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三驾马车”两快一慢,深圳亟待摆脱“畸形”增长

记者观察|“三驾马车”两快一慢,深圳亟待摆脱“畸形”增长
2024年06月27日 22:26 一财网

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要在刺激和拉动消费上好好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尽管整体增速不低,但消费增长乏力依然是深圳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

27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前5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跟前4个月情况几乎如出一辙:投资、出口继续高速增长,消费则依旧疲软,甚至更弱。

当然,总体还是较为稳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GDP增长6.4%,高于全国的5.3%,增速在GDP十强城市中排名第二。

具体来看,1-5月,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增速比前4个月的11.2%略有降低,但比全国的4.0%高出一倍多。

其中,工业投资增势尤其强劲,增长67.1%。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增长73.1%。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7.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109.1%。

社会领域投资也快速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76.6%,教育投资增长26.3%。

近年来,深圳提出了打造最佳投资首选地的目标,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在扩大民间投资、吸引外资方面成效显著。

众所周知,深圳的土地资源是较为紧张的,但在上周末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再次表态:只要是深圳应该努力发展的产业,都有土地供应。

与工业投资高歌猛进相对应的是,深圳的工业增长持续飘红。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这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势头。自从2022年首次夺得国内城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双料冠军后,深圳工业增加值领先第二名的优势进一步拉大,“工业第一城”的位子日益稳固。

从行业门类看,前5个月,深圳规模以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1%、13.1%、7.9%。主要行业大类中,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

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8.6%、43.5%、32.4%。

出口方面,深圳的增长势头更加迅猛。前5个月,深圳市进出口1.81万亿元人民币,居内地城市第一,同比增长34.3%。其中,出口1.16万亿元,增长37.2%;进口6525.4亿元,增长29.4%。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无论是月度数据还是累积数据,深圳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

并且,深圳的进出口质量不一般。今年前5个月,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06万亿元,增长50.9%,增速快于全市整体16.6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来看,深圳的传统优势产品机电产品出口7816.7亿元,增长21.7%,占同期出口总值的67.4%。

“三驾马车”中,唯独消费增长步履蹒跚。今年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9.82亿元,同比增长1.8%——比前4个月的增速2.3%又放慢了0.5个百分点,比1-5月份全国平均水平4.1%还低2.3个百分点。

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增长1.9%;餐饮收入增长0.8%。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1%、5.2%。

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尚可,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3%、7.2%。网上零售持续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4.9%。

去年全年,深圳的消费增速达到7.8%,借此一跃跻身消费万亿级城市。今年以来,在“港人北上”热潮持续的情况下,消费却明显失速了,原因何在?

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是原因之一,今年以来降雨频繁也是客观掣肘——3、4、5三个月共92天里,深圳有80天在下雨。除此之外,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金融投资市场整体低迷,对向来投资风气浓厚的深圳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深圳市打出了一套扩消费“组合拳”。今年以来,深圳市区两级政府围绕节假日消费和主要针对港人北上的跨境消费等,出台了诸多支持措施,组织商家开展了近400场主题促销活动。不久前,深圳市还发布了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希望推动汽车、家电、通讯器材类商品消费加快增长。

但正如一些民众所言,消费的前提是“有钱”且“敢花”,也就是收入负担得起生活成本。众所周知,深圳的生活成本不低。同样在前述亚布力论坛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作为论坛轮值主席直言:“深圳房价曾经高居全国之首,近两年有了缓和,但我认为对于那些一无所有但充满热情的年轻人来说,深圳依然是一个成本高地。这点上我觉得(深圳)政府可以做很多事情。”

诚哉斯言。没有消费出力的“三驾马车”容易疲劳或跑偏,没有消费增长的发展也谈不上充分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增长排头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必须要在刺激和拉动消费上好好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