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是什么?不同年代的人,或许有着不同的诠释和体会。
77岁的张素兰和80岁的刘真科,家住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后街社区建筑二村。对于这对结婚55年、携手超过半个世纪的“40后”夫妻来说,浪漫是数十年来从未缺席的“仪式感”。
相恋,每周一封“情书”
时间回到1968年,时年21岁的张素兰是原万县(现万州区)地区财贸学校学生。一天,张素兰陪同闺蜜去见男朋友,哪知对方也带了朋友刘真科前来赴约。张素兰和刘真科一见如故,相互倾心,加上朋友在一旁助攻,二人当天便确认了恋人关系。
年轻时的张素兰和刘真科
恋爱后不久,二人还没来得及再见面,张素兰毕业便被分配到了巫山县双龙镇供销社工作,刘真科则依然在万州上班。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张素兰和刘真科算是“异地恋”。“从万州过去(巫山县双龙镇),要先坐轮船到巫山县城,在县城住宿一晚后第二天再坐小船到双龙镇。”张素兰说,恋爱期间,她和刘真科全靠书信往来。
那时,张素兰每周都会收到刘真科寄来的书信,虽然信中内容大多是问候和闲聊,没有绵绵情话,只是偶有一句“想你”,但在二人看来那是最简单朴实的“情书”。
结婚,炒黄豆当喜糖的极简婚礼
1969年5月26日,相恋10个月后,刘真科到双龙镇看望张素兰。这是二人相识、相恋后的第二次见面,也是这一天,成为了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用张素兰和刘真科的话说,他们是“稀里糊涂就把婚结了”。当天,张素兰的同事和朋友得知刘真科去看望她后,都起哄让他们赶快结婚,其中一位更直接:“择日不如撞日,你们干脆今天就去把结婚证领了!”
张素兰只把大家的话当成玩笑,害羞得满脸通红,而刘真科却在大伙的推动下向张素兰求了婚。随即,二人便去领取了结婚证。
当晚,张素兰与刘真科举办了一场极简的婚礼。没来得及准备喜服,他们换上最漂亮、最帅气的常服;没有喜糖,他们把黄豆炒熟了当零食;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结婚的消息没能通知到双方的父母和亲朋,在当地工作的同事和朋友,还有一个从万州来比赛的球队,见证了他们的幸福时刻。
之后,张素兰与刘真科才回家向家中报喜。虽然一开始张素兰母亲觉得他们的婚结得太草率,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但后来看到刘真科踏实、勤快,待人接物都很妥当,也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婿。
爱情,纪念日从不缺鲜花
结婚以后,张素兰回到万州工作,和刘真科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后来一家人又来到九龙坡区居住和工作。夫妻二人中,最爱下厨的是刘真科,他做的红烧排骨、青椒炒鸡是张素兰的最爱。贤惠的张素兰则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给刘真科买的衣服比自己的都多。
年轻时候的刘真科身材壮硕,心思却很细腻,还非常浪漫。张素兰回忆,二人结婚一周年时,刘真科早早地在家做好了饭菜,还上街去买花,结果跑了几条街都没买到鲜花,只好在别人搞活动的地方取了几朵塑料花回来。至今,这几朵塑料花还保存在家中。
结婚一周年时,刘真科送给张素兰的花。
每年结婚纪念日、情人节等,张素兰都会收到刘真科送的花,其中还有不少趣事。2021年的“520”,刘真科带着张素兰去买花庆祝,结果二人都忘记带钥匙,花买回来了,却进不了家门,女儿一家又在成都,他们只好叫来开锁匠开锁,还花了350元换锁芯。后来,刘真科在门后贴上了一张纸条,提醒每次出门记得带钥匙和乘车卡。
为了弥补当时结婚没有拍婚纱照的遗憾,张素兰与刘真科在2006年结婚37周年时,还去拍了一套美美的婚纱照。
2006年,张素兰和刘真科拍的婚纱照。
回忆起这些点滴,张素兰和刘真科满脸幸福地说:“我们携手走过了超半个世纪,年轻人喜欢的仪式感,我们一直都有。”
相守,总是想着对方的好
近几年,刘真科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张素兰承担了家中大部分家务,把刘真科照顾得细致入微:什么时候吃什么药,张素兰像闹钟一样准时提醒;什么饭菜最营养,无论多复杂张素兰都会给刘真科做;刘真科第二天穿什么衣服,张素兰会提前一天准备好放在床头……
刘真科也一如既往的贴心。张素兰总是被关着的阳台玻璃门撞头,刘真科在上面贴上了猫咪贴纸做记号提醒;看到张素兰做饭大汗淋漓,他会说“老太婆,辛苦了!”“快休息下”。
结婚相守55年,吵过架吗?张素兰与刘真科都表示,吵过。“两个人在一起总有磕磕绊绊的时候,但有问题时我们都是想着对方的好,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刘真科说,若总盯着对方的缺点,那么满脑子都是对方的不好,若多想点对方的优点,那么满脑子都是对方的好。这样,相守在一起的人生才能更幸福。
如今,每当有人问起二人的婚姻,张素兰都会说:“虽然当初结婚有点稀里糊涂,但我这辈子嫁对了人,他照顾我妈妈比我照顾得还好,对我也特别好。”刘真科则说:“我家老太婆善良能干,能吃苦、能忍让,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别人吃亏,能娶到她,我这辈子很知足。”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受访者供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