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的爸爸说:有了它,终于能和家人正常交流了!

听力障碍的爸爸说:有了它,终于能和家人正常交流了!
2024年06月26日 08:37 什么值得买

作者:乔治妈呀

我爸六十多岁了,听力越来越差,别人说话自己听不清,还经常为了刷存在感听不清也要强行接话,前言不搭后语,还经常得罪人。

有时候,我妈和他说话,正常的声音他听不清,皱着眉问我妈,“你说啥,我听不清!”

我妈大声重复一遍,老爸还是没反应,我妈急眼了,又把声音提高了一个度,结果我爸嫌弃我妈态度不好,对他不够尊重,整个人就不好了,一整天冷着脸,感觉世界都抛弃他了!

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家常便饭,低气压的家庭氛围太难受了,但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老爸的耳朵存在听力障碍,影响到了他正常的交流和社会认知,让他觉得焦虑孤独,难以融入集体。

哪个人不想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聊个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于是,我决定给老爸买个助听器!

刚开始买了个气导入耳的助听器,效果不是很好,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说老爸的鼓膜出现了问题,气导助听器给予的听力补偿还是有限的。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外耳道畸形、中耳炎、鼓膜穿孔等中耳疾病、以及传导性或混合型听力损失。

气导助听机,对于我爸这种情况效果不好,还贵,老爸爱运动,动作一剧烈就经常会掉,东西太小,有时候很难找到。

关键是,老人家爱面子,出门都不爱戴,总觉得戴着不好看,会让人觉着他是聋子!

后来,就买了一款时下最流行的骨传导助听器——左点!

什么是骨传导助听器?

和骨传导耳机传声的原理一样!

什么骨传导?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骨头传播声音的耳机。在这里科普一个小知识点,人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听到声音:

一种是空气传声,简称“气传导”,就是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传向内耳。

一种是骨头传声,简称“骨传导”,是指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传入耳蜗内,到达内耳后,通过大脑听觉神经传入大脑,经过解析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通过对比这个声波的传播路径发现:

在传统气导的助听器,如果内耳前面的听觉结构出现了问题,气导助听器的效果会很小,反观骨传导,就很完美地规避了这个问题,还不堵塞耳道!

佩戴初体验

拿到快递,第一时间就给我家老爷子戴上了,然后,啥感觉呢,以前老爸在客厅,老妈在厨房叮叮当当刷碗刷锅,他压根听不到,现在呢,就连水龙头没关紧,水直滴答,他都能听到!

以前,儿子和老爸说话用喊,现在小声叫也能听见!

为了验证一下,我也佩戴了一下,真的和正常人耳听到的声音一模一样,非常清晰。

我妈刚想给他一句国粹,我立马给了她一个噤声的表情,指了指我爸的耳朵,无声地对妈妈说,“你悠着点说话,我爸可都能听见了啊~”

我妈赶紧闭了嘴,哈哈~

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因为能听清,老爸说起话来也不再前言不搭后语了,气氛简直不要太好!

而且,这个助听器的造型和时下流行的骨传导运动耳机几乎一模一样,

担心老爸不信,特意拿出我最喜欢的南卡骨传导耳机做了一下外形对比。

老爸出门运动戴着也没有心理负担,再也不用担心被人追问“听力是不是不好,这个助听器是什么牌子”等等的问题。

不仅如此,还支持蓝牙,连接手机以后,不仅可以接听电话,还可以运动的时候听听歌,

还可以带着助听器,追追剧,

老爸一看有这么多功能,还都挺实用,只夸我有眼光,哈哈~

担心的几件事儿

我经常佩戴骨传导运动耳机,所以,在老爸佩戴这款助听器以后,我还是比较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的:

①压不压耳朵

很多这种骨传导运动形式的耳机,由于重量过大,佩戴时间一长,耳根位置会有很重的压迫感。

而这款助听器的重量和我佩戴最舒服的骨传导耳机的重量只相差1.3g!

老爸戴了一整天,也只是有佩戴的感觉,没有太多的负重感。

②夹不夹头

老爸的反馈是不夹头,还挺舒服的。

我还尝试了这款助听器的柔韧性和复原能力,不管是拉还是弯曲,只要解除外力,都能瞬间恢复。

③续航能力

助听器刚买回来的时候,老爸直接用了一天就没电了,充满电以后,每天戴8个小时左右,能戴五天。

总结:

对于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交流很受阻碍,其实,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儿女多回家看看,和朋友们聊聊天,有了这款助听器,和老爸聊天也顺畅多了,作为小辈真的很开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