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秋 郑州多地水库开闸放水

抗旱保秋 郑州多地水库开闸放水
2024年06月16日 17:02 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宇航 文/图)6月16日上午,在巩义市西村镇,一场“及时雨”让干渴的农田喝了个饱。对西村镇的农户们来说,这场雨是“锦上添花”,而在此之前天坡水库的来水才是“雪中送炭”。

5月以来,郑州市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少6成,加之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土壤失墒严重,旱情持续发展,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郑州市水利系统积极组织抗旱,多地水库开闸放水,一渠渠清水流入田间地头,有效缓解了土地之旱、庄稼之“渴”。

下“及时雨”前 村民已用上“救命水”

费全军是巩义市西村镇西村村种粮大户,今年他承包了一千余亩地,在6月16日降雨之前,利用天坡水库的来水,他的田地已浇灌近三分之一,目前玉米等秋作物正在顺利播种。说起6月16日这场降雨,他高兴地说这是“及时雨”,而提起前些日子天坡水库的来水,他更是激动道那是“救命水”。“麦收以后,马上就要种秋,天不下雨,地里没有墒,秋庄稼种不上,但农时不等人,不能一直等到下雨才播种啊。”费全军说,早在麦收前,陆浑灌区郑州段的工作人员就过来跟村民们沟通,及时开闸放水,村民才得以顺利播种。

西村镇属于陆浑灌区,麦黄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这里的秋作物无法顺利播种,已经播种的田地则不能正常出苗。从5月底开始,郑州市生态供水保障中心陆浑灌区利用陆浑灌区反调节水库天坡水库的水灌溉农田,最大限度减小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天坡水库于5月底开闸放水,三台水泵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天提水18000立方米左右,通过水渠送至田间地头。

据了解,陆浑灌区水源地是位于洛阳嵩县的陆浑水库。陆浑灌区东一干渠郑州段自巩义登封交界处起,至巩义坞罗水库止,设计灌溉面积9.82万亩。“在上游陆浑水库未开闸放水前,我们充分利用陆浑灌区郑州段反调节水库天坡水库的退水,6月以来,已从天坡水库提水20余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000亩左右。”郑州市生态供水保障中心陆浑灌区相关负责人说,6月15日下午四时,陆浑灌区水源地陆浑水库已开闸放水,水预计6月18日到达巩义。费全军则说,虽然一场降雨暂时缓解了旱情,但后期一些田地仍需要再次灌溉,之后陆浑水库的水过来,村民们更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渠清水持续流入田间

与巩义市西村镇下了一场“及时雨”相比,荥阳市广武镇则没有那么幸运。截至6月16日中午,荥阳北部主要产粮区仍然没有有效降水。面对持续旱情,荥阳市水利局提前谋划,前期广储水源并疏浚整修渠道,旱情出现后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摸排旱情,辖区内水库及时开闸放水,全力做好抗旱保秋工作。

在广武镇后王村,记者看到有村民正在将水渠中的水引入农田,而渠中之水就来自不远处的河王水库。当看到一泓清水流入田中,村民们悬着的心也随之放下。后王村村民张政家的十余亩地刚浇灌完,他看着湿润的土地和正在露头的玉米苗,心里十分高兴。6月初,收完麦子后,张政就种上了玉米,但是由于持续的干旱,玉米出苗情况不是很乐观。“必须马上浇水,玉米才能正常出苗。”张政说,当水渠里的水流入田里,他仿佛就已经看到了秋天丰收的情景。

据悉,河王水库是荥阳市四座中型水库之一,主要用于农业灌溉。5月上旬,河王水库就开始开闸放水,前期主要是供村民浇“麦黄水”。6月旱情以来,河王水库已浇灌农田5000余亩,下游灌区的1000余亩农田大约在一周内浇灌完成。

荥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荥阳市今年先后完成丁店水库除险加固、唐岗水库后坝坡修复等工程,全市水利工程可供灌溉水量831.94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提供灌溉用水1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28万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