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今天,上海市胸科医院联合上海市健促中心、徐汇区卫健委举办“医说肺腑,健康在胸——肺癌专病科普系列公益活动暨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会上,胸科医院推出三项肺癌科普新举措,发布了由上海市胸科医院牵头编撰的国内首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患者版)》。
自2018年起,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术带头人韩宝惠、主任钟华牵头,联合国内肺癌领域众多专家,连续出版了6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今年10月,本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在《中华肿瘤杂志》的鼎力支持下,从填补国内肺癌指南患者版空白入手,由上海市胸科医院牵头启动了国内首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患者版)》编撰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在11月14日的国际肺癌日科普活动中,此部患者版诊疗指南正式发布。
会上,胸科医院钟华主任解读了这一科普新作。她表示,指南从患者需求入手,通过收集和遴选患者关注的临床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肺癌诊疗指南信息、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汇集全国诸多肺癌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编写发布。相对于其他科普原创作品,患者版诊疗指南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表述方式更加严谨、科普内容更贴合临床实践。它的出现,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诊疗观念,明确治疗目标,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计划,为肺癌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全面、实用的诊疗指导。据悉,患者版指南全文已在近日的《中华肿瘤杂志》线上发表。
钟华主任透露,看病的主体是医患双方,因此不光是医生,患者也可以有能力参与到决策中来。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钟华和同事们见过了太多“有备而来”的患者,他们的知识面有时连医生都会感叹,这也倒逼临床医生更加主动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与此同时,患者适当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科普知识,也能更好地与医生沟通,更理解医生给出的诊疗建议,依从性也会更好。
为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肺癌,提高对肺癌的疾病认知水平,提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水平,作为徐汇区科普联盟首批单位,上海市胸科医院在2023年5月发起全市首个专病科普项目“肺癌专病科普”。该项目主要由科普需求调研、科普原创产出、健康科普传播等多方面内容构成。历时一年多来,百篇科普原创作品已编撰完成并陆续刊出。在此基础上,项目组汇编了《答“肺”所问》科普图书。
书目以“问答”形式汇编,聚焦大众最关心的肺癌问题,按照认知篇、诊断篇、治疗篇、康复篇进行了整理。“从肺的工作原理到肺癌的高危因素,从早筛的最佳方法到治疗的不同手段,从术后照护到运动训练,从心理疏导到随访管理,科普信息量涵盖了肺癌疾病全过程,为公众克服对肺癌的恐惧与无助提供科学助力。”该书主编、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超红介绍。会上,来自徐汇区13个街道的居民代表获得赠书。
作为《答“肺”所问》新书问世后专病科普的延伸,徐汇区巡回公益活动也在此次会上启动。该公益活动将在未来的半年时间内,跑遍徐汇区13个社区,通过科普讲座、义诊咨询和赠书活动,拉近居民和医生们之间的距离,带给老百姓家门口面对面的科普体验。
其后举行的是“重视肺癌早筛,规范肺结节诊疗”专场上海健康大讲堂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指导,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本次活动邀请了张岩巍副主任医师和肿瘤科副主任成兴华医师两位青年专家,分别带来《筛一下,肺常好——肺癌早筛惠民生》和《莫慌莫纠“结”,不惧不姑息——肺结节的随访和治疗》两场精彩讲座。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