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登月最新消息发布 谁能成为航天员去太空出差?

中国人登月最新消息发布 谁能成为航天员去太空出差?
2024年04月25日 09:56 蓝媒视频官方微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昨天(4月24日)在酒泉表示,目前即将完成第四批航天员选拔,第四批航天员入队后,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空间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当天,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林西强在会上介绍了航天员队伍发展建设整体情况。

“1998年,我们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林西强说,2010年,又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第二批7名航天员。2020年,完成了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包括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不同类型共18名航天员,选拔来源单位除空军,还增加了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校。目前即将完成第四批航天员选拔。第四批航天员入队后,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空间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他表示,前期经中央政府批准,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中,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目前选拔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将正式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关于港澳地区具体选拔结果将第一时间通报特区政府。

“下一步,我们还将抓紧研究推动国外航天员以及太空游客参与空间站飞行,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一定会迎来更多不同身份的新成员。”林西强说。

他还应询介绍了目前登月阶段任务各系统相关研制建设情况。林西强指出,2023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

林西强介绍说,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均已完成方案研制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各项试验。飞船、着陆器已基本完成力热试验产品研制,火箭正在开展各型发动机地面试车,文昌载人月球探测发射场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载人月球车、月面载荷方案,正在进行竞争择优。

航天员登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林西强说,相比空间站任务,登月任务中航天员需要训练掌握梦舟飞船和揽月着陆器正常以及应急飞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进舱,1/6重力条件下负重行走,月球车远距离驾驶,月面钻探、采样和科学考察等技能。

谁能成为航天员一圆“太空出差“梦?

据了解,从1995年到2020年,我国已经完成了三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对于航天员候选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要身心健康、身体素质好,对航天环境有较好的耐力和适应性。心理素质好,有满足要求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当然还有年龄、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我们对职业和非职业的航天员,我们的要求还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对职业航天员我们在基本门槛的基础上,我们是要提高一个要求的。那么对非职业的载荷专家的航天员,我们要求基本上达到了门槛就是可以了。我们为什么从科研人员中选,最主要是看中了他们已有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成为一名航天员究竟有多难?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曾经说过,航天员选拔就像是沙里淘金,千挑万选;而航天员训练则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成为一名航天员究竟有多难?黄伟芬介绍,航天员训练的项目和内容,包含了八大类二百余个科目,每一个科目下面又有若干训练单元,所以总数多达数千个训练单元。从预备航天员开始接受训练,到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一般需要三年半左右的时间。

航天员流汗最多的为何会是水下训练?

肩负非凡的使命,必定就要有非凡的付出。航天员训练之严苛,强度之大,无需赘述。而在所有训练科目中,让航天员流汗最多的,竟然是水下训练,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水下训练的时候,水下服重达200多公斤,单次水下训练长达六个小时。在操作过程中,航天员要克服惯性力和水的黏滞阻力,体力消耗很大。有一次训练以后,聂海胜轻了4斤,汤洪波说刚开始他进行水下训练的时候,训练后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住。

无论男女,只有经过最严苛的训练和选拔,才可能有机会去追逐星辰大海。我们期待着一批又一批优秀航天员的诞生,期待着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再攀新的高峰。

(综合澎湃新闻、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