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银行上榜“大而不能倒”名单

19家银行上榜“大而不能倒”名单
2021年10月15日 22:55 弥月樱

 |俞燕

编 |吴戈

出品 |喻观财经

13年前的那场试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数家金融业百家老店轰然而倒。比如最近总是被人们重提的雷曼兄弟,比如与中国渊源深厚的AIG。

这场危机,让各国的监管者们认识到,如何对这些“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是多么重要。

这些“大而不能倒”的银行,有个专业术语叫系统重要性银行(SIB),即指那些规模大、业务复杂性高、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在金融体系中提供关键服务的银行。其风险具有外溢性,其经营情况的稳定程度,对于整个金融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危机过后,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已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1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措施》,提出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计划,同时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s)名单。

而我国用了三年时间,把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体系框架初步构建起来。

2018年11月,一行两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银、保、证行业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识别、附加监管和恢复处置的总体政策框架。

2019年11月,PBOC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一年后(2020年12月)发布了正式版本《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下称“《办法》”)。

2021年4月,PBOC和CBIRC联合发布了《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在六个月后的今天发布了《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下称“《规定》”)。

《规定》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一般性框架。

而业内都在关注,谁会上榜这个名单。

根据本次官宣,共有19家银行入选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家城市商业银行。

从上榜家数来看,少于此前业内的预测。从名单来看,各选取了不同性质、规模和风险状况的银行。在上榜银行中,唯一的未上市银行便是广发银行

上榜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意味着监管部门对这19家银行要有更高的监管要求。就譬如学霸的自我要求和外部要求,显然要高于学渣们(并没有说未上榜的银行不好的意思)。

《规定》自12月1日施行。倒计时还有两个多月,上榜的19家银行,看来有得忙了。

上榜者

与2019年11月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相比,一年后发布的《办法》,把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定量评估阈值,由300分降低到100,并将重要性的分组由4组扩展为5

根据《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分为五组,第一组到第五组的银行分别适用0.25%0.5%0.75%1%1.5%的附加资本要求。附加杠杆率为附加资本的50%,分别为0.125%0.25%0.375%0.5%0.75%

若银行同时被认定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不叠加,采用二者孰高原则确定。

根据此前发布的《办法》,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流程是:

1、采用定量评估指标计算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得分,得分达到100分的银行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初始名单。

2、结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监管判断,综合评估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

3、最终名单经金稳委确定后,由PBOC和CBIRC联合发布。

根据官宣的名单,共有19银行入选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家城市商业银行。

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

第一组: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共8家;

第二组: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共4家;

第三组: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共3家;

第四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共4家;

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这个分组,有点意思。

第一组里,共有四家股份制银行和四家城商行,股份行里,深市第一股平安银行与仍未上市的广发银行分在一组。

第二组由三家股份制银行和一家国有行组队,邮储银行是唯一的国有行。

第三组由第五家国有行交通银行与招商、兴业共处一组。

第四组毫无意外,由四大国有行“组团”。而这四家国有大行此前曾被

进了系统重要性名单,对于银行来说,将喜忧参半。能进名单说明有足够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重要性,但同时也意味着监管成本的增加。

根据《规定》的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建立资本内在约束机制,提高资本内生积累能力,切实发挥资本对业务发展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全面梳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领域和薄弱环节,建立覆盖所有实质性风险领域的风险数据加总和风险报告体系。

根据除广发银行以外的18家银行发布的三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数据,全达到了的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5%。

但是,根据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媒体的估算,如果在第三组8.25%的基础上再加1个百分点,即以9.25%为底线来衡量,19家银行中有9家难以达标。这也意味着,在满足实际经营需要的前提下,一些银行仍存在一定的资本缺口。

差异化监管

今天发布的附加监管规定,2020年12月出台的《办法》的配套措施。

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附加监管,对促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对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主要采用规模、关联性、可替代性(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复杂性和跨境行为等五大类指标。而《办法》主要包括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等四大类评估指标。

根据《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满足杠杆率要求的基础上,应额外满足附加杠杆率要求。附加杠杆率要求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的50%,由一级资本满足。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在0.25%1%之间,监管力度符合市场预期。

有业内人士指出,《规定》降低准入分值和细化差异分组,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判断、评估、准入、监管更加审慎和精细,将对上榜的银行的额外的附加资本、附加杠杆率等指标,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监管。

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PBOC和CBIRC各有分工。根据《规定》,PBOC负责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则制定、监测分析,视情况要求CBIRC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并在必要时经SC批准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检查监督。

PBOC会同CBIRC提出附加监管要求,牵头CBIRC等单位组建危机管理小组,组织审查系统重要性银行恢复计划和处置计划建议,开展可处置性评估。

CBIRC依法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微观审慎监管,而《规定》里的附加监管要求不取代银保监会的日常监管职责。

两家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金融风险变化和银行业发展实际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进行调整,报金稳委审议通过后实施。

制定“生前遗嘱”

《规定》提出,将恢复与处置计划(RRP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的一项重要工具。

恢复与处置计划(RRP俗称“生前遗嘱”(Living Wills)。此前在6月9日,CBIRC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暂行办法》,正式将银行保险机构建立“生前遗嘱”即予以制度化。(金融机构如何开一份“生前遗嘱”

在《规定》中,详列了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要制定的恢复与处置计划的要求,且同组别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恢复与处置计划、信息报送与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要求是相同的。

《规定》要求,首次进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的银行,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风险和管理状况,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制定集团层面的恢复计划和处置计划建议,并于下一年度8月31日前提交危机管理小组审查。

在系统重要性银行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或者已经出现问题等压力情景下,满足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系统重要性银行启动并执行恢复计划,快速补充资本和流动性,以度过危机并恢复持续经营能力。

银行在面临资本不足或流动性困难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及具体执行方案,包括补充流动性、资产出售、补充资本、暂停或限制分红、压缩经营成本等。

处置措施和方案则包括对实现快速稳定、提升长期生存能力的分析,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例如内部财务纾困、业务转让、部分或全部资产及负债转让等

如果发生兼并、收购、重组等重大变化,《规定》要求,银行要及时向危机管理小组报送相关重大变化对恢复计划和处置计划等的影响分析报告。

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全面梳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领域和薄弱环节,建立覆盖所有实质性风险领域的风险数据加总和风险报告体系。

图片:网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