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娶了富家千金,从“塑料加工小哥”到身价百亿美元的台湾首富

他娶了富家千金,从“塑料加工小哥”到身价百亿美元的台湾首富
2021年05月12日 22:15 徐公子临泉爆料阜阳爆料

关注徐公子,解密富豪第一桶金。

1

曾经的郭台铭大言不惭的叫嚣,来中国大陆建厂只是为了赏中国人一口饭吃,殊不知没有这些任劳任怨的中国工人,富士康根本得不到现有的成绩。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时候,富士康头也不回地离开中国,把产能搬去了美国,但无奈的是,刚去美国不到3个月,就亏了100多亿美元,看这招行不通,郭台铭又将产能搬去了印度,印度的人工确实很低,但让郭台铭没有想到的是,在印度工厂刚刚有所起色的时候,突然迎来疫情大爆发,工厂流水线陷入危机,搞得郭台铭有苦说不出。

今天就来聊聊郭台铭的故事。

2

1950年10月8日,新北市板桥路上,一座名为“慈惠宫”的妈祖庙内忽然传出响亮的婴儿啼哭声,蜗居在此的小警察郭龄瑞一家降生了名男婴。

面对窘迫的生活,郭警官给儿子起名“郭台铭”,表示不忘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郭龄瑞是山西省晋城县人,当过兵,后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1948年随国民党败军撤到台湾,无权无势的他既买不起房,也没分到宿舍,和妻子只能栖身在警局附近的妈祖庙内。

童年时 ,郭台铭和弟弟妹妹因是外乡人,常被同龄人欺负,可无论对方有多少人,被打得多惨,他都会红着眼睛,抄起拖鞋和对方死磕到底。

在家里,军人出身的郭龄瑞采取准军事化管理,孩子们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都有严格的作息制度,这让郭台铭身上除了股狠劲,还有凡事必须遵循制度的意识。

1966年,16岁的郭台铭因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在“海事专科学校”读完书,转身又服了兵役,之后到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21岁时,郭台铭进入台北一家药厂做业务员,因做事勤快,很快博得同在药厂实习的一位名叫林淑茹的姑娘芳心。

年轻时的郭台铭高大帅气,嘴巴又甜,林淑茹貌美如花,又温柔似水,俩人很快坠入情网。

接触不久后,郭台铭吓一跳,才晓得人家不仅是台北医药院的高材生,还是香港巨富林百欣的掌上明珠。

如此悬殊的家世背景,自然让林家极为反对,想尽一切办法阻挠两位年轻人在一起,连郭台铭的父母都站出来表示不敢高攀这门亲事。

可林淑茹认定郭台铭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不论家里怎么苦劝,丝毫不让步,郭台铭更觉得找到林淑茹是老天对自己的眷顾,也毫不妥协。

1975年,25岁的林淑如不顾家人反对,和郭台铭最终“奉子成婚”,结束了5年的恋爱长跑,步入到婚姻的殿堂。

老丈人林百欣被气得肝颤,声明断绝与林淑茹的父女关系,扬言将财产全部留给她的弟弟林建岳。对,就是后来与诸多女明星传出绯闻的香港寰亚传媒老板。

等外孙郭守正和外孙女郭晓玲先后出生后,林百欣果真没去看过一眼,对女儿的那份怨恨可想而知。

要爱情不要面包的林淑茹很硬气,不来往就不来往吧,一门心思想做好郭台铭的贤内助,相夫教子。

事后证明,她还是草率了。

林淑茹的态度越坚决,郭台铭的压力越大,人家好歹是百亿富豪的女儿,就这么不明不白下嫁给自己这个“穷小子”,怎么说也得混出点名堂给老丈人看看吧。

此时正是塑料制品兴起的时代,全球的塑料加工产业相继转移到了港台地区。郭台铭知道打工没啥前途,就在婚前一年依靠母亲资助的20万和朋友共同创立了“鸿海塑料”。

“鸿海”是郭台铭想的名字,鸿为天,海为地,意思是自己做的是天地之间的大生意,寓意不错,可惜现实结结实实给了他一顿爆锤。

3

虽说郭台铭创业时也很勤奋,没日没夜苦干。可赚钱这回事,并不只靠勤奋,还有经验、技术以及人脉,甚至还需要点运气。

遗憾的是,年轻时的郭台铭这些都不具备,加上遭遇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料价格大幅上扬,塑料产业一片萧条。

忙活了两年,钱没赚到不说,合作伙伴还接连撤股跑路,几十万的资本赔光还倒欠了一屁股债。老郭家穷得连奶粉钱都没了,刚出生的儿子只能喝着米汤,饿得哇哇大哭。

看见老公整天唉声叹气,家里又穷成这副模样,倔强的林淑茹只好拉下脸从娘家借了70万支援郭台铭。

1976年,26岁的郭台铭揣着温热的“老婆本”接了一笔黑白电视机旋钮的大订单。

可等他接下订单才发现自己没有生产旋钮模具的技术,只能到处求人,请外面的模具师傅帮忙才完成了生产任务。

就在整个订单生产的过程中,郭台铭敏锐意识到塑料加工属于产业链的底层,模具加工才是整个制造业的核心,他的心思有些活络起来。

1977年,鸿海账面已经有了数百万的资产,在许多朋友的建议下,郭台铭眼前有两个看似不错的“赚钱机会”。

一方面是台湾经济腾飞,乘房地产火热,去炒地皮;另一方面制造业兴起,带动了各种原材料涨价,还可以靠囤积原料赚钱。

没想到,郭台铭选择把所有钱统统购买最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

他觉得炒地皮和囤积原料都是投机行为,只有搞实业,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稳赚不赔。

话虽这么说,可这段时间的郭台铭倍受煎熬,一边要不断花钱培训技师,加班加点维护新机器,一边眼瞅着原本唾手可得的土地和原材料翻了一倍又一倍的价格,搁谁都觉得郁闷。

不仅如此,郭台铭还把公司搬到偏远的台北土城,这里是台湾专门关押经济犯的监狱。

他担心万一自己犯了啥经济问题,员工起码还能就近汇报情况,保持公司运营。

除了经营上提心吊胆,郭台铭也是真穷。

有一年过年,郭台铭发完公司员工的年终奖后,口袋只剩下2000块,只好留下1000块给家里买年夜饭,剩下1000块等太太回娘家象征性包了几个红包,好充个门面。

幸好,太太林淑茹不断给他鼓励,毕竟是读过大学的高材生,她坚信丈夫的决定没有错,让他放手去干。

不得不说,任何时候得到家人的支持,才是迈向成功最关键的一步。

熬了近四年,抵挡住诱惑的郭台铭苦尽甘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接到来自欧美等国的电子零件订单,业务节节攀升,周围赚快钱的朋友们事业却戛然而止。

4

1980年,鸿海生意真正红红火火起来,可30岁的郭台铭心里却有些不痛快。

因为买设备的原因,郭台铭经常在日本考察,他发现日方是“母鸡养小鸡”模式,大厂扶持小厂成为自己的“卫星工厂”,彼此合伙挣钱。

回看台湾,大厂欺负小厂,小厂又彼此打价格战,争斗不休,坊间因还不上贷款,工厂倒闭,法人被关的新闻屡见不鲜。

郭台铭因此作出一个决定:不再和台湾本地工厂玩,去找美国人做生意。也正是这个看似“崇洋媚外”的决定催生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富士康。

1985年,郭台铭接到了为电脑企业生产连接器的订单,算是正式链接上了“电脑产业”。

因为要进军国际,品牌得起个外文名,郭台铭就起了个“FOXCONN(富士康)”的名字。

FOX意思是狐狸,寓意企业要像狐狸一般灵活机敏,CONN是连接器的英文Connector的缩写,企业性质一目了然。

这名字可谓实至名归,在开发连接器生产设备时,不少工艺都不懂的郭台铭宣称 :“成功就四个途径:抄、研究、创造、发明” 。

正是这种灵活且带有几分狡黠的企业文化,让富士康迅速成长起来,从模具加工切入到更为复杂的“个人电脑”生产环节。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郭台铭独自跑到美国寻找客户。几周时间,靠着每天吃汉堡,住12美元的汽车旅馆,美国51个州,他跑遍32个。

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爆发性增长,郭台铭的运气也来了,富士康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得到海外商家认可,拿到了不少代工订单。

靠着早期投入的研发实力,别家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设计到量产的过程,富士康只需要数周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居然还比同行要低。

1988年,富士康已是拥有1000多人,营收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成为宝岛重要的科技型加工企业。

可就在这一年,38岁的郭台铭再次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整个生产基地全部搬迁到大陆。

虽说此时大陆为推进改革,出台了不少支持台商在大陆设厂的政策,但是观望者居多,真正肯付诸实施的企业少之又少。

首站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并在深圳宝安区建立了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生产基地——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1993年,郭台铭继续扩张深圳生产基地,并进入苏州昆山建厂。1996年,开始建设深圳龙华科技园,个人电脑机壳量产上市,涉足电脑机壳和准系统领域。

得益于人口红利及当地政策的支持,鸿海得以迅速发展。

2000年,鸿海市值突破1000亿新台币,之后郭台铭积极并购扩张版图。2001年,鸿海成为台湾民营制造业第一名。2002年,鸿海精密跃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榜首,并多年保持出口额第一的位置。

2004年,鸿海集团出口突破百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3C工厂。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可以看出他把客户放在首位。

鸿海的客户遍及全球,几乎涵盖了IT产业的所有著名品牌。它提供智能手机和显示面板等各种产品的组装服务。客户包括:苹果、戴尔、思科、索尼、LG等。

进入电脑领域之初,鸿海就把客户锁定为戴尔、康柏等国际大厂。为了拿到康柏的订单,郭台铭在康柏总部附近特意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几乎当天就能看到模型。鸿海从而获得了康柏的大量订单。

2000年,鸿海接手生产iMac,之后Mac mini、iPod mini、iPhone等产品相继获得苹果公司的生产订单。富士康逐渐成为苹果产品的主要代工方。

为了和这些大厂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郭台铭的策略是专注制造而不打造自主品牌,主要为全球大厂提供代工服务。

5

据悉,郭台铭是一个非常爱工作的人。他经常对人说,他每天工作至少11个小时,即便晚上下飞机后,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公司,加班到凌晨。

郭台铭在管理上,热衷于治厂如治军,非常严格,重视纪律,讲究细节。在他看来,一个人没有了退路,才会卖命地工作。

2010年,富士康因“跳楼事件”,一度让郭台铭成为众矢之的。而郭台铭却说他的字典里没有“管理”这两个字。他认为,真正有责任的人是不用管理的,没责任的人管理也没用。

2008年,鸿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郭台铭身先士卒,从退休的计划中二度出山,再次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让鸿海逐渐转危为安。

2016年,郭台铭收购了日本电子品牌夏普,随后,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将此视为获得先进技术并走向全球化的契机。

鸿海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郭台铭个人财富也大增。

2017年8月,郭台铭获得2017福布斯全球科技界100富豪榜第16名。

2018年,福布斯公布的年度富豪榜数据,郭台铭的身家高达85亿美元,位列台湾富豪第一。同年9月,郭台铭被评为“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如今,郭台铭早已从穷小子,实现了财务自由。他的好友圈跨越经济领域,直达政治层面。据台湾媒体报道,郭台铭曾两次入白宫与特朗普会晤。

郭台铭借助经济,打通了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其背后的实力、社交能力和人脉等都不容小觑。

回顾郭台铭70年的人生旅途,用一路开挂来形容也不为过。

徐公子解密富豪:

一,家人资助。第一次创业,家里就给了20万,那个时候20万可不是小数目。

二,贵人相助。第二次创业,老婆从娘家借了70万给他,可以说他老婆就是他最大的贵人。

三,抓住风口。他在那个年代把握住了各个风口,把生意越做越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