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5035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2k+·
自从去年12月7日疫情防控放开后,宣告长达三年的“疫情生活”告一段落,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此时此刻,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三年的疫情,给我们国人带来哪些心态的变化以及从中会出现哪些新机会。
本人是一个上千人软件公司的董事长,经营企业超过30年,曾经担任我们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家某部委一个领域的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也是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副会长、我们所在社区企业家俱乐部创会会长,因此跟各方面各领域的人都接触较多,无论行业内外、投资界还是实体经济,尤其与中小企业老板有较多的交道,能体察到部分人的心态,经过春节假的思考,愿做一分享。
首先是意识到,中国增长并非线性的,也有回落或者低速的时候。过去我国经济增长都是一路高歌猛进、快速增长,我们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保8”曾经认为是一个基准线,而如今“争5”都是高不可攀的目标(2022年才3%)。
企业更是如此,10%的增长会认为很平常,只有连续增长50%以上才会引人注意,就连华为这样的超级巨头,2017~2019年增长都不低于15%,更不要说互联网新贵们了,如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抖音的母公司)前几年都是翻翻的。可疫情一来,大多企业已经难言增长了,更多的是下滑多少。华为2021年就速降28%!2022年也只能跟上年持平,所以才喊出要“活下去”,其它企业就更不用说了,的确活下来就非常不容易。
个人收入也是如此,政府部门减薪已经不是新闻,企业降薪也是常事,家庭收入也难增长了,都要过紧日子。
忽然间,让我们觉得,原来的增长尤其是高速增长,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事,而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中国的一段黄金增长时期,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共同受益了。但到了今天,回归到正常,有起有落才是发展的正常规律,何况遇到了疫情,加速了常态的回归。
第二,是降低了预期。基于上面的认识,经过三年的纠结、焦虑、折腾、煎熬,人们渐渐地对未来的期望越来越现实、谨慎,不再敢奢望能越来越好,而是期望能保持、持续就很好;
企业的追求也从以前做大做强转为求安全、求稳定,会明显保守很多,不那么敢冒进了。再大的企业也会轰然倒下,比如房地产巨头,能持续健康发展,能很好地把控风险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专精特新”自然成为一种趋势;
个人对收入预期也更理性,不降就可以了,找工作越来越难,上班族对工作也更加珍惜,整个社会不再那么浮躁,世界变慢了,趋于现实、合理、理性与平和。
第三,躺平或半躺平的增多。这三年来撑不住的企业不少,能活下来就不简单了,对于留存下来的企业,心态也有较大转变,除了进取心不那么强外,有的干脆躺平,主动不干或者迷失了方向,有的则不那么拼了,要么交给别人打理,要么主动缩小规模,保持一个可控、安全的状态,大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拿捏不准,能看到的是市场蛋糕缩小了,新的增长点还看不到,进一步发展又心力不足,因此宁可不动或少动,减少消耗,规避风险,或许是一种合理现实的选择。
第四,对健康的认识普遍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了,无需多说,可能是疫情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吧,全民健康意识都提高了,戴口罩、勤洗手就不用说了,锻炼、健康饮食等成为很多人的日常行为,生病人群会减少,这成为一个意外收获吧。
第五,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封控、隔离,使得人们的活动半径大为压缩,相反跟亲人的相处时间明显增加,跟邻里的互动也大大加强,大家会发现,家庭幸福其实是跟最近的人关系最密切,善待亲人、处好邻里才是最好的幸福之道。金钱、地位、声誉,在特殊时期“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会一定程度改变对近亲近邻的关系。
在这样的心态下,会导致企业经营目标的调整——
不求全不求大,只求能持续发展;
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产无业者”,他们大多是中小企业老板,有一定经济基础,却没有转型或者继续经营的能力,面对市场难度,宁可躺平,再等待机会,出现人生的空档期,无事可做;
另外阶层板结化渐渐形成,未来创业者越来越少,因为门槛越来越高,创业风险过大,将来可能也跟发达国家一样,只有名牌大学毕业的少数精英才会去创业,大多数人都会求稳,考公务员或者公职人员,到大企业工作,打工心态成主流,当老板是极少数人的想法,除非找不到工作,才会做小老板,或者自主就业,如直播带货、产品设计、动漫创意等,社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
人们在能满足基本生活情况下,会更关注健康、家庭、生活质量,有更多元的追求,更多考虑幸福感,实现一种平衡,而非只有“成功”,社会努力程度会有所下降,却会越来越平和、安宁、和谐,当然,也会越来越精彩。
由此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机会,我能想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大健康产业无疑会加速发展,尤其是有利于免疫力提升的有关生活方式会逐渐形成,这对健康食品、营养补充、对症药品、运动健身类的产品和服务会有新的需求,对老年人的健康关注度会显著提高,对养老方式的探索也会加强,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二是就业难,找工作不易,围绕这类的服务会增加,比如职业技能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考证培训、直播培训、人才网、猎头网等都会有新的机会。
三是随着人们的兴趣多样化,对文旅餐饮的需求也会增加,远的出国旅游,近的帐篷郊游,还有游戏、电影、小说、体育竞赛、特色饮食等等,也会有新的增长,成为大众追求幸福的一个个小片段。不买房或者买不起房了,其它消费能力反倒增强了,这类消费自然会上升。
四是社区经济值得挖掘,疫情三年邻里互动增加,相互更加熟络了,也更有信任感,因此互相分享产品也更能接受,如何在社区找到更好的模式,促进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然消费,是有潜力可挖的。
五是围绕“中产无业者”的服务,也会有一个小众市场,他们是有房有车一族,但又不是大富大贵,有较充足的时间,如果找到能服务这群人的产品和服务,也会是一个潜在市场。
总之,过去三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知不觉改变了许多,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我想,只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哪怕慢一些,也总有机会,依然要相信中国的发展,相信人类的美好,只是心态和方式要有所转变而已。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