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首席技术官邢国强:N型技术规模扩张十分快速,公司年底TOPCon产能或将超100吉瓦|对话能源大咖

通威首席技术官邢国强:N型技术规模扩张十分快速,公司年底TOPCon产能或将超100吉瓦|对话能源大咖
2024年06月17日 11:52 华夏时报

2024SNEC光伏展上通威股份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接受媒体采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4574万千瓦,同比增长36%,其中集中式光伏219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380万千瓦。记者还了解到,光伏技术向N型切换进一步加快,落后产能在不断出清。

6月13日,通威股份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在上海SNEC光伏展上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采访,并就光伏行业N型技术路线发展及公司情况等发表了他的看法,邢国强表示,“N型对P型的取代速度极为迅速,其规模扩张也十分快速。去年,我国产出大约540吉瓦的电池,其中Topcon达100多吉瓦,然而依据今年的预测,N型Topcon的占比将会超过70%,可以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N型技术发展优势明显

2023年以来,伴随光伏n型产品需求快速增长,P型产品正加速退出市场。据机构统计,2023年光伏P型电池市占率已降至71%,n型电池市占率则上升为27%,预计2024年P型电池的市占率将进一步降至23%,n型电池的市占率则将增至70%以上。

谈及N型技术路线的发展及优势,邢国强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从铝背场电池转变为PERC电池,这一过程大概耗费了五六年之久,我们发展到现在,PERC的全球产能大概达到了500至600吉瓦,由此可见,这个过程相对而言是比较漫长的。

“而光伏行业N型TOPCon技术在建的已有的产能已经达到800吉瓦,而这800吉瓦的产能实际上是最近18个月内建成的,建设的速度、产能的扩充是史无前例的。另外,光伏行业对效率的提升也非常快速。”邢国强表示。

邢国强提到,最近我们内部做了一个分析,就是最近12个月里TOPCon的效率绝对值提升了将近1个百分点,这里面有各种电池端、组件端的技术结构,我们的组件功率也提升了15W以上。

邢国强表示,“N型对P型的取代速度极为迅速,其规模扩张也十分快速。依据今年的预测,N型Topcon的占比将会超过70%,可以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连续8次刷新异质结世界纪录

谈到行业向N型转型,邢国强强调了技术路线多元化这一特点,以前PERC有双面PERC、SE PERC,它是一个逐渐发展,但都是基于一种技术路线。现在不仅有N型的Topcon,还有异质结技术。

在和邢国强交流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钙钛矿技术方面,在这些技术路线中,钙钛矿技术是效率爬升最快的一个电池技术,极限效率也非常高,特别是和硅的叠层,可以说是兼具成本低、效率高两大科技优势。

根据权威机构白皮书显示,当前全球先进HJT电池产能绝大多数集中于国内,截至2024年6月,国内现有已投产HJT电池产线数量约67条,已投产HJT电池产能规模约为42.3GW。

记者从通威方面了解到,通威一直在致力于异质结技术方面的研发。自2023年以来,通威已连续8次刷新高效异质结组件功率世界纪录,如今最新纪录是通威在5月29日发布在异质结组件(标准版型2384*1303Mm)上得以实现的765.18 W。为了消除对贵金属的依赖,从2021年开始,通威就对无银化的铜互连技术进行研发和中试。目前,公司铜互连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百兆瓦级中试,今年公司也建设了第一条铜互连的GW级中试线。

邢国强告诉记者,公司在异质结方面,建立了一个行业最先进、配置最齐全、未来技术提升途径最多的1吉瓦的研发中试线。

年底产能或将超100吉瓦

资料显示,通威作为国内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04年,公司便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高效组件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光伏企业。

据了解,展会期间,电池环节,公司THC-G12-THL、THC-G12-银包铜、TBC-M10三款新产品、新技术首次亮相。

产能方面,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45万吨,伴随着云南通威20万吨项目逐步满产运行,产能将提升至65万吨。电池方面,截至2023年底,通威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200GW,已连续7年光伏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组件方面,通威组件现有产能75GW,全球出货量跃居前五。今年4月,TNC-G12R/G12组件新品相继在南通基地、合肥基地、盐城基地成功下线。

另外,在产业链终端环节,通威展出全球首创的“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一体”发展模式。目前,通威在全国开发建设54座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到4.07吉瓦。

据邢国强介绍,通威股份的多晶硅大概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从生产规模、经营成本上,公司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到今年年底,公司TOPCon产能应该超过100吉瓦,公司在原来的PERC车间里,已经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可以在不牺牲产能的情况下很快地做TOPCon的升级,这也是通威在当前形势下的巨大优势。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