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又做LP了

米哈游,又做LP了
2024年06月27日 16:51 投中网

今年5月,上海国投公司宣布发起设立元创未来基金,主要投资未来数字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前几天,这支基金终于落地了。工商信息显示,6月24日,上海上海元创未来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成立,出资额5.12亿。

这支基金由上海国投公司旗下机构孚腾资本进行管理,LP包括上海国资母基金、临港控股、漕河泾总公司、徐汇资本、成都交投等国资机构,和米哈游、哔哩哔哩、商汤科技等产业方。

一方面,这是今年4月,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投集团合并重组后设立的新基金,标志着上海科创投资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这支基金的设立,体现了上海链主企业与国资的并肩合作,对上海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产业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链主企业+上海国资

元创未来基金最典型的特征是“上海链主企业+上海国资”的强强组合。

其中国资LP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国投公司。上海国投成立于2021年3月,由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及直接监管,注册资本为100亿元。

今年上半年,上海国投与上海科创投集团合并重组。上海科创投集团是我国最早,也是上海唯一专门服务于早期科创投资的国资平台。两大国资平台的合并,被外界视为打造“上海版的淡马锡”。

元创未来基金正是上海国投公司发起设立的基金,其管理机构也是上海国投旗下的投资平台“孚腾资本”。

2022年1月,上海国投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联合临港集团、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哔哩哔哩,中信资本、博裕资本、武岳峰资本、博远资本等公司和机构,共同设立了孚腾资本。可见它不仅仅具备国资属性,更集结了产业界的力量。

而且其业务范围也不仅有PE/VC直投基金,还包括母基金和S基金。工商信息显示,目前孚腾资本管理着5支基金,并对外出资了沃赋资本、博裕资本、尚颀资本、海通开元等多家机构。

在最新的元创未来基金中,也延续了这种国资与产业方的合作机制。LP中就包括了上海数字经济领域的链主企业商汤科技、哔哩哔哩和米哈游。

商汤科技科技在2021年设立了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化投资机构,商汤国香资本。就在几天前,还参与投资了银河通用机器人高达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而作为LP,则投资了锦秋基金、隐山资本、海通开元、金浦投资等多家机构,累计出资额已经超过3.4亿元(不包括出资商汤国香资本和这次的元创未来基金)。

哔哩哔哩则更热衷于直投。公开信息显示,它共出手了195次,特别是在游戏、动漫等领域有着广泛布局。作为LP则出资过君联资本、优格资本、睿成创投,不过相比于直投,规模就小得多了。

以上两家公司做投资已经有些年头了,而眼下更炙手可热的新锐LP,非米哈游莫属。

游戏新贵,重仓科创

自2017年开始,米哈游就尝试涉足股权投资。在当时投资了日本商品代购平台“萌购”。从2017年到2020年,米哈游继续围绕“主业”,投资了动画、漫画、游戏等领域的公司,投资标的一直贴着“二次元”的标签。

但在2020年后,米哈游不断增加在云计算、脑机接口、核聚变、半导体、商业航天等硬核科技领域的投资。

比如核聚变公司能量奇点,米哈游连续参与了2022年和2023年的两轮融资;参与了商业航天公司东方空间的A轮融资;在半导体氮化镓外延材料研发商晶湛半导体的C+轮投资中,也看到它的身影。更值得一提是,米哈游还与上海交大的吕宝粮教授共同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零唯一思。

前沿科技的属性拉满了。

除了做直投,米哈游也是重要的LP。

自2021年开始,米哈游已经投资了4家机构。除了本次设立的元创未来基金外,在2021年出资了博裕资本和武岳峰科创,2022年出资了同歌创投。

博裕资本成立于2011年,是由中国平安集团前总经理张子欣和TPG资本前中国区高管马雪征联合创办。原本主要从事股权投资,目前已经将业务扩展到股票和房地产等领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PE之一。武岳峰科创则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资半导体的机构,目前已经出手了超过200个项目,兆易创新、闻泰科技等上市公司,背后都有它的影子。

相比于以上两家机构,同歌创投就要年轻得多。

2022年,山东电子制造业“大佬”歌尔股份,发起设立了CVC同歌创投。米哈游、字节跳动、三七互娱、钟鼎资本、中金资本等产业方和机构作为LP参与了其第一支基金的组建。到目前为止,这支基金投资了10家企业,包括清华系AI公司无问芯穹、山东半导体设备公司思锐智能,XR 领域初创公司万有引力GravityXR等。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23年胡润百富榜》显示,米哈游前董事长蔡浩宇坐拥670亿财富,是济南首富。歌尔股份姜滨(夫妇)2020年曾是山东新任首富。两位山东富豪第一次合作,倒是在创投上联手了。

而且从上述直投和LP的出资时间看,2020年是米哈游投资的关键性节点。

据工商信息显示,米哈游的公开投资事件31起,其中25笔投资都是在2020年后出手的。另一方面,2020年之前,米哈游是围绕主业投资“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赛道,主打一个产业属性。2020年后则明显向前沿科技投资外溢。

根本原因当然是经营收入增加,手上的弹药多了,可投资的领域多了。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米哈游招股书,2014年至2017年1-2季度,米哈游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3亿元、1.75亿元、4.24亿元和5.9亿元,净利润为0.66亿元、1.28亿元、2.73亿元和4.47亿元。妥妥地进入了“小康”阶段。

到了2020年,随着《原神》上市,米哈游的营收飙升至101亿元,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幅475%。一举成为百亿级营收公司。

之后两年由于米哈游终止了上市计划,未公开营收情况。但去年6月,米哈游公布了2022年的经营数据,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273.40亿元,净利润161.45亿元,日均净利润超过4400万元。这一数据吊打一众A股游戏上市公司,在国内也仅排在腾讯和网易之后。

而据英文游戏行业媒体GameIndustry.biz在去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手游市场,2023年营收排名前五的发行商依次是腾讯、动视暴雪、Playrix、网易和米哈游。可见米哈游已经跻身全球最赚钱的游戏公司之列。

有钱自然“任性”多了,米哈游不仅大举投资前沿科技,连原董事长蔡浩宇也退居二线,表示要“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应用、新项目研发,以及串联国内与海外研发资源上”。

从这个角度看,以米哈游为代表的游戏公司,无疑正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推动者之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