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再进一步!江浙沪皖签署会计管理合作备忘录,共建融通机制

长三角一体化再进一步!江浙沪皖签署会计管理合作备忘录,共建融通机制
2024年06月03日 19:53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数字化时代,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之下长三角一体化正在从有形的合作向无形的合作深入。

5月31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财政部门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上海共同签署《长三角会计管理工作合作备忘录》(下称“合作备忘录”),该合作备忘录是长三角地区会计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为回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而建立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是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拓展合作空间的有益尝试,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将更好地加强长三角区域会计管理部门之间和高端会计人才之间的交流,对以人才融通带动区域发展融通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方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动议,起源于首届长三角高端会计人才联合集训期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借鉴财政部高端会计人才联合集训模式培养模式,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财政部门于2023年共同推出了长三角高端会计人才联合集训培养模式,首次联合集训在合肥举行。集训期间,联合主办方共同倡议,为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各方应建立长三角会计管理工作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加强各方在会计管理工作领域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也旨在充分凝聚长三角三省一市财政部门共识,进一步促进各方在财会智库、人才队伍、紧缺人才培养、数字化监管和继续教育等工作领域取得新突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受访时指出。

长三角会计一体化进程加快

多位国内会计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从交通基建一体化到医疗卫生一体化,在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之下,长三角会计合作一体化的脚步也在加快。

对于合作备忘录的主要内容,5月31日上海财政系统一位负责人透露,今年3月18日长三角会计管理工作合作座谈会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召开,彼时三省一市省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齐聚上海,并共同讨论了合作备忘录的主要内容。

“各方商定,未来将依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建立长三角三省一市会计管理工作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采取研讨、互访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同时将充分利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专业和智库平台优势,整合部省高端会计人才和专家资源,赋能长三角三省一市财会智库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并推动长三角会计人才评价标准趋同,探索长三角会计职称评审基础标准统一,共建咨询专家库以及联合培养紧缺人才,为长三角高质量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创造制度性条件。”该负责人称。

记者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领域的发展以及各国经济的快速变化,全球企业也面临一系列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数字化浪潮。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尤其是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会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对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会计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会计数字化转型是指会计工作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的过程。传统的数字化更多的是以用友、金蝶、浪潮等企业的会计ERP软件信息系统来处理会计报表的问题,规模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也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对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杨寅指出。

合作备忘录内容显示,三省一市财政部门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商定将长三角高端会计人才联合集中培训教学形式常态化,每年将在三省一市轮流举办。继2023年在安徽合肥举办首届长三角高端会计人才联合集中培训活动后,第二届长三角高端会计人才联合集训将于2024年6月12日-6月14日在浙江温州举办,此次集训的主题为“会计合作助力新质生产力”,集训形式将包含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和学员跨地域、跨班级交流三个部分。

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

前述上海财政体系人士受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包括技术、要素、融合、协作和开放五大生产力,长三角会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可以使得区域内企业更快制定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优化财务流程,培训人员,建立持续优化机制。新质生产力可以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助力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不仅是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国产业创新正从点的突破和领域的突破向体系化突破推进,需要加快构建支持多类型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在适应追赶型产业创新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及颠覆性、前沿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制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为关键底座,以‘智改数转’为重要抓手。”5月31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在演讲时指出。

杨寅表示,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变革为动力,将数字技术引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等会计工作场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效率、保证会计决策工作实时准确、确保对会计风险的预测预判。当前,技术生产力正在加速发展,支持着企业全方位做大做强,加快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数字化转型,也使会计成为参与企业竞争的关键力量。

“新质生产力五大构成中的要素生产力,可以加快推动数据驱动的会计数字化转型,会计数字化转型需要将数据资源重新分配,然后利用技术生产力深度开发各种会计应用场景,将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和应用水平作为要素生产力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融合生产力以企业内部业财融合为主要任务,借助技术生产力和要素生产力的能力,加快推动基于业财融合的会计数字化转型;协作生产力以企业内外部价值链深入协作为主要任务,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向企业价值链的纵向和横向全面拓展;开放生产力即以服务国家宏观经济为会计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但这也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会计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会计数据的流通和利用,基于技术生产力的能力,大量融合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产生的各种数据被转化为会计信息,并结合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综合知识体系,有效发挥会计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和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价值作用。”杨寅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