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2023年的业绩: 隐藏着一笔超过30亿元的亏损

平安人寿2023年的业绩: 隐藏着一笔超过30亿元的亏损
2024年04月05日 11:35 Y角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3月29日,中国旗下的平安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3年的最新业绩,净利润达到512.26亿元,虽然比上一年下滑了15.28%,但与半数亏损的同行相比,仍然堪称业绩靓丽。很可能因为业绩还不错,平安人寿的主要高管薪酬又涨了,涨薪幅度超过了15%。管理层领到的总薪酬从4659.1万元,涨到了5387.79万元,这在金融业整体降薪、减员的风潮下,显得异常显眼。

但是,别看他们赚得多、加薪也多,其实他们财报里还有个大问题:有超过30亿元的亏损没及时处理。这让人担心,这笔亏损会不会影响到整个中国平安的赚钱情况,还会不会影响他们卖出去的保单的收益,最后能不能真的给客户那么多钱。

对中国金茂的投资:资产缩水已经接近九成

很多人对中国平安和旗下的平安人寿的印象,是金融领域的头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不那么景气,与平安人寿合作的一些企业也出了问题,但这似乎并没对平安人寿造成太大影响。除了2021年因为华夏幸福的大额亏损导致业绩有点波动外,过去三年他们的整体表现还算稳定。

那么,平安人寿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从他们2023年的财报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早在2019年,平安人寿就买了很多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并作为合作伙伴,将这些股权投资都写进了财报里。

举个例子,那年他们投资了当时房地产行业里的热门公司——中国金茂(HK0817)。在7月26日早上,中国金茂在港交所宣布,他们的大股东中化香港把中国金茂的17.87亿股卖给了平安人寿,每股价格是4.8106元。有人算了一下,平安人寿当时大概花了85.9亿港币。如果按当时的汇率算,持有中国金茂的成本大约是75.92亿元。

到了2023年,平安人寿在中国金茂这家公司里的股份还值56.06亿元。就算扣掉15.58亿元的减值,这些股份还值40亿元。

但是,如果我们根据中国金茂在2023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0.59港元和当时的汇率来算,这些股份在市场上其实只值10亿多港币。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大概9.5亿元。这表示平安人寿的这笔投资,在账面上亏了至少30亿元,但这个亏损并没有在平安人寿2023年的财务报表上显示出来。

有了解内情的人说,这样的财务处理方式和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规定,长期的股权投资是用权益法来计算的,并不考虑市场上的实际价值。

会计处理客观、准确、及时吗?

但这个说法和平安人寿公布的会计规则不一样。

按照他们的会计规则,平安人寿应该检查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在内的所有资产有没有减值。检查的方法就是看现在的资产价格是否低于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去卖掉它所需费用的差值。如果低于这个差值,那就需要记录减值准备。

就像另一个大公司中国人寿,他们也投资了房地产股票,后者展示了股价大跌后他们是怎么处理这些投资的。

2022年,中国人寿对远洋集团这家公司的投资计提了26.45亿元的减值。因为在那年年底,远洋集团在港股的股价跌到了每股港币1.09元,比中国人寿的投资成本还低。所以他们测试了这项投资,并记录了减值。

从2020年到2023年,中国人寿因为远洋集团的股价大跌,多次记录减值准备。到了2023年年底,他们甚至把对远洋集团的投资账面余额减到了零。

其实,平安人寿之前也处理过中国金茂的减值问题。那是在2021年底,当时中国金茂的股价跌到了2.285港元,比平安人寿买入时的价格低了一半。但那年,平安人寿只记录了中国金茂15.58亿元的减值准备,并减少了7.43亿元的账面损益。

从当时的股价来看,这次减值准备可能没做得足够,给以后可能的进一步减值留下了隐患。

看起来,平安人寿可能也对中国金茂的投资亏损感到不满意。今年1月,平安人寿负责股权投资风险的人换了,李晓晔接替了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六年的孙稳存。而投资业务的风险责任人,更是在2022年6月就换人了,由刚到任一个月的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亲自接手。

背后原因:和薪酬政策有关?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平安人寿没有及时处理中国金茂的减值问题呢?

看看平安人寿过去的财报,可能和高管们当年的工资有关。2021年,平安人寿因为华夏幸福的投资亏了很多钱,导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高管的工资也减少了很多。

对于平安人寿的高管来说,让现在的团队承担之前投资中国金茂造成的巨大亏损,似乎并不公平。

平安人寿的员工和管理者的基本工资与年度业绩紧密相关,这不仅影响当年的奖金,还会影响第二年的基本工资。

但是,像中国金茂这样的长期投资,其影响可能会持续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只用一年的业绩来评估这些长期投资决策,显然是不合理的。

杨铮是在2022年才加入平安人寿的,之前的一系列房地产投资决策都与他无关。

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没有充分计提减值准备,但这样做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和投保人。毕竟,能深入研究平安人寿每一个投资项目的投保人并不多。

其实,平安人寿可以学习招商银行的薪酬追回制度,对长期投资的激励进行跨年追回。这样,即使人员更替,也不会出现前人犯错、后人遭殃的情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