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打造中国社会智库国际影响力标杆——专访“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

《新华智库研究》刊发文章:打造中国社会智库国际影响力标杆——专访“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
2024年12月02日 23:15 全球化智库CCG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思想策源、智力支撑和行动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社会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008年,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成立。在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全球化智库”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的中国社会智库,以及首个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持续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际舆论场输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近期,《新华智库研究》专访了“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围绕CCG作为中国知名社会智库,如何践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要求,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 “二轨外交”独特作用,打造国际化智库核心竞争力等有关智库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及促进我国社会智库事业蓬勃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作者 |《新华智库研究》采写组

《新华智库研究》:2008年“全球化智库”成立,回到最初起点,请问“全球化智库”成立的初衷是什么?在您看来今天的“全球化智库”是否实现了这一初衷?

王辉耀:2008年,全球遭遇了近百年来最猛烈的金融海啸,世界经济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30年。中国百年奥运情结在同年梦圆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表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就在这一年“全球化智库”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全球化”命名的研究机构。

从成立之日起,“全球化智库”将“推动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作为初衷和使命,通过长期跟踪、扎实研究,在人本全球化、经贸全球化、全球治理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内容积淀,多年累计举办近千场“全球化”相关论坛和研讨会,并在巴黎和平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重要国际场合举办会议。

“全球化智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也初步实现了智库的全球化布局,除北京总部外,在杭州、广州、青岛、成都等地设立了地方分支机构,还在德国柏林、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瑞士日内瓦、加拿大温哥华、法国巴黎、巴西里约热内卢等设立了海外代表处,是全球研究网点最多的中国社会智库。

尽管近几年全球化面临重大挑战、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全球化智库”依然坚持履行使命,充分发挥国际化社会智库思想交流平台优势,着力汇集全球化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具有全球化丰富实操经验的顶尖企业家,共同探讨全球化议题,研判新挑战、凝聚新共识。甚至在2022年疫情肆虐的国际态势胶着之际,“全球化智库”第一个率先走出国门,开启环球“二轨外交”“破冰”之旅。

至今,“全球化智库”依然秉持初心,以“国际化、影响力、建设性”的专业定位,践行“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的宗旨,致力于在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经贸与投资、人才与企业全球化、中美关系与中美经贸、国际关系、“一带一路”、智库建设等领域提供更多优质研究成果。

《新华智库研究》:作为一家诞生于中国的知名智库,“全球化智库”如何做到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要求与全球化发展理念有机结合?

王辉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全球化的发展理念,“全球化智库”进行了两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方面,对内及时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更好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化的每个关键节点上,我们都会及时推出重大研究报告。比如在特朗普就任第45任美国总统前夕,发布《特朗普时代的机遇、挑战和中国应对》研究报告;在特朗普政府有意收紧移民政策,实行“用美国货、雇美国人”政策时,发布《抓住美国移民收紧机遇,更加开放国际人才政策》研究报告,为提升中国的国际人才竞争力提出10项具体建议;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下,发布《应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维护双边稳定大局的10条建议》等。“全球化智库”也是国内最早对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 CPTPP)展开系统性研究,并通过多渠道建言献策呼吁加入该组织的智库。

另一方面,对外扮好“二轨外交”的新角色,积极发挥公共外交领域重要作用。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十多年来,“全球化智库”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妇女署、国际移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驻华代表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众多国际组织,与布鲁金斯学会、欧洲政策中心、布鲁盖尔研究所、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法国国际关系学院等近百家智库加强多方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巴黎和平论坛、多哈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布莱德战略论坛等上百场次国际多边论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推动智库的“二轨外交”,在公共外交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华智库研究》:“全球化智库”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具体有哪些创新做法?

王辉耀:“引进来”即为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平台。依托各种论坛、会议、项目,CCG 邀请大量的各国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官员、国际专家学者到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21 年启动的“CCG 名家对话”项目,CCG邀请到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荣誉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西班牙前外长、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理事会主席约翰•桑顿,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巴黎和平论坛主席、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等数十位国际意见领袖,进行深度对话,吸引了西方主流社会的关注,推进了中国故事、中国视角的全球化表达。CCG 还连续八年举办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广泛聚集国际高端智库的线下交流,比如2023年的第八届年会邀请了来自亚欧美以及大洋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位知名智库代表,围绕中美、中欧等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进行深入探讨,凝聚全球智库共识。

2024年2月17日,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欧洲和美国:大国政治时代的气候合作”为主题的官方边会上发言

“走出去”即在重大国际场合主动发声设置议题。近年来,CCG 经常出现在以西方国家为主的舆论场——慕尼黑安全会议、达沃斯论坛、巴黎和平论坛、芒克辩论会、世界贸易论坛等重大国际场合,通过参与辩论、研讨发言,举办边会等形式发出中国民间声音,有利于平衡国际社会对华负面声音,营造中国正面的舆论环境。如,202417日,“全球化智库”作为唯一中方机构,与慕尼黑安全会议联合举办正式官方边会,本次会议以“中国、欧洲和美国:大国政治时代的气候合作”为主题,聚焦地缘政治大国时代的气候合作,邀请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顾问与领域专家,旨在通过气候外交和更广泛的地缘政治问题两个视角,审视中欧美双边和三方关系动态,探索中国、欧盟和美国作为气候三巨头如何与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全球合作等课题。

2024年6月20日,第28届欧洲论坛在奥地利举行,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演讲嘉宾受邀出席,并与参会嘉宾合影

此外,CCG 还积极接受国际主流媒体访问 , 主动在国际舆论场发声。CCG 2022年开展环球“二轨外交”期间 , 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 (BBC)“艰难对话”(Hard Talk) 节目、《福布斯》杂志 (Forbes)、德国柏林电视台、韩国《中央日报》以及欧洲卫视、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香港《南华早报》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专访 , 围绕人文交流、中美贸易关系、经济全球化及跨国企业投资发展等话题分享观点和见解,在国际舆论场加强了中国声音的输出。

2019年2月15日当地时间下午5时至7时,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受邀在第5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MSC)主论坛“从对抗到合作,令竞争者重回贸易”发言

《新华智库研究》:作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 2020》中唯一入选百强的中国社会智库,CCG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些竞争力是如何实现的?

王辉耀:智力资本是智库的核心资本,“全球化智库”汇聚了世界一流的智力资源,凝聚了有智慧的人,不断形成和建强全球研究网络。

一是网罗全球专家资源。“全球化智库”邀请了一批在政界、企业界、智库和学术界等领域卓有建树、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海内外知名人士担当顾问,他们在国际合作、全球治理、国际贸易、人才发展、企业全球化等领域,为参与推动国家发展和全球治理的诸多决策服务提供专业指导。

二是吸引和培育国际一流研究能力的专家团队。CCG不仅有由学术机构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由商务、外交等主管部门前资深政策决策者组成的高级研究员队伍,还有由研究机构、高校知名学者组成的特邀高级研究员队伍。

同时,“全球化智库”高度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团队。CCG100余名全职研究人员和专业工作人员均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其中博士占比37%,双硕士和硕士占比分别为9%54%。他们大多具有三语能力,多元的专业背景,涵盖经济学、社会学、公共政策、人才学、国际关系等几十个专业。

在“全球化智库”平台上,研究人员能够尽情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参与课题研究、蓝皮书编著、建言献策以及高端研讨,积累了丰富经验。平台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国际活动交流的机会,助力人才和智库共同成长。此外,“全球化智库”还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是我国为数不多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社会机构之一。

三是打造全球企业家思想平台。“全球化智库”探索打造出国际化的咨询委员会,成员多为具有多年资深政府管理经验、已经退居二线的国内领导干部和国际精英人士。他们熟悉政府运转,懂得决策咨询的关键所在,同时掌握建言献策的渠道。另外,我们还经常邀请具有国际视野、国家情怀的各领域知名企业家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为智库的发展提出建议。

2024年9月2日,第19届布莱德战略论坛(BSF)在斯洛文尼亚举行,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受邀在“印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主题分论坛参与讨论。

《新华智库研究》:除了国际层面的合作,“全球化智库”在服务国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探索?

王辉耀:当前,“全球化智库”除了北京总部,还在杭州、成都、广州、青岛、深圳/东莞成立了 5 个地方专业研究院。北京总部针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比如基于智库在国际人才、企业国际化、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等领域的研究积累,结合参与国家政策出台的经验及国际交流实践,通过提交政协提案和日常递交建言等方式,对北京开放发展提出建议。同时,CCG还参与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两区”建设等政府课题,为北京市发展建言献策。

在国内分支机构中,CCG 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专项课题研究、举办论坛和国际研讨会、发布研究报告、出版相关书籍等,为政府建言献策;CCG 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立足青岛,依托 CCG多年来同有关部委和机构的丰富政策咨询、研究成果,专注于中国北方儒家文化环境下国际人才研究和最前沿的人才战略课题,为中国北方相关省市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与研究服务。

此外,CCG作为社会智库还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优势,通过课题调研、举办活动等形式积极配合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工作。比如 CCG参与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举办了“从首都实践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国际青年沙龙。来自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代表走进北京市政协机关,与市政协委员座谈交流,了解协商民主的鲜明特点与生动实践。

《新华智库研究》:您如何看待我国社会智库的发展现状?您认为还存在哪些提升的空间?

王辉耀: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内地共有1000多家智库,但绝大多数都属于官方智库,民间智库数量较少。与官方智库相比,社会智库处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地基”,相对更了解基层和群众,在市场和政府利益关系中能够更好保持独立性,也更便于通民情和汇民智。我认为,国内社会智库发展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经费来源有限且不稳定。资金直接决定智库的存活和发展。社会智库的经费主要来自固定的私人、企业、政府和基金会的捐赠,以及商业合同和政府合同的支持。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智库的资金经费来源相对有限,加之国内尚未形成资助智库等研究机构的氛围,较难从民间渠道获得资金。

二是国际影响力不足。社会智库在“二轨外交”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目前而言,我国社会智库的国际化明显不足,无论是速度、广度还是影响力,都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际关系的需要,没有在国际事务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权。

《新华智库研究》:当前,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智库发展,支持其发挥科学决策、参与公共外交等价值和作用,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王辉耀:一是建立百花齐放的智库格局体系。鼓励大力发展社会智库,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营造社会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智库,以“鲶鱼效应”激发各类智库的主体活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市场”,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

二是为社会智库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和友好的社会氛围。其一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升智库服务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度、影响力。其二是完善政府购买智库服务的工作机制,探索推进将社会智库产品纳入采购范围,规范购买流程、完善考核体系。其三是宣传公益政策理念,完善公益捐赠制度,通过在法规和文化方面呼吁引导,推动形成捐助智库的社会氛围,有效推动中国公共政策事业发展。

三是优先支持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社会智库发展。建议着重培育社会智库国际化力量,制定国际研究领域的社会智库优先扶持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中国社会智库树立国际形象、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从而实现更多更广泛地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交流合作。

《新华智库研究》:着眼未来,“全球化智库”将如何结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求,进一步开拓创新,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王辉耀: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探索者与实践者,我们将不负时代所托,一如既往地参与和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国的全球化之路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服务,为中国引领新一轮全球化贡献智库智慧。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社会智库参与民间外交的优势,搭建中外沟通的桥梁,为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全球共识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球化智库”也将继续发挥社会智库的“鲶鱼效应”,积极探索与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生态体系的构建,为中国和世界的全球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选自《新华智库研究》,2024年第3期

CCG 图书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