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在步姚振华后尘吗?国华人寿核心偿付能力连续两年下降

刘益谦在步姚振华后尘吗?国华人寿核心偿付能力连续两年下降
2024年03月14日 08:25 Y角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曾经风光无两的潮汕商人姚振华,在2020年之后便被霉运笼罩,被多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总执行额超过400亿。利用险资杠杆盲目撬动房地产开发,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今,相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被称为“最大牛散”的刘益谦身上。去年10月,刘益谦通过香港苏富比拍卖所持有的多件艺术品,结果39件藏品6件流拍,部分收藏品卖出价格跌破买入价。刘益谦在2015年以约2.7亿元人民币购得的《宝丽特·茹丹肖像》,最终只有2.5亿元成交,有好事者估算,这次拍卖刘益谦亏损接近上亿。

在稀有收藏品亏本出售的背后,刘益谦和他的国华人寿正在经历巨亏,以及核心偿付能力的大幅下滑。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净利润亏损5.5亿元,核心偿付能力从2021年年末的131.19%,下滑至86.93%。

在这财务恶化的背后,神秘的表外地产业务开始受到公众广泛关注。刘益谦会走姚振华的老路吗?

宸嘉用的是国华人寿的钱吗?

在地产圈有一个传言,说是宸嘉发展所以能快速发展,背后的输血者是国华人寿。

网上对此有各种版本的流言。有的说宸嘉发展董事长陈佳是国华人寿的投资总监兼资产管理中心不动产投资总经理,也有报道称,宸嘉发展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华人寿,更有传言说,陈佳本人就是刘益谦的女婿。

然而,这些传言仅仅停留在传言。宸佳发展在公开登记工商信息时,实际要比传闻“鸡贼”很多。所有的宸佳发展及其控股子公司,都没有出现“陈佳”的名字。

而在股权上,宸嘉发展也和国华人寿没有隶属关系。

对于国华人寿来说,宸嘉发展就是一个完全没有关系的公司。

此前,凤凰网风财讯引用了出自湖北《荆门日报》的一篇名为《上海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一行来荆考察》的文章,称祖籍湖北的刘益谦回了一次老家,陪在左右的是上海宸嘉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佳。

但荆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刊载的《荆门日报》关于陈佳的职务描述是“国华不动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佳”。

而这个传闻中的宸嘉发展董事长,也已经不再是国华人寿不动产投资的专业责任人。2023年的4月20日,国华人寿公布了《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不动产投资业务专业责任人的基本信息披露公告》,由国华人寿的财务负责人周国瑞负责不动产投资部门,与传闻中的宸嘉发展董事长陈佳划清了界限。

在此前后,陈佳已退出国华人寿旗下的多家房地产公司的高管层。

国华人寿所以对宸嘉发展讳莫如深,有两个表面原因。

第一是根据《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直接投资不动产)建设及自评估情况》,陈佳本人并未在国华人寿及其控股子公司外有任何兼职。如果,承认他是宸嘉发展的董事长,那么首先是违反保险行业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其次,陈佳如果是宸嘉发展的董事长,那么国华人寿就有必要将和宸嘉发展的关联交易予以全部披露。但是,实际上国华人寿历年公布的信息,都没有披露与宸嘉发展间的关联交易。

蹊跷:国华人寿从未澄清

虽然表面看宸嘉发展和国华人寿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两者实际的利益捆绑极深。双方曾有多个项目的交叉联系。更蹊跷的是,对于网上的传言,国华人寿从未主动加以陈庆。

比如,宸嘉发展旗下的武汉嘉佰道项目,最早为国华人寿所获取。其后转给了大股东为陈晟的上海昇拜实业有限公司,最后转给了宸嘉武汉(发展)有限公司。

表面上看,宸嘉发展与国华人寿并没有直接的交易。但如果锁定嘉佰道项目的开发商——武汉国升置业有限公司的高管,就会发现上海昇拜实业有限公司其实是国华人寿注册的一个“道具公司”,因为其掌握股权时的法人代表成天翔,同一时间还担任上海万景辉能源信能源有限公司,后者的大股东正是陈佳。

担任监事的吴粒则在离开武汉国升置业有限公司在武汉国荣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国荣”)、武汉国薇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国薇”)担任监事。

其中,武汉国薇由国华人寿完全控股,武汉国荣则由宸嘉发展和国华人寿合作开发。值得一提的是国华人寿虽然是武汉国薇名义上的小股东,却提名了周国瑞为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而周国瑞正是国华人寿资产管理中心不动产投资部负责人兼财务会计中心副总经理。

正是因为宸嘉发展和国华人寿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陈佳被坐实在宸佳发展任董事长,且同时是刘益谦女婿的话,那么按照《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不仅要大概率要对所有交易进行披露,而且累计金额不能超过保险公司当年度总资产的15%,另外保险公司投资未上市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和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中,对关联方的投资金额不得超过上述各类资产投资限额的50%。

这将极大限制国华人寿对宸嘉发展的资金输送。根据国华人寿披露的信息,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国华人寿总资产只有2944.62亿元。而按照《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企业投资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

这意味着宸嘉发展一旦被认定是国华人寿的关联方,对后者的投资,便不能超过148亿元。而仅仅2022年上半年,宸嘉发展半年拿地的总金额就超过180亿元。此外,宸嘉发展还大规模收购“烂尾楼”项目。

从国华人寿的角度,使用宸嘉发展这个“白手套”,还是因为监管的限制。按照上述《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公司是不可以直接开发、销售住宅的。

国华人寿和宸嘉发展:谁拖累了谁

形式上和国华人寿没有任何关系的宸嘉发展,就像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孙悟空,完全没有了紧箍咒的束缚。

但孙大圣没有取到正经、修成正果前,没了“紧箍咒”的约束,就会野性难收,最终危害到整个取经团队。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国华人寿的“影子”地产业务身上。

根据国华人寿公布的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财务数据,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本年度累计净现金流等指标均较去年末大幅下降。

截至2023年三季度数据

截至2022年年末

其中尤属偿付能力的核心指标下降最为明显。这是国华人寿财务逐渐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刘益谦随后在香港苏富比巨亏出售心爱藏品,也很大程度反映出国华人寿的经营遇到困难。

几乎与此同时,2021年和2022年都因为拿地高歌猛进,频繁进入拿地金额百强榜的宸嘉发展,去年也没有了踪影……

目前并不知道,宸嘉发展突然变得低调,和国华人寿的经营遇困是否有关。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股权上没有隶属关系的两者,已经像一根线上的两只蚱蜢,相互间的影响越来越深,逐渐血肉相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