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漪图书角到嫦娥六号:见证教育自信与道路自信的相辅相成

从于漪图书角到嫦娥六号:见证教育自信与道路自信的相辅相成
2024年06月30日 10:20 一财网

2024年6月28日,“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在浦东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揭幕,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展期六个月。笔者观察到:于漪图书角设置于上图东馆二楼报刊区,通过展示相关手稿、照片、著作、视频等,立体展现、传播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育追求、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图书角分展柜区、展板区及互动区,展柜区以书为引,通过“以书为伴,家国情怀铸师魂;教书育人,生命与使命同行;撰书著说,建自信中国教育;荐书用书,启智增慧润新人”四大板块,展现了于漪前辈读书、教书、写书、荐书,与书结缘、与书为伴的精神世界。

主办方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告知笔者:为让读者“触手可及”于漪的“教育家精神”,上图东馆已经随展特地制作了纸质版:即《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于漪式好老师——电子期刊荟萃(1979-2024)》,按期刊发表顺序整理,读者可在展览现场翻阅;同时,于漪相关主题文献资源、亦可扫码在线查看上图馆藏信息。而展板区则以时间为引,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将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教书育人生涯徐徐展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于漪秉持“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崇高信念,从教一线七十余年,开设了2000节公开课,写下7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于漪鲜活的教学实践、深厚的教育思想、崇高的教育精神和丰硕的教育成果,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展示揭幕仪式上,于漪孙女黄音老师、代表于漪向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捐赠手稿,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接受捐赠并向于漪家人颁发《捐赠证书》。同时,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蒋红代表基金会、向上海图书馆赠送《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而于漪事迹的发现者和推崇者、笔者熟悉的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教授在其主题演讲中鲜明地指出:“在当前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宣传、践行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育教学思想。因为于漪出在上海,是上海的骄傲,她是基础教育界唯一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的教师楷模,是我们身边的人民教育家。所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上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用好这个宝贵资源“。

王荣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是5A级教育公益组织,其宗旨是“支持教育、服务教育”。与此同时,上海图书馆是国家综合性研究型图书馆,在文化育人体系中发挥着知识传播、文化弘扬的重要作用,也是宣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阵地。“在此次活动策划过程中,我们与上海图书馆同频共振,达成高度共识,协力办好‘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展示宣传,一同致力于在全社会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氛围、助推上海书香城市建设“。

他还强调指出:“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有广度、深度和温度。我们想尽力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展示于漪从一位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的成长历程,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普通市民以精神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也因为是在上图办展,主题就用“读书”、“教书”、“写书”、“荐书”串起于漪的追梦旅程,揭示“书”在于漪教育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王荣华教授还透露:“上海教育主管部门对弘扬教育家精神、宣传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十分重视,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我们基金会于今年4月联合发文,在全市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的系列活动“。目前,系列活动已经在上海各区积极展开,暑假来临之际更是得到老师们的响应。

王荣华教授最后向笔者强调的是:“今天我们读于漪,是时代之需。面对时代之变而‘大变大乱读于漪、风雨前行读于漪‘。读于漪这本厚重的书,能帮助我们找到方向、找到定力“。

这番宏论,自然就让笔者想起了百年来对中国教育产生过影响的另两位外来人物。一是美国教授杜威,二是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中学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在我开始习惯品读图书馆藏书的一九八四年到二零一四年间,此两位的各类图书出版不断;而我一九九四年正式接触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第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上海人力资源对上海发展影响。期间不断听到相关学者、政协委员批评中国当代教育的慷慨声音,但我坚信中国教育有功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最近的十年,我在研究和对话中面临的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一方面是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思想、理想伴随着其系统性著作的出版而得到有效传播,另一方面国家各项事业尤其是科创突破、大国重器工程,都是在西方封锁技术、阻挡交流前提下取得关键性突破的,其核心成果往往拥有自主原创的知识产权。这对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都是很有说服力和针对性的解读。这其实也已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就是中国教育是忠诚可靠的!

中国教育,能够而且正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堪当大任的高端人才!登月工程、深海工程和高铁工程等,就是崭新案例。就在上图东馆于漪图书角设立的前夕,即六月二十五日嫦娥六号成功回归、完全是独立自主取得的新成就。新成就的关键词是月球背面!一直以来,由于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具有独特的空间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人类开展空间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的首选目标。月球背面作为通往深空的“跳板”,其深入探索有助于人类建立月球基地,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撑。而在2022年,我国就已经有了发射嫦娥六号进行月背探测的公开蓝图,并且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提出这次月背取样计划就要带回样品。2024年5月3日,在国人期待之下,长征五号载着嫦娥六号成功发射。经过长达53天的航行与探测,嫦娥六号最终携带着月球背面的土壤样本、成功返回我国,这一壮举让国人和国际宇航界都为之沸腾。随后即在6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宣布:嫦娥六号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和世界第一!

笔者更关注的是:嫦娥六号及航天工程的科研团队力量。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已经执行了三次登月任务,包括一次采样返回任务,成功率达到100%。可以看出,中国航空技术的整体实力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航空技术研究团队充满年轻活力。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研团队骨干有92、93年的,也有95后,最小的操作员是一位00后。这些航天研究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甚至35岁就已经是单系统的总工程师,算是团队里最资深者!而毫无例外,他们都是新时代的中国教育自主培养出来的高端人才。因此,我和上海市政协委员洪民荣、上海教师学院黄音老师交流中指出:从于漪图书角到嫦娥六号,完全可以说是见证了教育自信与道路自信的相辅相成;而教育安全理应成为国家安全核心元素!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