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样子货”时代

我们活在“样子货”时代
2024年09月09日 23:30 碎宝SUIBAO

晚上去黎黄坡路的一家按摩店按摩。

店史19年。今年下半年,生意不好。为增加营收,老板把店面一部分出租给了卖护手霜的。房子是自己的房子,在此之前老板这块店面用做大堂,看着敞亮气派,现在人人务实,租出去补贴收入,何乐不为。

按摩区搬到了二楼,仍然是气派的,老建筑就是这点好:风水端正。

老板是道家的,属正一派。像个老夫子。正一派可以结婚,他有老婆孩子,一家人住在按摩店的三楼。

他们家的人话语不多,很稳重的一家子。三两个师傅,也是在这里工作多年的。除了今年有个师傅年纪大干不动走了,其他人都在。我常找的,是一个讲话少的师傅,他讲话有点磕巴。

这位给我按摩的师傅手劲儿大。像一个铁钳子,抓我脖颈、肩膀,又用胳膊肘和小臂压在我肩膀中间揉揉揉:“你老低着头,这块肌肉都僵硬了”,或者:“钙化了,快揉不开啦”。

我说怎么办,“常来揉揉才能揉开”。

但是也觉得贵,揉一次我得分300个字儿给他,但我觉得值。

最近各行各业生意都不好,有行业媒体发布消息说全国餐饮业的营收同比下降40%。就连我常去吃早餐的那家牛肉面店,都开始延长营业时间,做下午和晚上的生意了,之前他们过了中午饭点儿就闭门歇业的。

人们不愿意消费,或者说不热衷消费。很多百姓选择活在线上,点杯喝的,拍拍照,走人。大家似乎都是过着一种“样子货”的生活。

像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人们强打着精神,想要过一种“看起来很美”的生活。在北京的米糕常常诧异:“为什么4个人只吃120”,“两个人只点一分米线一份米饭”以及“3个人吃了120用了6个碗”。

这是北京吗?大家都不愿意多加几个菜吃得更快乐一些吗?

此外,越来越觉得我们的生活缺乏质感。

我住在老汉口原来的租界区,靠着长江。整个区域的老房子,很多租给了奶茶店、咖啡馆。星巴克霸占了很多地段不错、品相不错的老楼,还有一些新开的奶茶店,做着莫名其妙的饮品,取着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譬如:爷爷不泡茶,它的英文叫:no yeye no tea.

莫名其妙地廉价和无质感。并不是我高高在上,我是太希望有一些真正好的东西或者老字号,出现在这些街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奶茶、炸鸡排、咖啡馆。

可惜,真正好的东西大家不买账。人们喜欢吃加了香精、糖浆、色素这些科技的东西,就连我也不能例外。现在一天我能喝两三瓶无糖维他柠檬茶(我的天,这个垃圾饮料怎么这么好喝)。

手作的、天然的、带着匠心的,通通都将被淘汰。因为这是个需要刺激、低成本、速成的样子货时代。

如果不去迎合,就会过得很辛苦。不过这个时代不会给人感慨的、抒情的时间。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不会为细腻、温柔、质地上乘的生活留出专门的空档。没有人在乎隽永。

在《山居杂忆》中,作者是出生于旧时代的杭州城大家豪门的女儿。过着如红楼梦里那般温柔乡的生活。作者在76岁高龄时,随儿子移民澳大利亚,闲来无事,凭借超强的记忆力,闲散写写旧日生活。新版再版后,读者的评论里充满戾气,说什么缺乏文学性、缺乏人文关怀,说作者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为富不仁;说文革时候抄家抄得不够;说作者此书自比周作人,红楼梦实在无自知之明。

仇富的心让读者忽略了文笔冲淡中杭州旧时风俗,也不在意作者白描的各色人物。

这只是一本个人口述历史一样的作品而已。作者的儿子参与了编辑书稿,在序中说此书有点像《史记》的结构,以人为支点串起整书,就连这都遭人腹诽。

这个时代似乎缺乏包容。温柔缺失。

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会觉得有些可怖。滚滚红尘中,我时常恍惚:如何说我与万物一体?如何理解我与众生无二无别?又如何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应机破执”,远在重庆求法的小姐妹说:“多熏”。

每个时代自有每个时代的解题公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