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的最高境界:从要么……要么……到既要……也要……

领导力的最高境界:从要么……要么……到既要……也要……
2022年05月18日 09:35 中外管理

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拥抱不确定性;职场小白喜欢追求黑与白,老司机则研究灰度。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学习和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好灰度哲学,才能从优秀到卓越。

文:沈小滨(中国企业领导力发展中心首席领导力顾问、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

辩证思维是一种高级能力,是优秀领导者的一种特质。一般普通人的思维,更多表现出来的都是黑与白、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利与害、爱与恨,情与仇,呈现的是一种绝对的二元对立思维,而优秀的领导者,则往往具有辩证思维,能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洞察事物的本质。

思维冲突,我们在工作中几乎天天遇到。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两难决策情景,听到很多这样的不同意见和声音:

“我们要提升战略思维”;“不,我们要提升执行力”。

“我们要注重结果导向”;“不,我们要加强过程管控”。

“我们要加强客户导向意识,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我们要以员工为中心,关爱我们的员工。如果你想要微笑的客户,就需要先有微笑的员工”。

“我们要加强集团管控,发挥集团资源优势”;“不,我们应该分权、授权,提升组织活力与效率”“我们要强化流程与制度,提升运营效率”,“不,我们要鼓励创新,要勇于打破现状,不断创新求变”。

“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想好了再行动,才能规避各种风险。”;“不,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我们需要敏捷的行动,通过迭代的方式,快速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占领新市场,才能成功”。

“企业不能只考虑短期营收,还必须考虑长期发展,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这才叫战略”;“不,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不能考虑太久远的事情,我们要确保当下企业能够生存下来,活着是硬道理”。

“战略是一个从上至下的过程”;“不,战略应该是从下至上”。

“我们的战略必须基于公司内部的现有资源,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不,我们的战略必须基于外部的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资源可以不为我们所有,但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

“我们的年度计划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一定要做好资源匹配”;“不,我们的年度计划目标必须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挑战性。连想都不敢想,怎么能成功”。

“我们在战略上要业务聚焦,要专业化,不能搞多元化,不要把资源浪费在非战略机会点上”;“不,我们必须集思广益,勇于进取,敢于创新,不断开拓新的产品与市场”。

“我们要忘记过去,一切向前看”;“不,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一定要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我们要加强管理,强调纪律性,提升团队的执行力”;“不,我们要提升领导力,激发个性和积极性”。

上面这些争论,这些冲突,听起来是那样的耳熟,就像是发生在眼前。这些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二分法思维,是一种“要么……要么……”的对立思维方式,而不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一种“既要……也要……”的思维方式。

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的正是矛盾的二个方面,对立的两极都需要发扬光大,而不能非此即彼。如果我们只强调一方,只重视一面,而轻视另外一方,损害另外一面,那就会像跷跷板一样,一方翘起来以后,另一方就会倒下去,让自己处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非平衡状态。组织中总是存在着众多这样对立的两极矛盾。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与冲突,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素质与能力,也是卓越领导力的一项重要表现。

中国道家有一种思想,叫做“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说,两仪指的就是阴阳。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永远是那些能够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思想家,不仅能够在矛盾中看到对立,而且能在对立中看到统一,还能够恰到好处地、有机地协调和处理它们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服务于共同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和真正的领导力表现。

调和两仪就是一种辩证思维,是一种平衡的艺术与科学。它要利用两股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的力量,服务于共同的目标。这是领导者的一项核心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期望拥有战略领导力的组织和个人来讲更加至关重要。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在思维上往往采用的是二分法,要么对,要么错;要么白,要么黑,总是非此即彼,做着二选一的决策,甚至还经常把它美誉为捍卫原则,这显然是错误的。

比如,一个常见的冲突,如何处理短期与长期的矛盾。很显然,这二者之间很难达到平衡,尤其是那些每天都处在考核压力之下的经理人,或者是那些处在投资人显微镜观察之下的上市公司的领导者,就更是如此。

对于这些领导者来讲,一方面,他们既有来自投资者的短期业绩压力,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好看;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来自投资人的长期发展要求,公司的发展要长期向好,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我们不是说短期成功不重要,也不能说长期健康发展不重要。事实上,我们是既要短期的结果,也要长期的发展潜力,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对立起来。当一家公司过多地关注短期成功而忽视长期投资时,不愿意做长期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发展,那最终也只能是自食其果,被市场和客户所抛弃。

联想有一个经典的案例。联想当年的国际CEO阿梅里奥,2006年加入联想,成为新联想在收购IBM PC之后的第二任CEO。在加入联想之前,他在戴尔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并兼任亚太区及日本业务总裁,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典型的职业经理人。联想要想从国际上找一位合适的CEO并不容易,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

2005年,阿梅里奥开始执掌联想,杨元庆担任董事长,柳传志挂职董事,当时刘军是公司的首席运营官COO。刘军与阿梅里奥在很多方面格格不入,刘军的战略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制定了一个“拐大弯”的长期转型策略,而阿梅里奥则期望在5年任期之内,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期望迅速搞定一切。为什么会这样?

联想收购IBM,押宝国际化,当时不得不聘用外籍CEO,在聘用阿梅里奥之后,联想很大程度上就与阿梅里奥绑定在一起,联想的价值观、管理层不断向阿梅里奥做出妥协。2006年,刘军卸任联想集团COO。事实上,这是一次妥协,刘军停职留薪,去哈佛大学、斯坦福进修EMBA。

毫无疑问,联想为妥协付出了代价。2004年的时候,联想拥有30亿美元的净现金储备,阿梅里奥来到联想之后,陆续启动了多起海外收购,并期望以此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到2007年底,联想的现金流就只剩下10亿美元。

阿梅里奥加盟后,确实发挥了很多重要作用,无论是IBM的PC业务扭亏,还是对全球业务、供应链的整合。2007-2008财年,联想净利润达到4.48亿美元,并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但这背后却隐藏了危机,阿梅里奥的很多决策都是为了其5年任期内的表现,一些经营策略并不符合联想的长远需求,2008-2009财年,联想遭遇严重亏损,一季度亏损1亿美元,四季度亏损2.6亿美元,并跌出世界500强。

2009年2月,联想无奈中不得不做出调整,柳传志不得不重出江湖,最终,阿梅里奥离职,杨元庆出任CEO。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一年的集团控股年会上,柳传志在讲话中强调了一种“主人翁精神”。当时几乎联想老一辈的人都在,包括已经跟联想没有多少关系的神州数码的CEO郭为。在会议上,柳传志回顾了联想收购IBM之后的痛苦、妥协、挣扎以及自己的复出,他说:“联想不需要职业经理人,有些人注定不会成为联想的核心高管,我们需要一个有主人翁精神的人。”

事后,在评述阿梅里奥的离职事件时,柳传志和杨元庆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一个同样的观点: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看起来是因为业绩不好而炒掉前任CEO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这位老外CEO太“职业”了,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来经营联想,而仅仅把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是因为没有主人翁意识才被“炒鱿鱼”的。不难理解,“职业经理人”是要靠业绩吃饭的,是要拿数字说话的,他们只有几年的任期,对当期的业绩和报表最为敏感,对短期的产出关注自然会多一些,对长期的投资发展当然会少一点,这是人性所使然。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即使是有,也一定不多。

对于辩证思维,对于矛盾与冲突,以及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如何运用两仪思维,任正非有一个著名的灰度理论,并最终形成了华为独具特色的一种灰度哲学。这是任正非先生在无数的管理痛苦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

任正非指出:“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他还说:“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度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把握灰度的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把握灰度需要的不是技术,也不是科学,而是艺术,这就是领导艺术。灰度管理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能灰度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不能灰度;“厚积薄发,压强原则”不能灰度;“自我批判,保持熵减”不能灰度;“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也不能灰度。对人讲灰度,对事讲科学,讲流程。所以灰度理论更多是关于人的领导艺术的。

灰度的本质,就是要求人们时刻怀着开放的心态,用动态的眼光去认知事物,要勇于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在均衡—失衡—再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平衡的那个点,把握平衡的方向,达到组织各方干系人在不同利益诉求下的一种最佳平衡状态,这是最高境界的领导艺术。

任正非的灰度理论思想,是在实践中磨砺出来的,是在无数的痛苦、无数的挣扎、和无数的碰壁之后,最终才明白的道理。他曾不无感慨地说: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自己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无独有偶,腾讯的马化腾在腾讯合作伙伴的大会上,也专门做了一个《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的演讲。马化腾是一个将将之人,虽然他并不是一个象马云一样特别善长演讲的人物类型。

马化腾说:我很尊敬的企业家前辈任正非也曾经从这个角度有深入思考,并且写过《管理的灰度》,他所提倡的灰度,主要是内部管理上的妥协和宽容。但是我想,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创新和企业管理的灰度更意味着时刻保持灵活性,时刻贴近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并随趋势潮流而变。那么,怎样找到最恰当的灰度,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既能保持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又让创新有一个灵活的环境;既让创新不被扼杀,又不会走进创新的死胡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快速变化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互联网是一个开放交融、瞬息万变的大生态,企业作为互联网生态里面的物种,需要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各个方面都具有与生态系统汇接、和谐、共生的特性。从生态的角度观察思考,我把14年来腾讯的内在转变和经验得失总结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这个法则具体包括7个维度,分别是: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进化度。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任正非、马化腾,毫无疑问,他们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代表,他们都做着世界一流的企业,在管理方面,他们一方面极其重视西方的科学管理;另外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强调灰度思想。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拥抱不确定性;职场小白喜欢追求黑与白,老司机则研究灰度。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学习和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好灰度哲学,才能从优秀到卓越。领导力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在现实世界中,绝对的白和绝对的黑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是存在于理念世界,存在于数学的世界里,在真实的物理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在绝对的白与绝对的黑两个极端之间,呈现的则是更多的灰色。灰度是常态。

辩证思维讲求的是哲学上的对立与统一,而不追求数学上的绝对的黑与绝对的白。在经营管理哲学上,辩证思维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现实的实用主义态度与方式,是一种灰度思维方式。但是灰度思维不是中庸,不是没有原则,只不过会讲究妥协,基于现实的妥协,至于妥协到什么程度,对于那个“度”的把握,表现出来的就是领导力艺术。

领导者如何运用辩证思维,运用灰度哲学,可以在如下十个方面学习和提升:

第一,以灰度看人性,接受人性中的善与恶;

第二,以灰度看待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所长,避其所短;

第三,以灰度培养与选拔干部,宽容歪瓜裂枣,不追求完美人才;

第四,以灰度洞察未来,方向大致正确,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纠偏;

第五,以灰度看待组织的治理,乱中求治,治中求乱;既要稳定发展,也要有破有立;

第六,以灰度看待组织中的冲突关系,既要解决冲突,又要利用冲突的良性一面;

第七,以灰度确定组织的成长与发展的动力,既要创新与变革,也要维持平稳的过渡与稳定的发展;

第八,以灰度把握组织的战略制定与实施,既要强调战略设计,也要重视战略执行;

第九,以灰度把握组织管理的节奏,有的事情要快一点,有的事情要慢一点;有的时候要快一点,有的时候要慢一点;要明白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这里充满了辩证法,这里需要的是成熟的智慧;

第十,以灰度洞察外部商业环境,既要看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没有变化的地方。

对于一个成熟的领导者而言,如何从优秀到卓越,其实是一个从黑与白分明到黑与白融合的过程。事实上,领导力的发展往往会有这样一个规律,初级阶段是先要构建自己的黑与白,然后再发展到更高境界黑与白之间的灰,在矛与盾中,既看到他们的对立,还能站在另外一个方面,找到他们的统一,这才是最高境界的领导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