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山东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山东
2018年11月06日 16:59 美美和云云

原创:埃伯巴赫

在幅员15.8万平方公里,人口9千万的齐鲁大地上,生活其间的山东人,攀谈起地域家乡来,总是习惯性地略过城市,直接说到县城。

毕竟纵观山东137个县市区,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为自己代言的特色经济,很多知名度甚至超过所在的城市。

比如一提到“贸工农一体化”就会想到诸城,一提到“菜园子”就会想到寿光,一提到“阿胶”就会想到东阿,一提到农产品加工出口就会想到莱阳,一提到金银花就想会想到平邑,一提到黄金就会想到招远。

正是这些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城,支撑起了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让山东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典型省份,也让每个山东人,有了更多的乡土情结和自豪骄傲。

最新出炉的2018年中国百强县排名,让我们得以从全国视野的高度,观察山东县域经济的发展。

ET财经观察,也由此回顾过去五年来山东百强县排名数据的嬗变,从更微观的角度,寻找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县域经济看山东

由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多家机构联合制作的中国百强县指数,已经连续14年在《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媒体上发布,是中国最为权威的县域经济观察数据。

在最近发布的2018年中国百强县排行榜上,山东15个县市入围,分别是11位龙口市、17位荣成市、26位滕州市、32位招远市、33位莱州市、38位广饶县、39位新泰市、44位肥城市、57位青州市、58位莱西市、67位茌平县、74位桓台县、75位昌邑市、78位齐河县、85位禹城市。

这15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县市,构成了山东县域经济的骨干,也让山东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数量的第二位。

怎么样,你的家乡在其中吗?让你骄傲自豪了吗?

ET财经观察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山东百强县排名榜,制作出了如下表格,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嬗变。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山东综合百强县的入围数量,近5年来始终与江苏并驾齐驱,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典型。

只是在2014年达到顶峰之后,由于部分县级市撤县设区,数量开始逐年下降。比如今年8月,滨州的邹平县正式撤县设市,由山东省直辖,滨州市代管。这个GDP近千亿的滨州最强县,未来将退出百强县排行榜。

从百强县上榜质量看,江苏始终占据着前10名里的前4位。

居于苏南的昆山市,更是常年占据头名,3500亿的GDP,在山东能力压威海(2017年3480亿)位居全省第10,更是以一县之力市超过宁夏(2017年345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可敌省。

在山东,最近5年,山东始终没有入围前10的县市,最近4年,山东排名最高烟台龙口始终徘徊在11名。

荣成,滕州,莱州,招远,广饶,新泰,这些位居30-50名的县市,构成了山东百强县阵营的主力军。

而随着章丘设区,莱芜分拆,撤县设区进程的加速,让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风向标。

2018年,山东有11个区入围,排名最高的是第15名的青岛即墨;济南历城区,排名27。

而在评估发展前景的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2018年,山东也有10个县区入围,最高排名为第14名的临沂市兰山区。

不过,从2015年开始,山东让出了这一榜单第一的位置,相继被江苏、广东和浙江赶超。在那一年,济南章丘市高居这一榜单的第6位,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刘训翰,在青岛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学习期间,曾对山东县域经济做过一次较为详细的诊断,他认为:

山东的规模以上工业正逐渐向县域集中,发展速度高于城市;但山东县域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还是低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山东县域的资源集中程度相对较低,金融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县域的整体储蓄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金融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低于平均水平。

的确,仅昆山一县城,挂牌上市的企业就达到了100家;相当于烟台一个市的数量;而山东经济最发达的青岛市,境内外各种上市企业数量加在一起不过44家。

那么,山东县域经济能位居全国第二,靠的是什么呢?

透视山东县域经济:强在哪里?弱在哪里?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的李锐,在《祖国》杂志上撰文分析过山东县域经济的四大板块与优势:

//

省会中心经济圈

//

以济南为中心,包括泰安、莱芜、滨州、淄博、聊城、德州6个城市34个县区的“省会中心经济圈”,特色农业鲜明,工业制造业发达,加之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政治中心辐射能力强,是山东县域经济的中心板块。

//

黄河三角洲经济圈

//

东营、滨州、烟台、淄博、潍坊、德州部分共19个县区的“黄河三角洲经济圈”,主凭藉国家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优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迅速,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生态产业卓有成效。由于该区域位于黄河入海口,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在石油、轮胎橡胶、炼化等工业之外,节水农业、绿色种植业、生态渔业等具有渔港特点的特色经济,也蓬勃发展。

//

半岛蓝色经济圈

//

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发展区,“半岛蓝色经济圈”包括了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6市31个县区。海洋产业,渔业养殖业、高端制造业,以及航运、外贸,使得这一区域成为我省资金、人力、物流、信息最为密集的区域,城镇化发展快,工业化程度高,发展势头良好。

//

鲁南经济圈

//

枣庄、济宁、菏泽、临沂、日照5市43个县区组成的“鲁南经济圈”,虽然经济规模较小,发展相对落后,但区域人口众多,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农业,制造业的基础较好,是山东重点发展的县域经济区域。

这四大县域经济圈,在交通运输、经济基础、所占资源、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上各具特色,形成了全省县域经济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

相比江苏以苏南为重,广东以粤东为主的重点区域发展情况,山东县域经济的全面开花,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

不过,从最近五年的中国百强县榜单的分布变化可以看出,山东的县域经济虽然数量和规模上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但与邻近的江浙等省份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推动器’。我省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也一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十分迫切。”省发改委副主任梁文跃,在7月份的山东发展县域经济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评价。

而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一分《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山东省县域科学发展评估与排名》报告,也在全面开花的山东县域经济发展中,看到了一些问题。

这是山东目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面展现,沿海胶东地区,因为交通便利,开放程度高,资源丰富,发展程度较高。鲁西南与西北,则相对发展较慢。

让沿海县市继续做大做强,内陆县市迎头赶上,显然是整体提升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张人口增长图,让胶东区域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山东的县域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恰恰相反的。从2014年到2015年,我省有16个县市的人口是负增长的,多数都集中在胶东地区。

对于胶东沿海区域的县市来说,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红利下降的隐患,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后显现,改变现有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腾笼换鸟的新发展思路,迫在眉睫。

而对于鲁西南、鲁西北地区,理念的刷新重构,似乎更为重要。

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发现,山东西部和南部与外省交界处的县总体创新能力较弱,形成连片的创新洼地。

与此对应,在开放程度上,山东西南部的县域,在区域开放,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上的指数,也远远低于胶东沿海区域。

开放活跃的胶东地区,面临着人口活力下降的远虑;而坐拥众多劳动力和资源的鲁西南区域,却受困于观念落后,开放活力不足的近忧。

对此,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凯南在报告中提醒,即使在山东经济发达的县市,年轻人外迁、生育率下降,乡镇空心化的问题依然严峻,造成很多县域企业招工难,留人难。

另外,由房价,交通,教育,医疗综合构成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也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比如,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房产专家杨红旭就曾评论,山东县城的房价,在棚改的驱动下畸形上涨,以县级市的收入水平,支撑地级市的房价,不仅不利于吸纳人才,更会造成经济泡沫和危机。

迎头赶上,山东在行动

对于正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来说,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

除了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等高层领导屡屡推动之外,山东也在向浙江、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对标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今年以来,山东省发改委会同有关单位先后赴浙江、江苏、广东三省,重点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改革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三省的经验做法做了总结梳理。

7月20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从4个领域入手,用20多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措施,着力增强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要素。

如在创新突破方向,对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研发费用补助;

在金融领域,加快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市级融资担保机构对资本金偏低、功能偏弱的县域融资担保公司进行统筹整合,全面增强县域融资担保能力等;

在土地分配上借鉴借鉴浙江“亩产效益”做法,提出支持县域“飞地园区”;

……

随后,省人社厅出台了《支持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转型发展9条措施》:

选派县域经济企业家、技术骨干出国考察,进修深造;组织专家、导师下沉乡镇进行指导,培训;建立对口人才、技术“引智”基地等。

当然,也许对主政一方的县市领导来说,“政绩优异、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可直接提拔担任上一级党政正职”意见最为鼓舞。

如果把视野再放远一点,我们的邻省江苏,则是将自己的县域经济,与整个长三角的大区域发展融为一体,吸纳承接区域核心上海的产业转移,受惠于整个区域的人口稠密,资源聚集。

而广东的县域经济,虽然有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但领风气之的粤人,率先在全国尝试以市辖镇,如东莞和中山都是不设区县,其结果是东莞有 8个镇超过300亿大关;28个镇入围中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整个广东以120个镇的数量,领跑全国镇域经济。

要么融进大区域,要么各自小快灵,江苏和广东的县域发展思路各有鲜明特色,而山东此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又会走出怎样的轨迹和曲线呢?

而这些曲线和轨迹,将未来数年中,左右你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语气。

所以,对于你的家乡发展,你有什么见解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