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时隔28年,丁学良再度来到哈尔滨。言语之间,他丝毫不掩饰对于这座城市的喜爱和留恋。作为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客座教授,丁学良曾多次来到过哈尔滨,有一段时间甚至每年都会来一次。在他看来,哈尔滨理应也本该成为“中国全球化中心城市”和“创意设计之都”。
“一座城市的美体现在一些细小的方面”
“以前在哈尔滨每进一家饭店,餐桌上都会铺着一张漂亮的桌布,摆放着漂亮的花瓶。”这是在采访中丁学良无数次提及的细节,也让他从3多年前就在心底认为,哈尔滨是一个文明、品位、设计和艺术的城市,正如他本人所说,“一座城市的美体现在一些细小的方面。”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兼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学术主导、香港博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博士、社会学思想大师丹尼尔·贝尔的关门弟子……如此众多的头衔足以说明,丁学良拥有超凡的国际视野。作为当今研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方面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权威,丁学良对哈尔滨有着独特的情怀。
然而,时隔28年再度来到哈尔滨,哈尔滨与他印象里的模样有了一些变化——哈啤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餐桌上的桌布和花瓶也不再是标配,曾经作为吸纳过来自很多地方人才创意中心的历史也不再被人提及。
“哈尔滨在中国现代化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先行者’,它曾经创造过中国最早体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杰出成就。”这是丁学良在论坛上阐述的核心观点。“在这个寒冷而又偏远的地方出现这样一个城市,这是一个奇迹。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很少有城市拥有像哈尔滨这样特别辉煌、文明、灿烂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丁学良坦言,如果我们记住哈尔滨在历史上这些伟大的辉煌和突出的贡献,我们对哈尔滨今天和明天的发展就不会太盲目。“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希望东北和哈尔滨兴旺起来的人应该去关注的。”
“从时间到空间上,哈尔滨都有可借鉴的经验”
纵观古今,哈尔滨在100年前便拥有光辉的历史;而横看世界,与哈尔滨处在同一纬度的米兰、威尼斯、西雅图、波士顿、旧金山、伦敦、巴黎等城市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各领域的“中心城市”。在丁学良看来,无论是从历史的纵轴上还是在地理的横轴上,哈尔滨都有可借鉴的经验。
从事全球化领域研究30年,丁学良说,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全球知名城市,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国际化、全球化。而这也正是哈尔滨在百年以前领先于中国其他城市最大的原因。“过去哈尔滨的伟大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个是国际化,我们后来称之为全球化;第二个是宽容、吸纳的社会环境。”丁学良说,很多在自己故土难以生存和发展,甚至连命都保不住的人来到哈尔滨后,发现这是一个好地方,于是他以前被埋没的才华和被剥夺的创造性在这里再度被焕发。“如果哈尔滨的明天能继续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的中心城市,能够继续与时俱进地成为一个开放、包容、欢迎来自全球所有地方有创造力的人来到这里的城市,相信它还能重拾10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难有城市能够比拟的地位。”丁学良说。
时隔多年再度回到哈尔滨这座心向往之的城市,丁学良希望能重新拾起从前与哈尔滨的不解之缘。“我非常希望看到‘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哈尔滨,能在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和在全球竞争的平台上,再现它100多年前那种美丽、魅力、开放、包容、接纳、创造的美景。”丁学良如是说。
文章选自哈尔滨新闻网,2023年5月8日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更多……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