费当月同比增速(资料来源:WIND)
当前新冠疫情与非典疫情不同之处在于,从较长周期看,非典疫情处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周期,属于上升过程中的负向冲击,但当前新冠肺炎的冲击则属于探底周期的负向冲击,二者潜在影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图:2003年至2019年GDP季度同比增速(资料来源:WIND)
当前主要的分析均默认新冠肺炎对消费的冲击是短期性影响,可在一至二个季度内消除,但从消费“损失”的三个层次以及主要社会生产者的年龄构成看,当前主要的消费者在经历了一次或两次“疫情”冲击后,消费信心能否快速恢复是存在疑问的。
图:非典与新冠消费恢复的逻辑与推演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我们假设,在没有疫情冲击情况下,2020年消费增长较2019年降低1个百分点(三年降低平均水平),预期为7%。
在疫情冲击下,我们假设一季度消费增速降低50%,并分别在上半年、三季度、四季度内回复正常,在三种假设情况下,全年消费增速分别为6.1%、5.3%和4.4%,分别较预期值低0.9、1.7和2.6个百分点,预计消费降速对全年经济的影响为0.5、1.0和1.5个百分点。
如果叠加疫情对投资和进出口领域的影响,在最不利状况下,疫情影响全年GDP将会超过2个百分点。
表: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
◆ ◆ ◆
三、新冠肺炎是一次考验,不妨多想一想
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的冲击,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对更清洁水和空气的诉求、对高生产效率的要求都会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更新、更轻、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2月3日召开的权威会议定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对公共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排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要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
新冠肺炎如一声枪响,惊醒了那些对经济发展方向尚存的人和企业,从这个角度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必将加快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国家需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个人和企业也是如此。
新冠肺炎犹如一场急刹车,让裹挟在纷繁复杂变化中的人们和企业有机会停下来,重新思考,如何再次出发。
对于个人来讲,我们是否要稍微放缓前进的节奏,多关注身边人,更多想一下“粮食蔬菜”和“诗与远方”?是否要控制一下不必要的消费欲望,让干瘪的钱包与透支的信用卡有时间恢复常态?肺炎之下,自身免疫力才是最好的特效药,是否要检视自身的健康状况?
对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来讲,是否需要那么多和快的扩张规模?是否要更多关注现金流和杠杆的安全性?对利润的逐年增加的执念是否能否放一放?在存量博弈的市场中,是否要多储备一些过冬的“粮草”?
非典与新冠,是对中国当下主要生产者群体深刻的生命和健康教育,我们不妨多想一想,优化、重塑人生配置和人生价值。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