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上海!27年梅龙镇伊势丹闭店,近10家店如今仅剩1家,梅龙镇广场将扩建升级

再见上海!27年梅龙镇伊势丹闭店,近10家店如今仅剩1家,梅龙镇广场将扩建升级
2024年07月01日 21:33 华夏时报

工作人员夹道欢送最后一批顾客。 李贝贝/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 上海报道

日资伊势丹ISETAN百货(简称“伊势丹”)告别上海。

6月30日,开业27年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宣布正式闭店,不少消费者抓紧“最后的时光”来此“捡漏”,商场内人气火爆,多家品牌的收银台排起了长队。下午6:00,“感恩有你”的广播声准时响起,工作人员列队鞠躬欢送最后一批顾客,不少人拿起手机记录这值得纪念的一刻。濛濛细雨中,梅龙镇伊势丹百货日方负责人携全体工作人员,用汉语真诚向上海告别:“非常感谢顾客多年的支持,谢谢。”

在闭店仪式结束后,一名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正式闭店后,梅龙镇伊势丹的全体工作人员将解除劳动合同,但会按照劳动法进行相应的补偿。

上海梅龙镇伊势丹落幕后,伊势丹在华门店仅剩天津仁恒伊势丹一家。近年来,由于市场消费形态的转变,以百货店为代表的实体零售集体走低,不少百货店举步维艰甚至选择闭店。仅在上海,就已有太平洋百货、第六百货等宣布停业或重新改造。

对此,中商数据联合创始人周长青向记者分析指出,“百货业面临的挑战只是局部,整体零售行业都迫切需要应对消费新趋势变化”。周长青认为,零售业面临的不仅是消费降级,更是消费转移。

“当面对消费者更愿意为拍照背景、拍照素材,从而最终为情感价值买单的时代快速到来,曾经主打货品陈列功能的百货店,从硬件空间到货品筛选面临全面挑战,如果应对迟缓,自然面临市场的淘汰。”周长青表示。

梅龙镇伊势丹。 李贝贝/摄

“时代的眼泪”

作为中国高端零售行业的启蒙者之一,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伊势丹百货抓住了行业空白和消费热潮。凭借来自欧美和日本的高端商品,从上海华亭伊势丹开始,在十几年间进入天津、沈阳、成都、济南等城市,成为行业标杆型百货公司。其中,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梅龙镇伊势丹于1997年亮相,是梅龙镇广场的主要商户之一。

据官方公众号介绍,伊势丹是一家集化妆品、美容仪器、家居生活用品、女装杂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百货商店。伊势丹位于梅龙镇广场内部一侧,占据了B1层到7层的部分空间,围绕中庭一圈排布的商铺则多为独立营运的品牌店。

今年3月25日,开业已经27年的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发布了停业通知。通知表示,由于商场与业主租约到期,将于6月30日终止营业。据媒体报道,伊势丹内部人士表示,关店原因单纯的就是租约到期,其实公司去年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在今年租约到期后会关闭门店,至于后续该项目由谁接手,尚未可知。

6月30日,梅龙镇伊势丹闭店当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伊势丹门口挂出大幅“一路繁花 感恩相遇”海报,不少人驻足拍照留念。而在小红书“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主页上,伊势丹为多名员工拍摄的“我与伊势丹的故事”,也掀起了一股怀旧风潮。

走进伊势丹内部,各个楼面的商家几乎都在进行打折促销,除化妆品外,其他品牌的打折力度集中在2-5折,抢购的消费者挤满了多个柜台。尤其是在6层的文具区,一折的价格令喜爱日式文具的消费者趋之若鹜,收银台排起长队。

顾客在梅龙镇伊势丹选购商品。 李贝贝/摄

“有点难过。”一名正在挑选遮阳帽的顾客感慨地表示,自己早在十多年前就经常来伊势丹消费。在她看来,伊势丹是“洋气、时尚”的代表,承载了许多青春的回忆。如今店面关闭,“好像是一个时代落幕了”。但另一名消费者表示,如果不是近期打折,一般不会来此消费,“价格偏高”,且目前上海新兴商场居多,可选择的消费场地十分丰富。

那么,伊势丹闭店后,工作人员和商家们将何去何从?“后续工作没有安排。”在闭店仪式结束后,一名负责人也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正式闭店后,梅龙镇伊势丹的全体工作人员将解除劳动合同,但会按照劳动法进行相应的补偿。

梅龙镇伊势丹工作人员告别仪式。 李贝贝/摄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品牌已经找到了新的场地。例如,2020年10月在伊势丹开业的家居品牌“IKASAS”就表示,已经收到了不少新的合作邀请,新店也已在筹备中。

在华日资百货频频关店

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并非伊势丹百货在中国关闭的首个百货商店。 据公开信息,随着该店的终止运营,鼎盛时期在中国拥有近10家百货公司的伊势丹,如今在中国仅剩天津仁恒伊势丹一根“独苗”。

具体而言,2007年济南伊势丹百货因“经营情况不及预期”停业;2008年,内地首店上海华亭伊势丹百货因“业绩下滑”关门结业;2013年,沈阳伊势丹百货停止运营;2022年,伊势丹在成都的两家店全部停业。2023年底,天津伊势丹发布公告,曾计划打造“全球最大伊势丹门店”的伊势丹南京路店将于2024年4月14日终止营业,滨海伊势丹店则在3月11日终止经营,而“水土不服”被认为是伊势丹闭店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日资百货的高岛屋以及伊藤洋华堂等,近年在中国市场也频频陷入窘境。例如,高岛屋曾宣布在2019年8月底正式停业并退出中国市场,之后“由于得到了物业业主公司的支持以及上海市和长宁区相关部门的协助,重拾信心继续经营”,但目前的运营状况仍算不上优异。

日本商超巨头伊藤洋华堂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亦不断收缩。据公开报道,从2014年开始,伊藤洋华堂连续5年亏损,2019年曾短暂地恢复盈余,但次年又重新陷入亏损的“泥潭”。到2023年,伊藤洋华堂已累计亏损超2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9亿元)。而在伊藤洋华堂入华的20余年间,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伊藤洋华堂在京项目也从11家缩减到1家。

传统百货如何突围?

当然,面临困境的不仅仅是在华日资百货。近年来,随着实体商业“一大一小”(购物中心、便利店)对百货业态的双重夹击,加上电商的分流,百货业态颓势尽显。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35家百货门店关闭;另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内有21家百货商场停业闭店,其中包括太平洋百货、永旺、百盛、解百、大洋百货、新世界百货等曾经火爆一时的知名百货。仅在上海市场,仅在今年初,就有妇女用品商店、上海六百等百货店正式闭店。

对此,中商数据联合创始人周长青向记者分析指出,“百货业面临的挑战只是局部,整体零售行业都迫切需要应对消费新趋势变化”。周长青认为,零售业面临的不仅是消费降级,更是消费转移。

周长青进一步指出,原先服装、鞋履、箱包带给消费者的满足感,已经不及消费者自己在有“打卡价值”背景前露出带来的满足;原先大型家电、家具,在疫情后随着消费者对于家的全新期待,被小型家居用品、IP化的日用杂货替代。盲盒、毛绒制品不再是玩具而是家具的一部分。

而前者恰恰是百货这样传统零售业态的主力货品。当面对消费者更愿意为拍照背景、拍照素材,从而最终为情感价值买单的时代快速到来,曾经主打货品陈列功能的百货店,从硬件空间到货品筛选面临全面挑战,“如果应对迟缓,自然面临市场的淘汰”,周长青坦言。

那么,传统百货如何才能焕发新活力?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百货商场要生存下去,建议锁定目标市场,定位更加清晰,归根结底要回到消费者需求上去。从那些已经或正在改造的百货店来看,一般选择转为主题百货店或是购物中心。

例如,2023年7月,徐家汇发布关于上海六百城市更新项目投资的公告,透露项目总投资约7.98亿元。该项目完成后,新建筑预计地上局部十层、地下三层,未来商业面积预计较现有面积将增加 30%至40%。上海六百作为徐家汇商圈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补充现有商圈业态,为城市提供宜人的共享公共空间,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购物综合体验等。

而在伊势丹关店的同时,梅龙镇也将全面更新。在采访中,梅龙镇伊势丹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据其了解,今年7月底,梅龙镇也将关门改造。

记者在静安区人民政府官网看到,5月13日,《上海市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086街坊更新方案》已经获批。

根据《更新方案》,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086街坊由奉贤路-南汇路-南京西路-江宁路围合,总用地面积1.18公顷。此次调整将围绕提升南京西路高端服务业聚集带能级,升级完善南京西路沿线功能业态展开,推动梅龙镇广场更新。更新后的086-1地块新增建筑量0.71-1.63万平米,总建筑高度大于100米,同时增加文化设施建筑面积3000平米。

记者注意到,在2023年3月举办的第15届福布斯·静安南京西路论坛上,静安区相关领导透露,2023年,静安区将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创建大局,在建设南京西路“千亿商圈”工作中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国际消费体验引领地、国际消费资源聚集地、国际消费时尚创新地、国际商业文明标杆地,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商圈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率先建成“千亿商圈”,进一步将南京西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性、独特性、高定位、高品位的世界级地标性商圈。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