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断链”下,这家行业龙头企业如何突围?

“脱钩断链”下,这家行业龙头企业如何突围?
2024年11月04日 10:04 中外管理杂志

“如果不去布局,那就意味着我们和全球最大的产业链甚至最先进的产业链脱钩了,相应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去布局,那么全球最大的一块新能源市场的蛋糕,我们就分不到了。”

作者:中外管理传媒 辛国奇 任慧媛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传媒出品《迈向工业文明——太平洋精锻30年成长启示录》

墨西哥:跟着狮子去狩猎

西方近年来加大鼓吹对华“脱钩断链”,试图将“中国制造”从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价值链中剥离出去。在此背景下,太平洋精锻的海外订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

2022年,全球知名电动汽车品牌计划采购150万套差速器总成,其中提名太平洋精锻作为主要供应商提供其中的100万套。太平洋精锻迅速提交了相关技术方案和报价,按照正常计划,2023年初中国市场己开始供货,然而,客户却迟迟没有下达欧美市场的采购需求订单。

察觉到事态不妙,夏汉关(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排团队于2023年3月前往欧洲,与该客户的采购部门进行沟通并了解情况。

“目前我们的整体策略已进行调整,作为供应商,若贵公司无法在欧洲本土化生产,我们将无法继续与您合作,即使之前已经给予了提名。”对方给出的回答很决绝。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沃尔沃。原本,沃尔沃上一代新能源项目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全部分配给了太平洋精锻。按照常理,下一代的新能源项目应该延续这一份额。然而,在双方讨论进一步合作时,沃尔沃却改变了主意,决定仅将中国市场的订单分配给太平洋精锻,而不再让他们参与中国之外的欧洲市场。

因此,从美国客户那里离开后,夏汉关和团队一起前往沃尔沃的瑞典工厂,寻求原因。

得到的答复出乎意料地一致:要想在欧洲再次获得大型项目,必须实施欧洲本土化计划。接着,夏汉关等人又拜访了欧洲的麦格纳、吉凯恩集团等客户,情况基本相同。这些客户坦言,在调整全球化战略后,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欧美本土化生产的供应商。如果必须寻找亚洲供应商的项目,他们会优先选择日本、韩国或印度,只有在实在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中国供应商。

而这背后的缘由,还要从一个“法案”和一个“协定”说起。

按照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条款,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在美国生产超过40%,甚至更高份额的电池、其他部件时,才能够享受到美国政府的税收减免政策。

价格就是竞争力。《通胀削减法案》中歧视性的补贴政策,必将使得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技术到资本,都向美国转移,其围堵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意图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早在2018年12月,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还签署了一份由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取代了原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简称“美墨加协定”,并已于2020年7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的“汽车原产地规则”,将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内容成分比例要求从62.5%提高到了75%以上。即北美地区所产汽车75%及以上的组成部件产自本地区方可享受零关税优惠。

市场经济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在面对地缘政治的动荡以及全球再平衡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如何确保自身的稳健发展?

“显然,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独善其身。既然很难做到,就要顺应这种竞争环境,否则,我们的海外订单的成本竞争力会逐渐被海外同行超越,因为美国对中国进口的商品要征收高额的关税。”夏汉关说。

在美国考察期间,太平洋精锻团队还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在旧金山的马路上,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较高;然而,到了洛杉矶,这一比例相对较低;再到底特律,基本上看不到电动车行驶。最后,在墨西哥也是如此,电动车的比例相当有限。这些现象表明,这些区域的电动车普及率仍然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不去布局,那就意味着我们和全球最大的产业链甚至最先进的产业链脱钩了,相应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去布局,那么全球最大的一块新能源市场的蛋糕,我们就分不到了。”太平洋精锻董事会秘书董义不无感慨地说道。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整车制造企业或一级供应商与国外的汽车主机厂在多个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涵盖了从产品设计规范、项目开发管理体系、质量体系要求,乃至于产品开发后的验证规范和严谨性等各个层面。

在此背景下,太平洋精锻到欧美建厂已是大势所趋,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按照美国客户的意愿,他们希望太平洋精锻到墨西哥建厂,以实现属地化采购、区域化采购。德国人则希望太平洋精锻把工厂建到他们家门口。

这段时期,夏汉关不断前往海外考察,寻求机会。2023年3月份的考察结束后,夏汉关又在5月份去了日本,6月份又到了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原本,夏汉关计划在7月份再次前往美国和墨西哥进行考察交流,以便初步确定工厂选址。

然而,就在夏汉关准备从捷克前往德国的当天考察途中,意外发生了。

夏汉关所乘坐的汽车在高速路上发生了严重的追尾事故,导致他的腰部L1腰椎骨折受伤,被紧急送进了捷克的医院,做了一场手术——腰部被划开了一个10厘米的口子,腰椎间安装了两个固定钢针。

这个时候,躺在病床上的夏汉关感慨万分:“走向全球化,总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总是要经历一些磨炼的。”

但夏汉关更着急的是,接下来,还有到美国和墨西哥的考察行程没有完成,他又无法动身,怎么办?要就此取消吗?一开始,他征求了团队的意见。出于安全考虑,大家一致建议“最好取消”。

夏汉关断然否定了这个建议:“现在竞争形势如此严峻,不允许我们把脚步停下来,即便我去不了,也要调派其他管理层人员代替我去!”

显然,夏汉关深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不能被动等待,而应抓住市场机遇,主动出击。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若因此停滞不前,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最终,由董义和赵红军二位副总经理带领的太平洋精锻考察团队依然按照原计划前往美国和墨西哥进行考察。

同一时期,伴随知名客户墨西哥超级工厂项目的推进,知名客户也已动员其中国供应商伙伴赴墨西哥建厂,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发挥自身优势“出海”墨西哥落实新能源汽车产能。

当时,“墨西哥”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各家公司调研和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公告中出现的高频热词。而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云集的浙江宁波,拓普集团、旭升集团、均胜电子、宁波华翔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启动和加速前往墨西哥建厂的进程。

作为北美洲中部的重要国家,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地理位置优越,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建立生产基地的可能性。同时,相关自由贸易协定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关税优势,有助于更好地开拓北美市场。此外,墨西哥劳动力成本较低且自然资源丰富,这为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经过综合评估,太平洋精锻有意向将未来北美营销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设立在墨西哥,以满足北美客户的需求。

尽管墨西哥对中国汽车产业链具有吸引力,但由于墨西哥市场的相对陌生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和经营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因此,参照之前在泰国的出海经验,太平洋精锻团队在墨西哥筹备建厂考察时对策略进行了相应调整。

尽管海外客户希望他们在家门口建厂,但考虑到欧美地区的制造成本较高,如何确定合适的价格并进行谈判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然,欧美一些规范的企业还是比较开明的,能够站在双方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也承诺会将各类成本计算进去。但也不乏一些欧美企业,并未主动与中国企业进行充分沟通,而初来乍到的中国企业,对于欧美的用工制度、法律环境,福利保险休假制度等方面的了解尚不充分,自然缺少了主动权。

鉴于此,太平洋精锻在墨西哥筹备建厂考察时,先通过当地官方中介机构了解了情况。比如,墨西哥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许多工人以每天或每周为单位被雇用,并且他们的职业和地点可能经常变化,使得员工流动性很高。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太平洋精锻通过专业中介机构精心挑选了人力资源管理专员、生产管理负责人以及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会计师,组建了一支高效的海外建厂专业化管理筹备团队。这一举措不仅大大缩短了他们自身的摸索过程,同时也使整个流程更加规范,降低了相应的风险。

“我们计划在2024年把墨西哥建厂规划确定下来。初期阶段,我们会选择租赁厂房,投资规模不会过大。我们会首先投资产品的最后一两道工序的设备,或者直接从中国搬运一部分设备过来。同时,也不会招聘过多的员工,先确保工厂能够顺利运营。目的就是尽快明确地告诉客户,我们已经来了,已经有了在这边发展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项目进展进行后续的投资。”董义介绍道。

显然,从中国到墨西哥建厂,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政策法规、税收制度、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建设等。然而,全球供应链格局的重构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太平洋精锻需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无惧风浪,勇往直前,追求星辰大海般的广阔前景。

匈牙利:由点及面,发力欧洲市场

筹备到墨西哥建厂,只是满足了北美客户的迫切需求,而德国客户也同样希望太平洋精锻“出海”来到他们的家门口。

然而,“出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2023年6月,夏汉关前往德国客户的“家门口”,对东欧地区的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就在夏汉关前去考察的同一时间,几项统计数据刚刚公布:2023年一季度,匈牙利新能源汽车在新车市场中的份额已从4.4%攀升至近6%,超越了捷克的2.4%、波兰的3.3%以及斯洛伐克的1.8%。

截至2023年上半年,匈牙利共有74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世界上最大的20家汽车制造商之中的14家均在匈牙利设有整车或零部件生产基地,包括宝马、奔驰、奥迪、Stellantis集团等。

汽车工业是一个复杂而密集的产业链,一辆汽车需要上万个零部件。而匈牙利很多企业正是德系车各类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同时这里也是德国汽车工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关键闭环市场。除了德国和中国之外,匈牙利目前是第三个拥有奔驰、宝马、奥迪三大豪华车企制造工厂的国家。因此,匈牙利已成为德国汽车产业链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

不仅如此,全球最大1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超过半数均在匈牙利设有工厂。诸如捷豹路虎、福特、日产等跨国车企也在匈牙利设立了工程服务中心。

这意味着,匈牙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已处于领先地位。

匈牙利地处欧洲中心地带,毗邻德国、捷克、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海运都比较发达。得益于良好的产业配套基础和周边地区丰富的原材料,匈牙利自加入欧盟以来,逐渐成为众多汽车工业国家的汽车产业转移基地,并逐步崛起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地。

尽管匈牙利本土汽车品牌相对较少,但欧洲的汽车巨头在进行汽车量产和贸易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匈牙利汽车产业的各类供应商。

匈牙利不仅是中东欧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亚洲国家进入欧洲市场的中转地和集散地。2015年,匈牙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早在2011年,匈牙利便启动了“向东开放”政策,并洞察到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正逐步向亚洲国家转移的趋势,因此将目光投向东亚国家。通过实施较低的税率和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匈牙利成功吸引了众多亚洲企业的关注。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传统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的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并且拥有全球规模居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和消费市场。而要打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之门,扩大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话语权,匈牙利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出海欧洲设厂的目的地。

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旗下首个海外工厂就设在了匈牙利,此外,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也选择在匈牙利进行投资。

因此,夏汉关认为,从地缘政治、经济贸易、地理位置、交通枢纽、汽车工业基础等多个维度全面考虑,匈牙利确实是太平洋精锻打开欧洲汽车产业市场,扩展汽车传动产业的最优选择。

显然,顺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太平洋精锻以匈牙利为支点拓展海外,这不仅有助于他们进入欧洲汽车市场,抢占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还能通过欧洲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全球,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核心领域的竞争力。

于是,太平洋精锻“出海”又来到了新的一站——筹划在匈牙利设立欧洲生产基地。

“匈牙利的项目在等待客户定点通知,定下来后,我们第一步会先考虑租厂房,并将一部分国内装备迁移至欧洲。刚开始步子不会迈得太大,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根据后续项目需求及发展情况,逐步扩大规模。”董义说。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势在必行,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易事。许多中国企业在出海初期都面临着暂时性亏损和痛苦的适应期。针对这一现象,夏汉关强调,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舍得“交学费”,同时,应当充分借力专业机构。

比如,太平洋精锻计划在匈牙利投资租厂房时,有专业人士就给出了一个建议:中国企业来投资,从本质上说,匈牙利政府是支持的。然而,需要注意分清执政党和反对党分别在哪个区域。如果在反对党的区域内建工厂,可能会遇到阻力,给投资带来不便。

这一经历让夏汉关深感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包括在国外设立新公司的整个流程,以及一些文化因素,都需要深入了解。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弯路,企业应积极借助第三方中介的力量,与了解当地政策、法律和人文环境的相关组织或机构进行充分沟通。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障碍,而且相较于企业自行摸索,风险更为可控,这样成功走出去的把握才会更高。”夏汉关一语点出了他们的出海心得。

“事实上,许多企业在迈出国门的那一天起,便陷入了持续亏损的境地。如果企业不能提前全面地考虑这些潜在风险,那么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势必会遭受损失,后面也很难再调整。所以,必须有全面而系统的谋划。”夏汉关总结道,“总之,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遵循一定的战略和策略。首先,要了解目标市场的基本情况,包括政策法规、文化习惯、消费者需求等。其次,要寻求与当地组织或机构进行合作,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和降低经营风险。最后,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对策略不断调整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匈牙利不会是终点,太平洋精锻正积极谋划其全球化战略布局。

夏汉关深知,未来中国的锻压企业数量将有所减少,但平均营业规模将显著提升,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将加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全球分工的深化,中国锻压企业将有更多机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或参与国际并购,这将成为必然趋势。

因此,可以预见,将会涌现出一批在全球同行业中具有领导地位和影响力的中国锻造企业集团。

太平洋精锻正在开拓一片广阔的海外新天地,这只是开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