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继续震荡走低,半导体板块继续上行——ETF周评20240623

市场继续震荡走低,半导体板块继续上行——ETF周评20240623
2024年06月23日 21:07 招商基金

重点关注

消费ETF(510150)

中证红利ETF(515080)

食品饮料ETF(159843)

畜牧养殖ETF(516670)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

软件龙头ETF(159899)

指数增强重点关注

沪深300增强ETF(561990)

1000ETF增强(159680)

产品列表

消费ETF(510150)

联接基金(A类217017、C类004407)

上周回顾:

同期沪深300下跌1.3%、上证综指下跌1.14%,消费80指数跑输市场。

后市展望:

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1-5月社零总额19.52万亿元,同比+4.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4.4%,5月社零总额3.92万亿元,同比+3.7%,比上月加快1.4%,分品类来看,5月必选品类依旧保持稳健,其中粮油食品、烟酒品类分别同比增长9.3%、7.7%、7.7%,可选品类分化明显,化妆品/通讯/家电等品类消费增长亮眼,同比增速达+18.7%/+16.6%/+12.9%,金银珠宝同比-11.0%,可能受金价持续走高叠加去年高基数影响,618年中大促将进一步带动线上活力提升,2024年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0924亿元,同比增长12.89%,线上渗透率27.9%,同环比持续提升;高端酒批价短期有所波动,低价酒供给渠道较少,主流经销渠道报价波动相对有限,酒企已经开启相应的控价措施,关注后续价格企稳情况;继续关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落地情况,以及宏观政策加码情况,有望增强需求回暖预期。

招商上证消费80ETF是首只跟踪消费板块的ETF基金,上证消费80指数全面涵盖了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汽车、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消费领域的80家龙头公司。

食品饮料ETF(159843)

上周回顾:

上周申万一级食品饮料指数下跌5.01%,同期中证全指指数下跌1.66%、沪深300指数下跌1.30%,食品饮料行业指数跑输大盘。国证食品细分子行业中跌幅较大的是啤酒和预加工食品,分别下跌7.10%和6.80%。

后市展望:

宏观层面,五一假日消费及618付款节奏前置提振社零表现,2024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3.7%(前值2.3%)。食品饮料相关消费相对稳定,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0%(前值4.4%),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3%(前值8.5%)、增长6.5%(前值6.4%)、增长7.7%(前值8.4%)。生产端看,假期错位导致5月工作日偏少,工业增加值小幅降温。2024年5月食品制造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分别增长5.5%(前值6.0%)、增长5.8%(前值5.9%)、增长2.1%(前值2.8%)。整体看,5月经济数据显示出内需增速低于预期,外需是主要支撑,地产投资仍是拖累,基建投资放缓,制造业投资有韧性,经济基本面有待进一步恢复。产业端,在外部环境有压力的背景下,短期内行业整体承压,淡季中渠道情绪悲观,但客观看食品饮料仍具备需求韧性。随着618活动结束与酒企积极调节市场供给,或有助于高端龙头白酒批价企稳,改善板块情绪;此外,考虑到其他高端白酒价格仍稳定,市场秩序有望逐渐回归正常。指数估值方面,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最新的市盈率(TTM)为20.85倍,处于指数最近十年以来估值的4.61%分位数,估值水平较低。

招商国证食品饮料ETF跟踪的指数是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399396.SZ),该指数由食品饮料行业中总市值最大的前50只龙头公司构成,占比前三的细分行业为:白酒、乳制品和调味发酵品。

畜牧养殖ETF(516670)

联接基金(A类014414、C类014415)

上周回顾:

上周申万一级农林牧渔指数下跌3.33%,同期中证全指指数下跌1.66%、沪深300指数下跌1.30%,农林牧渔行业指数跑输大盘。中证畜牧细分子行业中跌幅较大的是饲料和养殖业,分别下跌3.38%和3.16%。

后市展望:

价格端,近期猪价延续调整。根据猪好多网,截至6月21日生猪(外三元)全国均价为18.47元/公斤,周环比下跌1.65%;15公斤仔猪全国均价为43.46元/公斤,周环比下跌5.83%,生猪2409、2411报价低于18元/公斤,反映出市场看涨后市信心不足。同期,养殖利润小幅下滑,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366.56元/头,周环比下降29.55元/头;自繁自养利润达382.68元/头,周环比下降30.58元/头。产能端,2024年4月底能繁母猪存栏3996万头,环比增长0.25%,能繁母猪补栏偏谨慎。投资端,近期生猪板块回调较多,反映出市场对产能去化程度、能繁母猪补栏进度、生猪需求改善等方面存在疑虑,对猪价高度和持续性的信心不足导致资金抢跑。从养殖周期可推断出生猪供应下降将至少延续至2025年一季度,在这过程中二育与压栏或仅造成短期扰动,供应收缩仍是确定性趋势,同时下半年迎来消费旺季,猪价或存超预期可能。其次,玉米与豆粕等饲料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养殖企业的盈利改善幅度或明显高于猪价上涨幅度,企业利润兑现的确定性或不断增强。当前猪周期已进入投资右侧,可重点关注猪价催化下的畜牧养殖板块投资机会。

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跟踪的指数是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CSI),该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在猪肉、鸡肉等肉类价格上行或整体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畜牧养殖ETF或将受益。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

上周回顾:

医药生物(申万一级)下跌2.72%,同期沪深300下跌1.3%、上证综指下跌1.14%,医疗器械指数跑输市场。

后市展望:

国务院3月发布的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各地方陆续出台具体更新方案,预计三季度开始招标,下半年陆续有新增订单落地,关注订单落地后给相关公司带来的业绩增量;IVD部分企业二季度装机情况较一季度有所好转,高值耗材关注电生理及骨科相关领域修复情况,总体看器械板块二季度业绩虽然仍有基数问题但环比有所改善,三季度低基数下增速有望抬升,预计行业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有望持续迎来修复,中长期看强监管、严监管的新常态下,药械入院等流程有望更加规范透明,利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龙头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医疗器械指数(H30217.CSI)聚焦沪深两市医疗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领域,伴随医疗体系补短板及行业扩容长期受益。

软件龙头ETF(159899)

云计算ETF(159890)

上周回顾:

计算机板块回调。

上周AI产业链涨势分化,硬件端继续上行,软件大幅回调。从指数涨跌来看,计算机指数下跌1.91%,其中IT服务下跌1.94%,软件开发下跌2.22%,计算机设备下跌1.45%。

后市展望:

AI景气度继续上行,或可以继续催化作为应用代表的软件板块上行,但估值相对较高,或股价波动将加大。

上周AI产业链表现分化,软件端回调。目前国内外大模型在不断更迭价格逐步降低,海外方面近期META以及谷歌发布新模型,微软发布Copilot+PC,更新了AI生产力。开源生态的蓬勃发展以及使用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下游应用推进的预期变强,从逻辑上来讲AI应用生态的繁荣有望加速。而对于国内算力板块,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就《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发表重要讲话。近期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落幕,国家数据局局长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算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全国算力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愈益突出。计算机板块承担了智能制造与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角色,国内外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预期变化使得该板块的股价波动较大,主要由于业绩预期相对较弱,计算机板块(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同比增长5.11%,其中软件开发6.36%,相对较平,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无论是计算机整体板块还是软件开发板块皆大幅下滑,计算机整体板块业务仍旧由传统业务贡献,在当前宏观经济不太景气背景下,业绩仍旧大概率承压。可继续关注AI应用落地的情况。

软件龙头ETF(159899)跟踪中证全指软件指数(H30202.CSI),该指数选取中证指数体系内软件开发领域的前50名公司作为其成分股,涵盖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工业软件等各细分领域龙头,是数字中国、信创主题的直接受益标的,长期配置价值相对较高。

云计算ETF(159890)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930851.CSI),该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 A 股作为样本股,包含算力与应用,算力约占比50%(光模块、IDC、数据库、集成商),应用约占比50%(软件龙头+游戏+广告营销),是AI产业链算力与应用龙头集合。

沪深300增强ETF(561990)

运作期超额收益:

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561990)自2021年12月2日成立,2021年12月10日上市,自成立以来日均成交金额为0.94亿元,该ETF通过量化的手段在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同时,尽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超额回报。

产品介绍:

1、沪深300指数是典型大盘风格指数,行业配置相对均衡,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代表性指数。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两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相对好的300只股票组成,从市值分布上看,38%以上股票市值分布在1000亿元以上,属于典型的大盘风格指数。

与其他宽基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行业分布相对均衡。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当前沪深300指数中占比最大前5个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电子和电力设备,在行业分布相对均衡的情况下,新经济占比相对较高。

从大类行业分布上来看,沪深300指数近几年来金融地产占比不断下降,TMT、医疗保健、中游制造占比不断上升,沪深300指数行业机构的变迁是国内经济结果转型的缩影与写照,沪深300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代表性指数,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沪深300指数成分券整体盈利能力突出且相对稳定。

与其他标的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历年的ROE水平相对较高,且在大盘指数中ROE水平相对较为稳定,其成分股整体盈利能力较为突出且稳定。此外从股息率来看,沪深300指数成分券整体股息率水平相对较高。

3、沪深指数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当前沪深300指数PE(TTM)为11.83处于近10年来的29.22%分位,而PB(LF)为1.25处于历史5.29%分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配置性价比高。

4、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优势。

ETF产品仓位较高,可以更好体现策略增强效果,招商基金自2016年开始布局场外沪深300增强产品,在沪深300增强策略上经验相对丰富。

创大盘ETF(159991)

双创ETF(588300)

上周回顾:

市场继续震荡走低。

上周市场继续下行,或是对5月份经济数据的反应。从指数涨跌来看,全A指数下跌1.49%,上证指数下跌1.14%,上证50指数下跌1.14%,沪深300指数下跌1.30%,中证500指数下跌2.12%,中证1000指数下跌2.42%,日均成交继续回落,至7106亿元左右,从行业上来看,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电子、通信、建筑装饰、石油石化、汽车涨幅为正,其余行业皆下跌,其中房地产、商贸零售、传媒、食品饮料、社会服务跌幅居前。

后市展望:

继续关注景气向好且估值相对较低板块。

上周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经济数据整体相对偏弱,结构上延续4月的趋势,外需是经济的主要支撑,内需相对较弱,周中陆家嘴论坛释放了支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信号。总的来讲,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仍相对较弱,回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向,双创龙头整体之地相对较优,经过近三年来调整,当前估值相对较低。2022年双创板块同步回调30%左右,2023年创业板指下跌19.41%,科创50指数下跌11.24%,而今年以来尽管已有所反弹,创业板指仍旧下跌7.16%,科创50指数今年以来下跌10.99%,创业板指估值(PE-TTM)分位为近10年来1.96%,处于最底部区域,而科创50指数自2020年7月底推出以来已回调48.65%,处于该指数的历史底部区域。科技成长板块驱动逻辑未变,一方面是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更迭,叠加国内政策对于科技主题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随着时间推移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的预期,投资者对于成长板块的配置热情或将有所提高,当前电子、医药、新能源经回调,估值处于配置安全边际内,尤其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长期来看当前或是较好的配置时点。此外前期证监会将持续抓好新“国九条”以及“科创16条”落地,深化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亦利于科创板以及创业板龙头公司。

创业大盘指数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剔除基本面和股票流动性差、质押和商誉占比高的公司,按总市值由大到小排序,选取50家公司作为样本股,更多反映创业板市场基本面良好、流动性强的大市值股票的整体表现,目前看前十大成分股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创新药、医疗器械、云计算、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在创业板注册制“三创四新”定位下,创业板正迎来更多优质新经济企业,为创业大盘指数的新陈代谢提供更多更好的可选标的公司。

双创ETF跟踪指数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CSI),指数编制方案中样本空间科创板与创业板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聚集板块,编制方案中选标的所涉及到的8大产业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皆为未来中国重点发展方向;最终选出的成分股为各细分领域(生物医药、电气设备、半导体、软件等)的超一线龙头,代表性比较强,在新兴成长板块内,龙头的盈利稳定性更强,成长确定性也相对更强,值得长期配置。

消费电子ETF招商(159779)

上周回顾:

电子板块领涨,子行业消费电子与半导体涨幅突出。

上周电子板块继续上行,其中消费电子与半导体板块领涨,从指数行业涨跌来看,申万一级行业电子板块上涨1.86%,对应到申万二级行业消费电子板块上涨3.11%,半导体板块上涨3.08%,电子化学品板块下跌2.05%,元件板块上涨0.34%,光学光电子板块下跌0.93%,其他电子板块下跌上涨1.35%。

后市展望:

继续跟踪AI对于智能终端的赋能变化。

在AI的加持下,市场对于下游需求逐步乐观。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该系统可搭载至iPhone 15 Pro及以上机型,赋能文本处理、图像创作、信息检索等能力,同时苹果宣布Siri与ChatGPT的合作,用户将能够通过Siri来免费获取ChatGPT提供的回答。或AI+智能手机持续拓宽产品的功能边界,提升“换机潮”的市场预期。目前,Google、Vivo、三星等多厂商入局AI赛道,根据Canalys数据,预计28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将达54%。AI+手机驱动消费电子硬件升级,电池、存储、零部件散热等需做配套升级,随着AI手机渗透率的提升,消费电子产业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催化。此外AIPC端,近期微软发布Copilot版本的Windows 11系统以及新款AIPC Surface Pro,并且系统内置了OpenAI的GPT-4o模型,其硬件AI算力每秒可执行超过40万亿次运算,而同一天,戴尔推出5款 AIPC,新产品搭载高通Snapdragon X系列芯片,内置NPU芯片,具有一键启动Copilot服务,微软与高通英特尔、联想、戴尔、惠普、宏碁、华硕等厂商联合打造“Copilot+PCs”,各家厂商的新款AIPC将在今年相继发布。根据Canalys预测数据,2024年全球AIPC出货量有望达到4800万台,占PC总出货量的18%2025年AIPC超过1亿台,到2028年,AIPC出货量有望达到2.05亿台,24-28年复合增长率44%。其中,IDC预测,AIPC在中国PC市场中新机的装配比例将在未来几年中快速攀升,2027年有望达到85%,成为PC市场主流。在传统智能手机出货量弱复苏背景下,AI手机与AIPC为消费电子板块点燃亮点,后续可关注跟踪AI在手机与PC端的渗透率。此外可关注AI与可穿戴设备的结合创新,AI或可以重新燃可穿戴商机。

消费电子ETF招商(159779)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概互联ETF(513220)

香港科技50ETF(159750)

上周回顾:

港股市场继续震荡。

港股市场延续震荡,或国内5月份经济数据缺乏亮点。从指数涨跌来看,上周恒生指数上涨0.4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7%,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02%,恒生综合指数下跌0.03%。

后市展望:

风险偏好下行,或市场进入政策效果检验期。

短期来看,驱动港股市场的仍旧为资金面,5月份美国新增非农超预期使得美元指数与10年起美债收益率再度冲高,为港股市场带来一定回调压力。而政策层面,近期释放的地产政策以及产业大基金落地等效果暂未显现,短期暂无新的预期催化,股价呈现震荡态势。但总体来讲港股市场估值依然有性价比,长期投资胜率较高。港股科技中头部公司多为互联网公司,估值处于相对历史底部,可以看到投资者情绪稍微提振对于该板块的催化显著,互联网行业同时具备消费与科技属性,去年一季度以来,AI技术升级带来相关产业链公司的较大行情,可以看到美股与A股相关公司皆受到较大关注,而港股中互联网头部公司产业内具有较大优势,但并未受到市场更多关注,科技属性并未在互联网板块估值上有所体现,或市场对互联网板块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其“消费属性”,更关注国内经济复苏以及消费复苏的数据并以此参与互联网板块行情,但即便如此,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股价下行,配置机会已现,且往后来看,或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的时间愈来愈近,成长板块具备更多看多契机。对于人工智能机会,互联网板块内头部公司在AI领域的优势在于积累了大量可训练数据,能更有效推进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应用情况以及商业化落地,而对于这点互联网板块公司并未有更多的估值提升,但实际上互联网公司不仅掌握数据及技术,并掌握较多下游应用场景,其推出的大模型可赋能其主营业务,为其下游客户带来更好体验,丰富其主业价值链,繁荣其下游应用生态,逻辑上利于公司估值提升。

中概互联ETF(513220)跟踪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简称全球中国互联网,该指数从全球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证券中选取市值较大的30只互联网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当前成分股包含沪、深、港、美地区中国互联网公司,涵盖较全定位龙头,配置价值突出。

香港科技50ETF(159750)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从香港上市证券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香港市场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从行业配置上看,港股科技指数931574.CSI在互联网与CXO、创新药占比相对较高,权重股整体资产质量较好,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

上周回顾:

半导体板块继续上行,子行业模拟芯片设计与集成电路封测涨幅突出。

上周电子领涨,电子子领域内半导体领涨,半导体子领域内模拟芯片设计与集成电路封测领涨,或受全球半导体周期驱动影响,下游需求或受AI创新驱动出现拐点。从指数涨跌来看,申万半导体指数上涨3.08%,其中半导体设备上涨2.19%,模拟芯片设计上涨4.87%,数字芯片设计上涨2.93%,半导体材料上涨0.33%,集成电路封测上涨4.98%,分立器件上涨1.64%。

后市展望:

受国内半导体制造端招标扩产催化,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依然面临机会。

或半导体行业已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2024年4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5.8%,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环比增长1.1%,在AIGC和下游需求向好的加持下,半导体持续向好,下游复苏落地,上游半导体设备同样收益。此外近期围绕半导体板块尤其是设备板块的催化不断,大基金三期的落地信息利好设备的信息仍在发酵,叠加外媒报导的国内产业端半导体先进制程动作催化,为国内半导体设备打开了新的未来成长预期。

国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三期”)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大基金一期总规模为1387亿元,重点投向了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领域,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总共撬动了5145亿元社会资金(含股权融资、企业债券、银行、信托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资金撬动的比例达到了1:3.7。此次大基金三期的成立,规模是一期的2倍以上,有望充分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预计半导体卡脖子的环节,设备材料依然会是投资重点方向,利好上游国产替代。此外中国的半导体产能速度扩张速度快于全球,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中宣布,全球半导体每月晶圆(WPM)产能在2023年增长5.5%至2960万片后,预计2024年将增长6.4%,2023年中国晶圆产能为760万片/月,同比增长12%,2024年预计中国晶圆产能有望达860万片/月,同比增长13.2%。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占比快速提升,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为29%,得益于国产替代和国内需求的推动,2027年预计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有望提升至33%。而在先进技术方面,中国大陆在不断升级迭代,为国内半导体设备打开了较为可观的成长空间。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依托公司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以及国产替代驱动,有望持续受益于设备市场规模的扩张和国产替代进程的深入,成长速度有望维持。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以及半导体应用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待选样本,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优先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类证券中选取排名前 40 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若不足 40 只,则从半导体应用类证券中依次补充,使得样本数量达到 40 只。为保障该指数定位半导体设备材料,加权中约束半导体设备材料权重不低于75%。

双碳ETF(159641)

上周回顾:

同期沪深300下跌1.3%、上证综指下跌1.14%,碳中和指数跑输市场。

后市展望:

国家能源局强调规范光伏产业秩序,要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推进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关键基础材料等技术升级;新能源方向关注产业链价格企稳情况,以及下游需求释放情况;高碳减排领域,关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钢铁建材等关注稳增长持续落地带来的需求改善。

双碳ETF(159641)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931755.CSI),指数涵盖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等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标的,并根据时间推移过程中碳中和贡献度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成为配置碳中和长期投资机会的有效工具。

电池ETF(561910)

上周回顾:

电力设备(申万一级行业)下跌2.93%,同期沪深300下跌1.3%、上证综指下跌1.14%,电池指数跑输市场。

后市展望:

6月第3周电车销量17.8万辆,同/环比+19.8%/+4.3%,较上月+5.5%,渗透率 48.1%,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本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预计86万辆,同环比增长32.7%/6.9%,渗透率预计提升至49.1%;从排产数据看,6月受益于储能需求叠加整车排产季度末冲高,锂电排产环比继续小幅提升;锂电材料价格持续回落后,近期也有负极招标价格上涨等消息,随着下半年需求旺季逐步到来,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各环节加工费也有望回暖,头部企业盈利有望逐步好转;继续跟踪电动车销量情况、行业产能变动情况、产业链价格企稳情况,以及海外相关电池政策变动情况。

电池ETF(561910)跟踪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CSI),指数涵盖电池制造、核心材料、锂电设备、储能逆变器核心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便捷配置动力电池+储能潜力市场的有利工具。

生物科技ETF招商(159849)

上周回顾:

医药生物(申万一级)下跌2.72%,同期沪深300下跌1.3%、上证综指下跌1.14%,生物科技指数跑输市场。

后市展望:

《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时间节奏、流程和过往医保目录调整基本一致,续约和竞价沿用去年规则,将与定稿后的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一并公布,新增加了一类调出的规则:近3年未向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供应的常规目录药品,截至 2024年6月30日,未按协议约定保障市场供应的谈判药品;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关于征询药品拟带量采购意向品种清单的通知》,向相关企业征询2024年药品拟带量采购意向品种,本次广东省拟牵头开展新批次药品带量采购工作;血制品行业具备资源属性,供给壁垒较高,需求端长期空间大,产品结构具备升级趋势,有望带动相关企业业绩改善;国内创新药创新器械支持政策仍在持续落地,优化创新产品入院环境、支付环境等,医药技术创新迭代、新需求不断释放,医药创新发展和国际化是长期方向,需求端受经济增长、收入提升、人口老龄化等推动未来具备增量,继续关注医药景气方向长期布局机会。

中证生物科技指数(930743.CSI)聚焦CXO、疫苗及创新药械未来景气度持续上行,建议逐步配置耐心等待趋势机会。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国证指数,截止时间:2024/06/23,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若基金资产通过港股通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风险提示:

上述投资观点、看法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判断做出,未来可能发生改变。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本基金收益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我们并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